林老師,
我來說幾句啊,呵呵。
新加坡與中國的情況完全不同,雖然都是出家人,呵呵。新加坡的宗教機構大多屬于非贏利組織,接受的善款,無論是哪個宗教,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年度審計,所以一旦有什么不法行為,像以前我們都知道的某法師,還有還沒結案的某教會,都是因為做出不好的事,而被繩之以法。
無論是哪個宗教,個體個行當然應該清心寡欲,但作為一個“組織”,則無論是弘傳其宗教,還是出自慈善等其他目的,都需要用錢。
這是一個老問題了,組織要用錢,但組織是個人組成的,所以就會出現宗教腐敗現象。這從中國古代佛教被人詬病,一直到現在都是如此。在西方,也概莫能外,像天主教從中世紀開始,就與大量的財富與權力難以分開關系,所以宗教與金錢的問題太復雜了,呵呵。
而中國的“佛教”更是怪中之怪。其實以賣門票為例,起碼這一點,中國的師父們是很冤枉的,“佛教界歷來反對收門票”。
這不是說他們高尚,當然,向佛教徒收門票本身確實很讓人惡心。即使就經濟角度來看,收門票對佛教也很不劃算。
很簡單,收來的門票政府是拿大頭的。但如果不收門票,香火錢,政府就不好控制了。
從中國的三大宗教來看,佛教最好欺負,所以你看不到天主教堂和清真寺收門票,這兩個宗教都是惹不起的主兒,呵呵。只有寺院被地方政府管著,你不收也得收。
很簡單,寺院賣了門票,地方旅游局就有了一筆固定的收入,但所有的惡名,則都是寺院在挨罵,呵呵。這就是僧團多次要求廢除門票,卻沒辦法改變的事實。
最后說兩句少林寺。我真不是替釋永信說話,雖然我覺得他并不是一個特別完美的人,但起碼“比大多數人想像的”要好得多。呵呵,在很多時候,他成了中國“佛教界”很多負面形象的替罪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