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光之子 于 2012-11-15 01:46 发表
新加坡不可能存在甚麼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理由很簡單,我們的薪資,尤其是藍領工人及中下收入者的薪資,趕上歐美了嗎?別人的失業率比我們高,那應該代表他們的勞力過剩,勞力過剩的話勞力就不值錢,怎可能他們的薪水還比我們高呢?這不合理。故此,失業率低又如何呢?這就證明勞動力短缺嗎?如果勞動力真短缺,那各企業應該是不斷提高工資競爭員工;問題是企業目前都沒大篇幅的提高工資和待遇來競爭勞力,代表我們的人力還是很便宜,人力便宜的地方不可能有勞力短缺的問題。
新加坡失业率低,确实证明本地人力资源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工资水平确实应该上涨。
但为什么没有上涨呢?因为之前的政策为新加坡输入了足够的外劳。这也是一些低薪工友迁怒于外劳的原因。
现在政府收紧外劳政策。经济无法通过输入足够外劳来缓解人力短缺,这势必影响经济增长。
而在另一方面,企业迫于人力短缺,必须抬高薪资来向市场争取员工。而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则可能关门或迁走。如果经济一旦下滑,这一情况或许会加剧。
但经济下滑,不会立刻改变工资上涨的势头。因为那是人力市场的供需决定的。比如企业关门或迁走,那些具有相关技能和经验的员工,并不能直接填补其他空缺。他们可能需要时间再培训。所以在那种情况下,很有可能发生工资和失业率同时上涨的情况。工资上涨反映了符合需要的人力资源依然短缺,失业率上涨反映的可能是企业关门或外迁。
那样的话,我们离欧美也就不远了。
但问题是,欧美的经济现状,真的是新加坡学习的榜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