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帮助
|
返回首页
随笔南洋网
»
时事沙龙
» 美国南北围堵中国 1972年以来最严峻
成为随笔南洋网会员!
随笔南洋网 on Facebook
新新网-分类广告
华文网站设计制作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美国南北围堵中国 1972年以来最严峻
马到成功
高级会员
UID 48764
精华
30
积分 4027
帖子 1554
威望 2455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9-11
来自 新加坡人
状态 离线
#1
发表于 2010-7-29 11: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美国南北围堵中国 1972年以来最严峻
(7月29日) 美国正在从南北两个方向上“围堵中国”吗?这个世界政治的尖锐问题几天来笼罩了亚洲。美韩联合军演还像是个孤立的动作,但希拉里上周末拉拢东盟在南海问题上对抗中国,舆论的判断迅速在变。
多家香港媒体断言“围堵中国”已成为美国的战略重心。美国《国家》杂志认为,美国近来的作为“只是为了筑起一条围绕中国的长城”。加拿大一研究机构的文章甚至认为,当前的中美关系正形成1972年以来最严峻的局面。
美国从两条边界“围堵中国”
美韩联合军演26日进入第二天,据韩联社报道,美国“乔治•华盛顿”号航母等20多艘舰艇当天进行了反潜演习。但最吸引世界目光的不是演习的内容,而是演习背后大国的对峙。韩国《文化日报》说,朝鲜半岛周边局势出现了进入新冷战的征兆,美国和中国正在回归临时性的冷战关系。
韩国《朝鲜日报》称,美国在这次军演中投入4架世界最强战机F-22“猛禽”,不仅可以突破朝鲜的防空网,也可以突破中国的,所以消息人士称,此举包含着向中国传递的某种信息。《朝鲜日报》还说,美国的F-22战机部署到中国“前院”还是第一次,有人认为,此次事件也可以说是“大陆势力”和“海洋势力”之间的冲突。即由韩美日三国组成的海洋势力和由朝中俄组成的大陆势力以“天安舰”事件为契机在朝鲜半岛尖锐对峙。
“美国之音”25日也在报道的标题“美韩军演,震慑平壤”中打了个问号,并说演习让美中韩关系微妙。报道还援引专家的分析说,美国的影响力近几年似乎又开始重返朝鲜半岛,这是中国不乐于看到的,中国不希望演习让韩美、日美靠得更紧密。
日本是除美韩之外对此次军演最积极的国家,有分析称,日本在有意藉机推动美日韩三国军事同盟的形成。法国国际广播电台25日称,在此次军演中,日本舆论毫不迟疑地充当美韩的拉拉队。《产经新闻》的社论称,这次军演“正是体现日美韩团结合作的大好时机”。
《朝日新闻》透露说,美国为了保证这次军事演习的“防卫目的”,向韩国提出邀请日本海上自卫队官员作为观察员参加的要求。但由于日本曾经把韩国作为殖民地的历史,韩国一度对此表示出为难。其后,经过美国的说服,终于实现了日本海上自卫队官员首次参加美韩军事演习。而韩国则获得美国航母参加这次军演的承诺。
美国在东南亚的动作让它的战略意图显得更加明晰。日本《产经新闻》认为,希拉里在东盟会议上就南海问题的讲话“一定会构成美中之间新的火种”。《韩民族新闻》的分析说,继25日在日本海和黄海开始的韩美军事演习之后,美国在中国南海也设定了“第二战线”;有分析认为,美国通过军演和在南海上的新政策明确了牵制中国的意图。
加拿大《环球邮报》分析称,冷眼关注中国在东亚日渐扩展的影响力多年,作为这一地区“旧势力”的美国卷土重来,重新介入东亚事务,从东北亚和东南亚两条边界“围堵中国”。
《华盛顿邮报》25日的文章说,奥巴马政府一方面向东南亚国家递过去“甜饼”,另一方面却把目光瞄准了围堵中国崛起。希拉里插足南海领土争端的讲话让越南听起来很顺耳,但明显是在同中国的立场唱反调。文章还说,这已是几天来奥巴马政府采取措施争取东南亚国家、提防中国崛起的第二件事情,此前美国宣布将重启与印度尼西亚特种部队已经冻结了12年的关系。
军事霸权是美“围堵中国的最后防线”
环球时报报道,美国真的在“围堵中国”吗?许多媒体已经把它当成事实。“美国渴望建立‘全亚洲—太平洋军事联盟以此来遏制中国,方法与二战结束后建立北约组织来遏制苏联如出一辙。”美国《国家》杂志对美国的战略意图作出如此判断。该杂志的文章认为,奥巴马政府最近宣布重新恢复同曾经犯下大规模屠杀罪行的印尼特种部队之间的关系。由于同印尼特种部队建立新关系与美国在印尼的具体利益几乎没有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任何联系,所以说美国这么做的一切只是为了筑起一条围绕中国的“长城”。
美国过去也多次传出“围堵中国”的声音,但从来没有一次背后有这么多的军事动作。
加拿大全球化研究中心网站的文章称,美中之间的紧张关系即使是在几个月前似乎也是想像不到的,它是自1972年中美缓和以来最让人想起朝鲜战争的一种局面。“美国军队从多个方位“包围中国”,从陆上和海上,在中亚、南亚和东亚。不过,起初一直是监视和刺探中国举动的政策现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文章列举了美国在中国周边的一系列军事举动之后认为:“作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真正胜人一筹的是扩大其在全球的军力部署,并愿意使用武力打击敌人。”
“世界看到亚洲不稳定的新时代”
尽管对美国是否在“围堵中国”仍存在争议,但美国媒体上要对中国更强硬的声音很多。
最新一期《外交政策》杂志刊出美国亚洲问题专家格林的文章,称奥巴马的对华政策应该朝更严厉的方向调整。香港《亚洲时报》的文章称,今年中美之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迫使华盛顿的政治家思考,中国模式是否需要被提升为美国模式的意识形态对比物和敌人。
“如果美国下很大力气来遏制中国,这对中国来说是个考验,中国没有实力阻止美国闹事,而且中国也很难拉到盟友。但无论如何中国都有足够的能力进行自卫,来捍卫自己的核心利益。”时殷弘认为。
日本表现出积极配合美国的态势,外相已经表态要与越南进行战略对话。26日,日本防卫省官员透露,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及针对中国军备增加而强化西南方向防卫等问题将成为新的防卫计划大纲的重要课题。
东南亚媒体上呼应美国战略姿态要求与中国对抗的声音很少,可能它们更愿意搞平衡,也知道大国对抗的后果。
美国《玛丽埃塔时报》称,中国和美国正在黄海上演一场比试胆量的游戏,与此同时,日本、韩国、印尼、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国一直在幕后起劲地对中国表达担忧,敦促美国做出更大的努力以“应对中国在亚洲日益增强的过分自信”。随着中国周边国家加强同美国的关系以形成围堵过分自信中国的环形带,亚太地区正滑向“战略不稳定的新时代”。
斜桥
金牌会员
UID 58885
精华
115
积分 6222
帖子 2438
威望 3770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0-4-4
状态 离线
#2
发表于 2010-7-29 20: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这就是对2009年中国“和谐海洋”大阅兵的最好回答。今天,与中国临近的海洋还有哪个是“和谐”的?
国家的尊严不是通过队列整齐获得的,不是通过参观游行展览获得的,更不是通过对洋人“装孙子”,把自己老百姓“当孙子”获得的!
http://www.sgwritings.com/58885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wengkinchan
超白金会员
UID 1159
精华
4
积分 158405
帖子 78049
威望 78828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4-13
状态 离线
#3
发表于 2010-7-30 01:1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1 马到成功 的帖子
QUOTE:
美国《玛丽埃塔时报》称,中国和美国正在黄海上演一场比试胆量的游戏,与此同时,
日本、韩国、印尼、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国一直在幕后起劲地对
中国表达担忧,敦促美国做出更大的努力以“应对中国在亚洲日益增强的过分自信”。
东南亚的这些“
小朋友
”大概忘记了上个世纪50年代,法国在1954年越南奠边府战
役失败、然后从印支半岛撤退之后、亦是在1955年以当时南越的吴廷琰政权受到北
越和共产党的威胁下派军事人员进入南越,然后在1966年以东京湾事件挑起全面的
越南战争。
如今,以越南为首的亚细安国家,又再以当年同样的所谓威胁,不过这一次明显的
以中国威胁为理由,邀请美国、俄罗斯、日本和印度共同进入南中国海“
围堵中国
”,
又再一次让东南亚蒙上战争的阴影。
当这些大国进入东南亚之后,如果挑起大规模战争,爆发的战场肯定是东南亚、死
伤的是东南亚人民、遭到破坏的肯定是东南亚国家,而更恐怖的是战争所遗留下来
的惨痛经验,情况有如当年美军在印支半岛所散发的生物化学剂,如今还在毒害印
支半岛的人民,最终受害的还是东南亚人民。而那些远离东南亚区域的大国根本没
有受到损失。
因为如今这个“假想对象”已经不是当年一穷二白、无力反击美国联军、需要中国、
苏联和共产国家支援的越南,而是拥有核子武器的中国。
战火无情。万一东南亚成为核战场,死伤的更是东南亚人民,包括新加坡人。而历
经40多年辛苦经营的美好家园毁于一旦,所谓的“东亚奇迹”更是荡然无存,核武
器所遗留下的毒害更是祸延几代人。
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
奉劝这些东南亚的这些“
小朋友
”们,在邀请这些区域外的国家
进入东南亚前,还是三思为妙。
光之子
(童緯強)
超白金会员
禮教傳人、名教志士
UID 16679
精华
3
积分 27094
帖子 13414
威望 136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8-2-29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4
发表于 2010-7-30 01:3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中國齋戒了這麼久,也是時候開開葷了。
又逢一年交子時,此歲今宵最漫長
小雪已過大雪去,待小寒來候大寒
夏秋去兮冬至來,明年新春雪海藏
一年復始四季輪、冬至正是待春來
凜寒冰雪正思融、溫煖春風已欲吹
平安過冬盼新春,佳節雙慶樂無窮
祝諸位冬至快樂!祝炎黃子孫永世興盛,願姬漢舊邦長久安泰。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wengkinchan
超白金会员
UID 1159
精华
4
积分 158405
帖子 78049
威望 78828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4-13
状态 离线
#5
发表于 2010-7-31 17: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4 光之子 的帖子
QUOTE:
中国斋戒了这么久,也是时候开开荤了。
是的,该动手的时候就该动手。
中国在1979年2月17日攻打越南,使得东南亚在过去31年间有和平发展的空间,促进
了东南亚的繁荣与稳定就是一个证明。
目前这些东南亚“小朋友”为了所谓“中国威胁论”、为了减低“中国崛起”所带
来的影响等理由,因此引入区域外的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和印度等试图作为
“围堵中国的最后防线”,甚至忍气吞声的接受越南要求美国介入南中国海的建议,
证明这些“小朋友”都是健忘,也只是为了短期利益而牺牲国家利益。
这些东南亚“小朋友”大概忘记了越南在1975年4月击退美国、统一南、北越之后,
为了建立起”印支联邦“的野心,在1978年挥军侵占柬埔寨,然后其它的中南半岛
国家,包括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都感受到所谓“骨牌效应”,各国深怕
在声称“世界第三大武器强国”、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的越南的挥军南下时,都会
被越南所吞并,当时东南亚各国都感受到岌岌可危。怎么现在这些国家都忘记了当
年越南的恐怖威胁啦?
当时的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就要求泰国不要为了越南的威胁,进而接受越南所提出的
要求建议,即:“只要泰国对越南进攻柬埔寨一事保持中立,不做任何抨击,越南
就誓不进入泰国边界20公里以内的范围”。李光耀先生通过当时的外交部长拉惹勒
南致函当时的泰国首相克良萨,劝泰国不要接受越南的建议。
李光耀先生也为了确保新加坡人口大米粮食的来源,由新加坡国防部以新加坡国土
小,没有训练场地为由,向泰国申请新加坡武装部队在泰国境内作训练,实际上就
是保卫泰国、也确保新加坡有足够大米的供应,而这些训练也延续到今天。
怎么如今这些亚细安都接受越南的意见、和越南同一个鼻孔出气、以联合美国俄罗
斯、日本和印度等在南中国海争霸啦?
难道这些“小朋友”不怕越南的野心了吗?
出红小兵
中级会员
UID 35309
精华
4
积分 1297
帖子 517
威望 622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8-11-10
来自 axaonanyfi
状态 离线
#6
发表于 2010-7-31 22: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光之子
于 2010-7-29 17:31 发表
中國齋戒了這麼久,也是時候開開葷了。
光公的这句话我爱听。。。
出红小兵
中级会员
UID 35309
精华
4
积分 1297
帖子 517
威望 622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8-11-10
来自 axaonanyfi
状态 离线
#7
发表于 2010-7-31 22: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wengkinchan
于 2010-7-31 09:05 发表
难道这些“小朋友”不怕越南的野心了吗?
您这句说的对。越南此举意味深长,不善呵!
童心
高级会员
UID 69206
精华
11
积分 2813
帖子 1317
威望 1488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0-7-28
状态 离线
#8
发表于 2010-8-14 11: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中国不要买美国佬的帐,专心做好自己的事,让他们自讨没趣.
无论哪一国,都有好的和坏的,我们要团结好人,鄙视坏人.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随笔南洋网
≡ 随笔南洋论坛 ≡
> 时事沙龙
> 文学天地
> 诗辞雅座
> 现代诗歌
> 小说戏剧
> 长篇连载
> 清水茶馆
> 影视聚焦
> 娱乐速递
> 狮城家园
> 财经专栏
> 房产家居
> 爱车一族
> 陪读社区
> 以法论道
> 摄影天地
> 旅游专栏
> 自驾游-自驾乐
> 原创精华
> 南洋古今
> 情感绿洲
> 有缘同行
> 菁菁校园
> 咬文嚼字
> 每日英语
> 留学生活
> 美食坐标
> 美食店家好介绍
> 折扣特价大比拼
> 周末大食会
≡ 南洋文化园地 ≡
> 狮城消息站
> 南洋艺术学院
> 新加坡华乐团
> 国大文化沙龙
> 新智读书会
> 第三代读书会
> 拉丁马士读书会
> 茶渊读书会
> 狮城书画专栏
> 古董艺术品收藏
≡ 南洋企业园地 ≡
> 创新创业论坛
> 中小企业论坛
> 企业动态分享
≡ 广而告之 ≡
> 广告通栏
> 旅游机票
> 找房租房
> 求职招聘
≡ 随笔南洋社区 ≡
> 社区新闻
> 专辑收藏
> 奥运专辑
> 残奥专辑
> 汶川地震诗文特辑
> 老兵专栏
> 校友会专栏
> 上海大学
> 华中理工
> 清华大学
> 上海音乐学院
> 北京大学
> 复旦大学
> 华中师大
> 南京大学
> 上海交大
> 中山大学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郑州大学
> 四川大学
> 西安交大
> 北邮专栏
> 暨南大学
> 厦门大学
> 浙江大学
> 新加坡管理大学
> 北航专栏
> 福建师大
> 同济大学
> 华东师大
> 南洋理工大学
> 北京师大
> 中国科技大学
> 建议箱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2-5-21 16:27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5894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流量统计
客户软件
发帖量记录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