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房地产降温奏效 外国私宅买家减少
政府出台的多项房地产降温措施已有效抑制外国买家对本地房产的需求,也遏制了投机兴趣,今年第三季外国买家比率仅占了私宅总交易量的7%。
国家发展部长许文远昨天在国会答复议员迪舒沙(荷兰—武吉知马集选区)有关降温措施对外国买家的影响时说,过去两年来,在本地购买私宅的外国买家无论是比率或实际数量都减少了。
今年第三季,外国买家所购买的私宅单位只有330个,比2011年每个季度约1400个锐减了许多, 所占比率也从两年前的17%显著下降到7%。
市场用来衡量投机活动的楼花转售量(sub-sales)也受到控制,在今年第三季占了所有私宅交易量的4.6%,两年前为7.6%;从2011年每季约670个单位锐减到今年第三季只有181个。
许文远说,这个趋势令人鼓舞,政府将会继续密切关注市场,必要时会毫不犹豫进一步采取行动。
他也说:“虽然已看到隧道尽头有越来越多曙光,但我们还在隧道内。”
首要任务是助国人拥屋
他强调,政府的首要任务是支持新加坡人拥屋,而这也反映在住屋政策上,包括规定只有公民才能购买新组屋及在购买转售组屋时享有购屋津贴,几乎所有的有地住宅也限制只供新加坡人购买。
政府自2010年来实施了多轮的房地产降温措施,收紧了外国人在本地置业的条例,包括规定外国买家须支付的额外印花税由10%增加至15%;永久居民也须为第一套房支付额外5%的印花税,第二套房须缴10%的额外印花税。
相对于这些非固定性质(ad hoc)的降温措施,迪舒沙提问政府是否应该直接限制外国人购屋,以确保有个可持续的房价。
市场受到外在因素影响
须有一揽子措施应对
许文远回应时说,本地的房产市场受到许多无法控制的外在因素影响,须有一揽子措施应对,监管措施也须保持灵活。
他说:“我也希望有个可持续、甚至是沉静(boring)的房地产市场,但对新加坡如此小、又与全球系统接轨的市场来说,有许多外在因素是不受我们控制的。
“管理房地产市场需要大量的运气,过去两年半来,情况还算不错,但没有单一措施或一颗子弹就能解决问题,达到预期所要的效果……我们会继续密切观察市场,也期望会更好运,你看我现在轻松多了,连头发都变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