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李升祥 于 2010-8-20 12:28 发表
宜昌镇江阁始建于康熙三十八年,1987年重建。阁高四层,飞檐翘角,金瓦银脊。位于大江与三江交汇处,与葛洲坝三峡大坝水利枢纽相邻。
荷风送爽瞩兹阁,
歌笛绕梁惊彼雀。
伏汛频来驯服流,
... 水牛直性子,再来讨一回李先生的嫌,嘿嘿!
荷风送爽,这四字好,正合时令,又自然。
瞩字不好,水牛猜想,李先生应该去了镇江阁,即使没有去,而只是远远的观望,也何妨来一着虚的,就用“临”字如何?蜗牛老师说了,兹不如斯。水牛这么一想,“荷风送爽临斯阁”,似乎顺溜些,也许,这种顺溜只是合湖南水牛的口味吧。
歌笛,在这里出现,来得比较突然,于是乎与上句的承接就不太紧凑了。据猜想,这歌笛是实景,确有其事罢。如果把歌笛稍微挪后一点点,用某种感性的词来连接起这个歌笛,使之更好地承接上句,也许就没有这种断层的感觉了。
绝句的第三句,多为转,通过某一种途径,转向自己所想表达的意思,那绝句的结构更完美些。再看此首的“伏汛频来驯服流”,似乎专门为了表现眼前之所见,而与前两句无多大的关联,于是显得意象不集中了。
尾句的结,一般来说,是为了表现诗题,或因为诗题而引发的感慨,让人回味和感受,更显余韵,此尾句“全凭两坝降洪恶”,似乎与诗题“镇江阁”离得较远了。也只是一种眼前的景象而已。
此诗四句,基本看不到章法,只是景象的堆积,感觉松散而枯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