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 2023-3-23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搜索文集




在线用户: 19

0 位会员, 19 位游客

2009-12-25   七绝•圣诞节偶感

不顾尊严争脸皮,(四支)
头衔炫目反遭讥。(五微)
文人无骨如何立?
著作等身还是泥。(八齐)

——“理论”上出韵,但自己读着顺口。

2009-12-25晨9:36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09-12-25 12:49 编辑 ]

2009-12-25 09:58 - 李家三郎 - 715 查看 - 11 评论

2009-12-25   五排•五微十八韵(自备稿)

景仰还怜悯,秦皇吕不韦。
游园思往事,杀敌出重围。
春水千江绿,流云万里绯。
专权唐武后,出塞汉明妃。
辫帅拥清帝,金兵掳宋徽。
绿林罗宾汉,硬汉海明威。
伯虎怜红粉,湘妃下翠微。
云霞方灿灿,雨雪又霏霏。
万口唾秦桧,千秋仰岳飞。
凭阑眉紧锁,惜别手频挥。
菜市争斤两,山林远是非。
春风临绣阁,月色入罗帏。
共事宜心贴,同行莫腹诽。
鸣禽新岁至,游子暮年归。
天热贪凉簟,心闲爱夕晖。
三江常浩浩,五岳自巍巍。
赵后妒招祸,杨妃愁减肥。
神游三万里,无处不芳菲。

2009-12-25晨5:18草成待改


2009-12-25 05:21 - 李家三郎 - 573 查看 - 5 评论

2009-12-25   五律•愧领非非赠诗,步韵答之

林中都是木,老树赖谁谆?
叶落游蜂笑,香残粉蝶嗔。
迎霜犹蓄锐,怀旧自回春。
处世当低调,立身先益人。

谆,单用义为“辅佐”。
奇怪,一首七绝用了一小时,这一个无意间只一刻钟就草就了。


2009-12-25 01:06 - 李家三郎 - 709 查看 - 5 评论

2009-12-25   七绝•范公家犬

相府迎宾始破财,
鲜鱼生肉聚锅台。
每逢馋极空摇尾,
知是主人无客来。


2009-12-25 00:32 - 李家三郎 - 654 查看 - 7 评论

2009-12-24   七律•圣诞前夜闲吟

楼前雪落静无声,远眺城郊仄径平。
几缕炊烟村外篆,三春景色梦中横。
年将交替人添岁,事必变更阴转晴。
辞旧迎新杞都美,乐天知命漾诗情。

2009-12-24夜9:12草就


2009-12-24 21:21 - 李家三郎 - 688 查看 - 7 评论

2009-12-24   临屏打油七绝

谈古论今存戏作,
吾曹原是正经人。
临屏嬉戏多年矣,
身世萧条自酿春。


2009-12-24 12:09 - 李家三郎 - 972 查看 - 25 评论

2009-12-24   无情对:烟锁池塘柳(求下联)

上联意境极佳、极美,且清新明快、自然流畅,堪称妙手偶得的诗句。故在点击分类时,归入诗歌。

哪位朋友乐意参与对下联,可自己占一楼,在里面反复修改,然后再单独发帖。以免超过20楼,一翻页,前面的就看不见了。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09-12-24 03:18 编辑 ]

2009-12-24 01:46 - 李家三郎 - 2256 查看 - 24 评论

2009-12-23   无情对初选

孔乙己离婚,在酒楼上呐喊
孤独者伤逝,于端午节彷徨

——《孔乙己》、《离婚》、《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端午节》,分别见于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


2009-12-23 23:01 - 李家三郎 - 1031 查看 - 8 评论

2009-12-22   五绝•次韵林锐彬先生

雨后琼林茂,诗书长者风。
隔屏遥祝愿,笔键韵恒丰。

窗外立冬雪,心中杨柳风。
毋愁雏凤小,迟早羽毛丰。

附林先生原玉:己丑冬至感赋

冬至前一周,断续风雨悄然掩至,妨碍下楼晨运。
是晨放晴,步至西园,乍见杂草肆长,青苔腻滑,有感赋之。

晓蛩声邈邈  凄雨更凄风
榛莽西园蔓  原来积水丰


2009-12-22 23:54 - 李家三郎 - 840 查看 - 4 评论

2009-12-22   《开心一笑》打油体五律一组

[table=98%][tr][td=1,1,150]李盈枝



注册时间: 2009-11-29
帖子: 1928
来自 Location: 中国山东
李盈枝文集[/td][td][table=98%][tr][td]发表于: 2009-12-22 23:31    发表主题: [/td][td] [url=http://maplereview.org/posting.php?mode=editpost&p=131032][img]http://maplere ...

2009-12-22 21:17 - 李家三郎 - 799 查看 - 12 评论

2009-12-21   无情对

樱桃口
葡萄牙

李二嫂改嫁
杜十娘沉江


七仙女
九寨沟

巴黎雨果
湖北仙桃

卓文君跳芭蕾
汉武帝喝咖啡

巴黎圣母院
中国杏花村

望海潮
打金枝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09-12-21 21:06 编辑 ]

2009-12-21 20:45 - 李家三郎 - 3074 查看 - 98 评论

2009-12-21   手机短信一束

来电显示——

寄内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回复——

吟咏无闲日,如同燕啄泥。
书痴下床后,最喜梦缠妻。


2009-12-21 11:33 - 李家三郎 - 716 查看 - 11 评论

2009-12-20   打油体七律•敬赠罗丛红阁下暨水湾筏者先生(莫再回复)

艳遇多因无意求,罗敷勾引在村头。
罗斯福则罗高寿,处下风方处上流。
昔日云英笑罗隐,今朝罗邺娶娇牛。
水湾夺爱罗虬恨,筏者自称梁实秋。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09-12-20 18:48 编辑 ]

2009-12-20 15:26 - 李家三郎 - 3025 查看 - 43 评论

2009-9-27   学写小赋

小赋习作

潘岳不再,江郎自顾。歌老骥之壮心,喜马齿犹坚固。布朝霞于黄昏,着春花于岁暮。常欲登高舒怀以啸傲,每因出门惧寒而却步。立身谨重,畏首畏尾;下笔放荡,我行我素。
或开机漫游于网络,或敲键凝神于屏幕。感相逢皆子建,叹入目尽罗敷。不觉贫寒,有一生梦幻;难夸富足,无万卷藏书。偶梦回于凌晨,即敲字于蜗庐。雕龙成虫,画虎类狐。聊以自娱,不亦乐乎。

2009-9-27 06:51 - 李家三郎 - 1567 查看 - 16 评论

2008-11-19   红叶集(编外卷)罗贤生选编

我也是电脑盲。

老爷子那电脑有没有装刻碟机,有的话估计也难操作。建议:把需要备份的文档装在U盘,拿到照相馆处理成为CD碟,几元钱就搞定。再复制这个备份的文档到其他盘(除了C盘),压缩成一个压缩包的文件,一般病毒很多时候入侵不了压缩包的。

其实只要存在于电脑的文件,皆有可能中毒。如果安装了“卡巴斯基”杀毒软件和“天网”防火墙,选择自动更新,又不是开色情网吧,中毒的机会很少了。而且可以叫一个科技小青年将电脑所有一切刻成一个“启动还原碟”,中了毒放这个碟就全部回来了,包括电脑系统和文件。

老爷子没有上QQ,所以我现在不能利用QQ远程直接进入您的电脑。否则这些活我早干了。哈,最好就是我连接到您电脑,再把需要备份的文档打印寄给您,我知道老爷子喜欢翻书。但这样的话,您在我面前就没有隐私而言,特别是初恋的照片。除非先把秘密转移哦。

[ 本帖最后由 罗贤生 于 2008-11-18 13:37 编辑 ]

太繁琐 ...

2008-11-19 10:09 - 李家三郎 - 25762 查看 - 629 评论

2008-9-26   明朝女子诗词曲(选编)

明朝女子诗词曲(选编)

送夫四绝句之二(云间女子斗娘) 

远逐风尘路,遗书满目愁。
思君不成寐,月上看牵牛。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08-10-26 22:06 编辑 ]

2008-9-26 05:03 - 李家三郎 - 6923 查看 - 244 评论

2008-6-29   U盘丢失,尽力搜索

七律•二十初度  

心理年龄方二十,风华正茂一三郎。
登楼眺望山河秀,伏枥吟哦日月长。
腊月花间一壶酒,寒斋窗下数盆芳。
求婚佳丽争应诺,甘以牛棚作洞房。


补记:今天已是腊月三十一日,一周前忘了过生日。明天就是2008年正月初一了,不宜把遗留的历史问题带到下一年,匆匆吟诗一首,算是给自己的生日一个满意的交待。(2007年洋历腊月31号晨8:40饲料送来之前赋就)

子曰:“偶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牛亦然乎?”
宝钗:“原是诗从胡说来,随便哞哞几声也使得。”

2008-6-29 15:20 - 李家三郎 - 21999 查看 - 843 评论

2008-2-27   商代武丁王后妇好将军歌

商代武丁王后妇好将军歌

风雨三千二百年,始有女将芳名传。
殷商文字多记载,出土龟板亮眼前。
汉白玉雕妇好像,一派英武俏模样。
古代美女着戎装,七尺男儿尽仰望。
武丁王后正妙龄,不甘以貌作花瓶。[size=1 ...

2008-2-27 13:55 - 李家三郎 - 1083 查看 - 10 评论

2008-1-22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别体“诗谱”(附正体)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别体“诗谱”(附正体)

别体一:终南别业(王维)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size ...

2008-1-22 17:51 - 李家三郎 - 4510 查看 - 59 评论

2007-11-22   ★元代散曲(《中国文学史》下卷第三章)

第一节 散曲的兴起和特点

  从音乐意义来说,散曲是元代流行的歌曲;从文学意义来说,它是一种具有独特语言风格的抒情诗。
  在以前的文艺类型中,散曲和词的关系最密切,体制也最接近,都属于有固定格律的长短句形式。据王国维统计,元曲曲牌出于唐宋词牌的有七十五种之多。所以,有人把散曲叫做“词余”。但散曲和词的差别又是很大的。因此,说及散曲的兴起,首先要考虑的是词的情况。词原来也是民间的歌曲,发展成为文人文学的样式以后,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
  如前所述,宋词主要有两种路数。一路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写得自由奔放,音律上不很讲究,这一路实际是朝着脱离音乐而成为书面文学的方向发展;另一路则保持委婉的抒情风格,在音律和修辞上精益求精,到了南宋姜夔、吴文英、王沂孙、张炎诸人手中,填词成为一种高深的专门学问,非一般人所能染指,当然也不合适于民间的演唱。到了元代,由于不能适应音乐的变更,词 ...

2007-11-22 14:25 - 李家三郎 - 4962 查看 - 40 评论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3-23 11:59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920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