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打谷场拾穗之七
一、
为了促进国际合作、改善人权状况,笔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应提出“国权论”,以回应西方国家的“人权高于主权论”。所谓“[siz ...
|
2012-8-26 17:42 - 符懋濂 - 726 查看 - 0 评论
|
我与移民局的“一段情”(杂文)
上海朋友黄先生把孩子送来我国念书,我为这孩子安排了学校、住宿,并充当他的监护人。几个月后,黄太太也过来想当陪读妈妈,我又为她办理相关手续并当担保人。
两周多过去了,申请书如石沉大海,打听也不得要领,而黄太太的居留期又将满。我只好向国会议员求助,幸好他是我以前的学生,马上给移民局写了封信,请求早日批准。
三天后,移民局来电召见,但万万没想到的是,陪读申请不批准:
“ ...
|
2012-8-9 17:13 - 符懋濂 - 3711 查看 - 42 评论
|
黑匣子有话说(杂文)
我外号叫“黑匣子”Blackbox,但皮肤不黑,心肠也不黑。我专记煤矿事故,为了让人们容易寻找、发现,我通常穿醒目的橙色外套。
近几年来,在歌舞升平的神州大地上,究竟发生了多少矿难惨剧?你们 ...
|
2012-6-27 19:43 - 符懋濂 - 1217 查看 - 13 评论
|
“治外法权”之滥用何时了?
所谓治外法权(exterritoriality 或exterritorial right),本意为“一国国民在外国境内不受所在国司法管辖,如同处于所在国领土以外一样”。根据国际法、国际惯例,应该只有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使节等,才能享有此种外交特权(称为“外交豁免权”)。
然而,随着帝国主义的兴起,治外法 ...
|
2012-5-23 08:47 - 符懋濂 - 3210 查看 - 26 评论
|
鸡头与牛后(杂文)
讲授《东南亚华人社会》时,我有个小小的发现,不妨与诸位“分享”:咱们华人酷爱组织社团,酷爱宪法赋予的结社自由。因此,新马乃至东南亚各地的华人社团种类之繁,数量之多,比例之高,其他族群皆难忘望其项背。[1]
为何如此?我想 ...
|
2012-5-15 10:42 - 符懋濂 - 1024 查看 - 11 评论
|
作伪与辨伪(杂文)
“伪”字从“人”从“为”,其本义是“人为”。 如《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后来,不知如何演变,“伪”字失去其本义,变成了“虚假”之意。
如果人性中,既有善性又有恶性,那么,作伪无疑是恶性之体现。古往今来,作伪之事,屡见不鲜。单就古书作伪而论,就有全书作伪的,有部分作伪的。而部分伪的之中,又可分为书名伪、作者伪、内容伪 ...
|
2012-5-12 16:06 - 符懋濂 - 1327 查看 - 4 评论
|
中国人的当官瘾(杂文)
中国人的当官瘾,源远流长,而且积重难返,非同一般。如若将之列为环球第二,何人敢称第一?
“学而优则仕”,意谓学习好了就当官。此语出自《论语》,足见“仕”(当官)在传统思想中的重要位置。遥想先秦时代,圣人孔夫子周游列国( 先后到过卫、陈、蔡、楚、宋等七、八国[ ...
|
2012-3-10 00:37 - 符懋濂 - 1868 查看 - 10 评论
|
御用物品与御用文人(杂文)
近来《随笔南洋网》上,频频出现“御用文人”一词,是我写此文的诱因。
众所周知,在古代中国,凡是与皇帝(及其家族)有关的事物,往往都加上“御”字,以资区别于一般事物。例如:皇宫的后花园称为“御花园”,皇帝所乘坐的马车称为“御驾”,所食用的膳食称为“御膳”,所盖用的印章称为“御玺”,所使用的毛笔称为“御笔”,所作批示称为“御批”, 所阅读文书称 ...
|
2012-3-2 09:20 - 符懋濂 - 2037 查看 - 15 评论
|
从迷你mini到密实maxi(杂文)
大家都知道,在温带国家,时装是有季节性的;而在热带地区,女性服装同样不断变化。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长裙曾经风靡一时,南大女生多爱穿着长裙,其中包括百褶裙在内。她们走起路来,裙脚飘逸,婀娜多姿,很是好看。然而,某日和几位男同学闲聊时,我一时心血来潮,居然大胆预言:长裙之风不能久 ...
|
2012-2-28 09:46 - 符懋濂 - 900 查看 - 5 评论
|
多余的人干多余的事(杂文)
念中学时,对英文没好感,成绩自然也欠佳;但对英文老师用“多余”unnecessary,造了一个短句 unnecessary persons do unnecessary things(多余的人干多余的事),倒令我牢记至今,且受惠匪浅。我不时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干多余的事,以免沦为多余的人!
说实在的,在你我身边、 ...
|
2012-2-24 07:26 - 符懋濂 - 3549 查看 - 49 评论
|
讲课需要激情吗?
某日,电话筒里传来一段话:“老师,你好!我叫 。。。,是你的《中国通论》旁听生。[①] 感谢你让我旁听你的课,我觉得你的课很精彩,让大家获益不少。不过,我对你讲课还有点意见,有个想法,不知道该不该 ...
|
2012-2-5 05:16 - 符懋濂 - 4805 查看 - 74 评论
|
古代文人的忧患意识(杂文)
在古代与现代汉语里,存在着不少与忧患意识相关的常用熟语,如“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前车之鉴”、“忧国忧民”、“后顾之忧”、“居安思危”、“先天下之忧而忧”、“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中,长期而普遍存在着忧患意识。其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孔子的名句,“居安思危”则出自《书经》与《左传》,而孟子除了说过“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还有一段名言:“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size ...
|
2010-7-8 11:12 - 符懋濂 - 1438 查看 - 12 评论
|
《学部首,认汉字》(讲义)
1.有关部首的几个问题
1.1 什么是部首?
[/fon ...
|
2010-6-3 10:32 - 符懋濂 - 2275 查看 - 3 评论
|
你可知道“红衫军”名称的来历?(历史知识)
红衫军曾在台湾、今在泰国闹得沸沸扬扬,你可想知道红衫军名称的来历?它的创始人可不是施明德,而是意大利人加里波第。
加里波第(1807—1882)是个传奇性历史人物。他出生于尼斯一个水手家庭,年轻时当过海员,并参加了青年 ...
|
2010-4-11 16:57 - 符懋濂 - 838 查看 - 2 评论
|
向宝岛的民主斗士致敬!(杂文)
近十几二十年来,中国宝岛以自由民主称著于世,堪称亚洲之典范,更令我们羡慕敬佩不已。其中最广传为佳话者,足以津津乐道者,莫过于该省立法院内的自由民主!
每逢立法院开会,当然免不了一番唇抢舌战,充分体现了西方议会的自由民主精神。但这并不足于令台湾人引以为傲为荣,因为在实行多党制的议会里,自由辩论乃司空见惯,有何看点?又何足挂齿?
[font= ...
|
2010-2-17 20:11 - 符懋濂 - 10073 查看 - 134 评论
|
十一大阅兵,我人在北京。
我当然看到了:宏伟壮观的场面,精彩纷呈的方阵,整齐划一的步伐,以及各种国产尖端武器。
此外,在这精彩纷呈的背后,作为一名”中国观察者”(从1963年起追踪观察), 我还看到了:
中国人非同凡响的素质, 其中包含
高超的创造能力,
高超的构思能力,
高超的策划能力,
高超的动员能力,
高超的组织能力,
高超的运作能力,
以及
数十万军民的刻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victory:
中国人再次向世人显示, 西方人日本人能做到的, 中国人迟早也一定能做到;
而中国人能做到的, 他们未必能做到!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
|
2009-10-7 10:51 - 符懋濂 - 1107 查看 - 15 评论
|
内山先生说得没错,中国分久又合还应有其历史因素。
就历史背景而论,秦帝国是经过春秋战国时代数百年兼并战争而形成的,再经过汉帝国四百年的统治,为日后历代帝国的统一奠定了稳固的政治基础。其中包括建立为帝国统治服务的中央集权体制,以及把儒家思想列为治国之道。
早在秦汉时代,中国已经是个中央集权、主权完整、领土统一的“民族国家”(Nation-State),我们所称的“汉族”、“汉人”、“汉语”、“汉字”都和汉帝国有关,而西方历史所谓的民族主义(Nationalism),早已在汉代萌芽生长。
像汉帝国这种类型国家(即“民族国家”)在欧洲出现,如葡萄牙王国、西班牙王国,比在中国晚了大约一千五百年,所以欧洲不具备“分久又合”的这个历史条件。
秦汉帝国中央政府或朝廷不但已能有效地统治全国土地和人口,而且从此之后,帝国统一成了历史之“常”(政治常态),一直居于历史主流地位;帝国分裂则属于历史之 ...
|
2009-8-18 10:30 - 符懋濂 - 1130 查看 - 1 评论
|
马来亚(包括新加坡)虽然物产丰富、海上交通便利,但在殖民地时代,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尤其经日寇掠夺之后,社会经济更进一步恶化。
儿童失学是最常见不过的社会现象,他们往往靠卖报、擦鞋或当童工、小贩,挣几个钱来补贴家用,就像《卖报歌》 里的“小行家”一样。比较幸运一些的孩子,如果爱读书、成绩好,或许还能“背着书包上学堂”(很多是上午读书、下午“工作”),《读书郎》里的小二郎看来也如此。
记得小学五六年级的音乐课,老师就教唱这两支歌,至今还牢记不忘呢。它们虽来自中国,有着中国社会的时代烙印,但同样可以印证新马儿童的不幸遭遇!
想当年,我幼小心灵的深处,读书“只为穷人要翻身哪,不受人欺负啰不做牛和羊”;我和一些小朋友一样,的确不知道“痛苦的生活向谁告”,但朦朦胧胧地相信“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
《卖报歌》
一、
啦啦啦!啦啦啦!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不等天明去等派报,
一面走,一面叫: ...
|
2009-3-14 09:05 - 符懋濂 - 882 查看 - 1 评论
|
对于任何事物,我们必须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必须想得深,才能看得清。对新移民问题也该如此。
首先,我个人认为:
如果没有了“他们”,新加坡人口结构将逐渐发生重大变化(人口老化加速、种族比例失调)。
如果没有了“他们”,新加坡综合竞争力将迅速减退乃至丧失(“我们”年轻一代的竞争意识减弱)。
如果没有了“他们”,新加坡社会经济发展将受到制约而停滞不前(各种人才短缺、国内市场萎缩)。
如果没有了“他们”,新加坡华人子女学习华文的权利/机会将减少(华文教师短缺,水平下降)。
如果没有了“他们”,新加坡大专学府不但将无法扩充发展,反而可能甚至倒退(楚材晋用是个前提条件)。
如果没有了“他们”,新加坡想发展为东南亚教育中心的目标,将无法实现(“他们”能带来更多留学生)。
如果没有了“他们”,新加坡一些科研机构将难以维持现状(从事研发与学术研究者,多是外来人材 ...
|
2008-7-23 09:48 - 符懋濂 - 13354 查看 - 165 评论
|
拙作《没有硬实力,哪来软实力?》结论这样写道:
总之,“中国崛起须靠软实力”之说的理论(唯心论)基础薄弱,既无历史依据,又脱离中国国
情与国际政治,是个含有误导性的“伪命题”(Hypothesis)。持此主张者,多半拾人牙慧,人云亦
云;不然就是另有政治意图,其潜台词实为:“中国必须民主化(即采用多党制与议会民主才能发展
成为世界强国。”
拙作还未发表,报章又再为上述结论提供证据。美国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研究部主任惠德尼C. Whitney
指出“中国软实力落后美日”,并说明其原因如下:“中国因有深厚的文化而备受尊重,许多邻国也深受其
文化熏陶。不过,由于中国的政治制度以及不断增强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令此次民调受访者整体感到不安,
因此影响该国在软实力排行榜上的表现。”(见《早报》6月18日版13)
笔者在此愿点醒这位美国学者:一、“许多邻国也深受其文化熏陶”,是在中国硬实力十分强 ...
|
2008-6-18 17:07 - 符懋濂 - 1449 查看 - 18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