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 2023-3-26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搜索文集




在线用户: 5

0 位会员, 5 位游客

2018-2-2   回忆武吉知马涨水

李光耀的女儿李玮玲曾在海峡时报写了一篇有关武吉知马涨水的文章,回忆她念南洋小学时遇涨水车死火和她的哥哥李显龙涉水到学校上课的快乐回忆。

我从小就住在武吉知马涨水的中心地带,所以和涨水结了不解之缘。

小时候,家在店的楼上,楼下是父亲经营的湿巴刹,邻居有卖杂货的,卖水果的,开咖啡店的,还有一间裁缝店。这一排店屋前面有一块大的空地,每天早上就有人来摆摊做生意,形成了我们这一带家喻户晓的菜市场。除了华人家庭主妇之外,附近马来甘榜的马来妇女,也一大早就手拿着一个菜篮前来购买日常的必需品,因此白天这里是一片闹哄哄的。

在这个菜市场的前面是一条水沟,再往前隔着一条马路〔即武吉知马路〕,是另一个更宽、更大的水沟,但在东北季候风季节,只要降雨量大一些,这两条水沟就不胜负苛,溢出的水很快淹没了整条马路和店屋前面的空地,如果遇到涨潮,甚至溢入店内。

马路上的汔车都动弹不得,只有巴士勉强可以涉水而过, ...

2018-2-2 14:19 - 苏杭 - 2279 查看 - 6 评论

2018-1-5   儿子的钱包又遗失了

儿子的钱包又遗失了,这次是第二次遗失钱包了。

第一次,有好心人捡到他的钱包,交给警察负责部门,然后转交到儿子手中。

儿子昨晚与朋友到Bugis的 Food Court吃完晚餐后回家,发现钱包不见了,赶忙打电话到Food Court去查询。

没想时间已接近晚上十点还有人办公,而且捎来好消息:有人捡到了他的钱包!

今天早上,他迫不及待地到Bugis的 Food Court,拿回他的钱包。

和上次一样,钱包内的物件与钞票,原封不动。

儿子是福星高照,两次都那么幸运,但还是要告诫他:小心为上策。

曾经读过一份报导,说在新加坡,东西遗失能够找回的机率,算是高的。

儿子两次遗失钱包而复得,可以说是很好的例证。

有人说,新加坡离开优雅的社会还有一段距离,我不否认国人在这方面尚需努力,但如果拾金不昧的例子越来越多,相信对我们朝向优雅社会的目标,应该会有加分的作用吧。

2018-1-5 13:32 - 苏杭 - 1885 查看 - 4 评论

2017-12-6   第一次参加佛化婚礼

今年九月三十日早上十时许的光明山普觉寺,晴空万里,炎阳高照。

我与太太从停车场出来,循走道而行,上了一段斜坡路,便是我们的目的地 - 药师佛堂。

我们是来出席八弟与八弟妹的长女在药师佛堂举行的佛化婚礼的。

据八弟妹的解释,之所以选择在药师佛堂举行佛化婚礼,是因为药师佛法门除同样鼓励命终往生净土之外,还着重强调可蒙药师佛愿力加被,以求现生即得安乐利益,增福延寿,消灾免难。

只见佛堂里已有很多亲朋戚友,大家都在互相问侯,融洽地交谈着。

最高兴的莫过於八弟与八弟妹,以及视八弟与八弟妹的女儿为掌中宝的她的阿嬤。

三人穿梭於人群间,忙着招待来宾,喜悦之情,溢於言表。

十一时正,大家就座。

随着佛乐与众人的鼓掌,一对新人缓缓从门外步入佛堂。

女的身着红色绣花旗袍,端庄秀丽,男的身著深色西装大衣,英姿挺拔。

首先行证婚礼,由一个证婚法师主持。

亲属及来宾全体起立并合掌。

新郎与 ...

2017-12-6 11:39 - 苏杭 - 2394 查看 - 15 评论

2017-12-1   看一场最贵的电影

儿子在念小学四年级时,有一天,他说要看Agatha Christie的书,我问他有没有搞错?因为这位英国女作家以写侦探小说出名,不是小朋友能看懂的。

他说同学都在看Agatha Christie的书。作为一个年轻的家长,哪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点〞上?

於是带儿子到书店买了几本Agatha Christie的侦探小说。

谁知他竟看出了瘾,又借又买的,一本接一本,看个没完没了。

或许小时候培养的兴趣,他长大后还是特别喜欢阅读这类的侦探小说。

他书架上有很多都是这类书。

Agatha Christie的侦探小说,有很多都拍成电影。

正在Vivo City电影院上映的一部戏 - Agatha Christie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是一部旧戏重拍。

儿子等不及,第一时间上网订了三张「Gold Class」的票,请我与太太和他一起观看。

我们看的是昨天下午四点半的那一场。

那是一个小电影院,座位不多。

每张座位都有如飞机头等舱的座位,又大又舒服。

座位可以调控成一 ...

2017-12-1 12:25 - 苏杭 - 1833 查看 - 3 评论

2017-10-19   只有一个球道的保龄球场

那是半个多世纪前的事了。

我有一个小学最要好的朋友T君,他的父亲在新加坡瑞士人俱乐部工作,一家七口〔他的父母、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以及三个弟弟〕,都住在一间俱乐部提供的宿舍里。

我常去他家玩,因为俱乐部占地广,有很多好玩的地方。

例如这个只有一个球道的保龄球场,对我来讲是很新奇的一种运动。

当然只是〝眼看手不动〞,这里是〝红毛人〞的俱乐部,不可〝轻举妄动〞。

但能亲眼见识一下它的模样,也是一种难得的经验。

那年代的新加坡相对落后,人们对於「保龄球」这玩意儿,不甚了了。

球场是一条长长的球道,用硬木〔我不敢肯定哪一种木〕制造,只有一个球道,终端摆了十支球瓶〔Pins〕,构成一个正三角形。

保龄球的构造也很奇怪,有三个洞,原来是让玩者持球时将手指〔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插入球中,方便出力抛球。

球道的右边,有一条平行的木沟,让抛出界的球掉入沟中,然后滾动至球道的终端。

球道的 ...

2017-10-19 09:31 - 苏杭 - 1620 查看 - 4 评论

2017-9-24   最难挨的是寂寞

在本地的一个电视波道,看到一个独居老人在接受访问。

他说他每星期一、三、五去洗肾中心洗肾。

〝星期二、四、六,和星期天,我不知怎么过!〞

〝你沒有朋友?〞

〝沒有,只偶而和一个邻居有讲话,不过每次最多十分钟。〞

言下之意:星期一、三、五,他至少有事情做 - 到洗肾中心洗肾。

星期二、四、六,和星期天,没事做,没人讲话,日子过得很寂寞。

〝洗肾最初两年,真的很受不了,常想到。。。〞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将食指屈成一个倒钩状,稀疏的头发下苍老的脸,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他没说出口的是,〝死〞这个字。

让这个独居老人想一死了之的,不是肾病,不是洗肾的痛苦,而是寂寞!

2017-9-24 23:37 - 苏杭 - 1750 查看 - 6 评论

2017-8-25   太太的巧手

儿子医所里的人体骨骼标本,有一天,它的右腿的下半段〔小腿部分〕骨骼,突然脱落了。

原来,在股骨与胫骨之间的关节处,也就是髌骨的部分,是由一个嵌入式的筒状白钢管衔接起来的。

靠的是这个白钢管中间的一个薄薄的小钢片,去衔接嵌入胫骨的另一个白钢管〔形状有如一个〝工〞字〕。

由於儿子经常得给予病人做讲解,移动多了,一不小心,这个薄薄的小钢片就给折断了,导致小腿部分的骨骼,完全脫落。

儿子想方设法,希望能将脱落的小腿骨骼部分,衔接回去,却不得要领。

因为,售卖人体骨骼标本的厂商,不提供修理服务。

曾想到用焊接的办法,但去哪里找焊接工人呢?而且,这么一个薄薄的小钢片,也不容易焊接啊。

有好一段日子,这个人体骨骼标本,就这样在儿子的医所里,〝殘缺不全〞地挂着。

有一天,突然心血来潮,我们上网找看有没有人有好的办法?

谁知得来全不费工夫。

有人建议用电钻,在脱落的部分钻洞,然后用铁 ...

2017-8-25 15:50 - 苏杭 - 1400 查看 - 4 评论

2017-8-23   轻松一下〔极短篇〕

太太走路偶而会失去平衡,因此我有牽她的手的习惯。

有一天,乘电动扶梯走出地铁,习惯性地我伸出手要去牽她。

谁知我转头一看,在我与太太之间,是一个年轻的女孩!

她先是一脸错愕,但看到我太太在后,她很快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她给予我一个会心的微笑,我回以尴尬的一笑。

太太却在一旁,吃吃地笑,有点幸灾乐祸的样子。

2017-8-23 20:59 - 苏杭 - 2045 查看 - 4 评论

2017-8-10   成名之后〔极短篇〕

这个小贩摊位自从获得〝米其林一星级〞,声名大噪。

不知是否成名之后,生意太好,感受没有以前的亲切。

以前,买半只鸡,要求多一包鹵汁,不多言,立即给。

现在不同了。

〝请给多一包卤汁可以吗?〞

〝不可以,standard!〞

〝加烧肉三块。〞

〝至少六块!〞

〝为什么?〞

〝Standard!〞


〔注:所谓〝Standard〞即〝一律如此〞〕

[ 本帖最后由 苏杭 于 2017-8-10 13:16 编辑 ]

2017-8-10 12:51 - 苏杭 - 2303 查看 - 16 评论

2017-7-4   法国画家在苏联〔译文旧作〕

如果一个人有两个故乡的话,那么,对於高更、马蒂斯和其他许多法国画家来说,苏联(译者注:现已解体)便是他们的第二故乡。

当他们在法国还不受承认,而法国博物馆不敢购买他们的画、甚至不敢接受他们的画作为礼物的时候,他们的许多画,已经在莫斯科展出了。

到了法国同意左拉的预言,说印象派主义画家的画会在巴黎的卢浮宫占一席重要的地位,他们之中有许多己经离开了法国。

数以百计的法国印象派主义和后印象派主义画家的画,都由莫斯科的收藏家谢尔盖史储金和伊万莫洛佐夫所收购。正如特列季亚科夫兄弟(著名的特列季亚科夫艺术画廊的奠基者),史储金和莫洛佐夫都是热爱艺术者,而不仅是商人买画作投资。他们的嗜好和锐利的眼光是无瑕可击的。

一八九七年,史储金在巴黎见到莫奈的画《花园里的紫丁香》,立刻把它买下。这是莫奈的第一幅画在苏联展出,现存在莫斯科美术馆。莫奈的许多著名的画,包括《草地上的午餐》,也在那里展出。

...

2017-7-4 11:41 - 苏杭 - 2103 查看 - 0 评论

2017-7-1   別隨性的想把興趣變成職業

以下摘自兒子的「臉書」:

"Do not be tempted to take the easy way out by turning your interests into a career choice.

When it is merely your interest, you do not need the approval of others. You have the freedom to sing, cook, design your home or invest in stocks however you like it to be. 

Once you turn your interest into an occupation, you will be bound to other people's approval. As such your interest becomes a chore. What was once a garden of your own cultivation has now become a battlefield of wills.

Instead of basing your career choice on what you like to do, select a job based on what you are competent at. Keep your secret garden for your own amusement. "

~ my own loose translation of Tsai Kang Yong's post linked below

2017-7-1 09:42 - 苏杭 - 1973 查看 - 2 评论

2017-5-27   时机?真的是伤脑筋啊!

搞创意的人喜欢引用这个例子:非洲某一个地方,人们习惯不穿鞋子,有人看准时机,引进大量鞋子,结果大卖,财源滚滾。

当然,他没讲的是:结果可能正好相反,当地人积习难改,鞋子一双也卖不出去,亏了大本。

记得二哥和三哥有一位同学,很有生意的头脑,对化学工业的产品有浓厚的兴趣,经过他自己的一番研钻,制造出洗碗液和抹地清洁剂,这在六十年代,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意。

他把它们用塑胶罐装成一罐罐的,挨家沿户去兜售。

可能因为当时大家习惯用廉价的肥皂〔一种长条形的肥皂,当年很流行的,不但洗碗、抹地用它,有的人还用它来洗澡呢!〕,对他的新产品有所抗拒,而且不愿意付更高的价钱。

结果,他的生意以失败收场。

韩国第一辆汔车在新加坡面市的是〝现代〞〔Hyundai〕出产的〝小马〞〔 Pony〕。当时被消费者批评为〝次等车〞。情形就有如更早前,我们嘲笑〝日本车〞一样。

这只〝小马〞的设计老土,引擎常因过热,导致汽车 ...

2017-5-27 09:49 - 苏杭 - 2147 查看 - 2 评论

2017-4-18   手机传奇

每次到中国旅游,都有新的发现。

这次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几乎人人都有一个正版/名牌手机,而且手机的用途非常广泛。

以前去珠海的拱北口岸,那里的购物商场的入口处大廳,满满的都是一摊摊买卖山寨版手机的摊位,非常热闹〔所谓山寨版就是盜版啦〕。

曾几何时,中国制造的品牌,OPPO、小米、华为等,纷纷堀起,已与三星和苹果这些国际品牌,平起平坐。

山寨版手机在中国,已经走入了历史。

那天,在一间KFC的柜台前排队,打算吃我们最爱的「老北京鸡肉卷」〔此种口味只在中国才有〕,看到顾客用手机点餐和付款,简单快速又方便,没想到中国的零售服务,发展到了这个地步。

更让我吃惊的是,当我们在广州上下九步行街,一间不怎么起眼的猪肠粉粥店,吃它的招牌艇仔粥时,竟然发现,这间小店也接受手机点餐和付款。

是的,手机付款在中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了。

人们出门在外,或乘坐计程车,或上菜馆用餐,或去超市购物 ...

2017-4-18 12:50 - 苏杭 - 2445 查看 - 3 评论

2017-3-16   我家的一对一高一矮的凳子

老丈人是开家私店的。

当年从潮州乡下,带着家眷,乘船来到新加坡找出路,凭的就是他的一身木工手艺。

他的这门木工手艺后来传给了太太的哥哥。

家私店里,最受顾客青睐的是,他们做的菜橱。

不要以为只有老年人会买它,年轻的顾客也不少,他们就喜欢它的原汁原味,古色古香。

我家曾经拥有一个这样的菜橱,后来因为搬家,送给了别人,一直后悔不已。

幸亏,我家还保有一对一高一矮的凳子(高的凳子我们通常当梯子用),已经用了好多年了,还是那么坚固耐用。

这两张凳子都是采用榫卯(凹凸)结构自然衔接的,沒有用到一颗钉子或螺丝!

这种木工手艺,現在去哪找啊?


附图:我家的一对一高一矮的凳子

[ 本帖最后由 苏杭 于 2017-3-16 14:49 编辑 ]

2017-3-16 12:44 - 苏杭 - 1902 查看 - 8 评论

2017-2-20   失而复得一扑满记

我和太太有一个共同的嗜好- 喜欢收藏各地早期的银行扑满。

说话一个失眠的夜晚,我在书房里打开电脑,在EBAY上寻寻觅觅,突然眼睛一亮,在英国的EBAY网址上,看到一个熟习的身影,那是一只金黄色的老鼠,身上还铸有香港恒生银行的齿轮状的银行标志呢*,标价与香港的比较,相差一大截〔即使包括航空邮费〕,大喜。

可惜我的高兴是短暂的。卖家注明不邮寄国外。

但我还是没有放弃,每天都在跟踪,几天过去,见没人下标,我看到机会来了,便写短讯给卖主,问她是否愿意考虑邮寄到新加坡,顺便问如果直购价多少?

没想到很快就收到她的回复,并给我一个直购价〔包括邮费〕。

交易很顺利地在同一天之内完成。

通过PAYPAL付了钱之后的第二天,我就被通知邮件已寄出。

通常从英国到新加坡,空邮邮包只须两个星期就可收到。谁知等了两个星期没有动静,又多一个星期还是一样,只好写短讯通知她。

出乎意料之外,她立刻全额退款给我,称可能 ...

2017-2-20 22:51 - 苏杭 - 1928 查看 - 5 评论

2017-2-2   太太的童年往事

岳父当年离乡别井,带着年轻的妻子与两个年纪还小的孩子(我太太的大姐与大哥),从潮州乘船到新加坡寻找新生活,凭他的木工手艺,终於在这里安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家私店,生活上了轨道,家里也增添了四个本地出生的千金,即我太太的二姐、三姐、四姐和我太太。

既需要做木工,又要招徕生意,岳父、岳母经常在店里忙得不可开交,因此,没有什么时间照顾她们四个姐妹,虽然大姐可以帮忙,有时也不免捉襟见肘。

由於我太太年纪最小,必须有人监督,岳父、岳母想出一个办法,放太太在店里,这样他们就可以一面工作一面看着她。

谁知有几次却出事了。怎么讲呢?让我细说从头。

店前的五脚基靠近沟渠的地方,停放了一辆中国制造的脚车,脚车尾端有一个用偏平的铁条做成的坐垫,既可用来载货,也可以载人(当时这种中国制造的脚车是很流行的)。岳父、岳母就让我太太坐在脚车的这个坐垫上,他们也放心地在店里幹他们的活。

但意外的事却发生了。
...

2017-2-2 10:34 - 苏杭 - 1858 查看 - 2 评论

2017-1-12   『新』的手机(极短篇)

儿子换了一个『新』的手机。

他的『旧』手机给太太用,太太的『旧』手机给我用。

我於是有了一个『旧』『旧』的『新』手机!

2017-1-12 10:52 - 苏杭 - 2438 查看 - 7 评论

2017-1-11   不过十块钱而已

我的手机是用储值卡的。

有一天,有人一直不停地打了好多通电话过来,由於识别来电显示的不是我熟习的号码,我因此不加理会。

隔天,同样的电话号码又打来好几通电话,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加上是本地的号码,我接了他的电话。

电话的另一端,尝试用英语和我交谈,听口音好像是一个孟加拉人,应该是一个外劳吧。

但我听不懂他讲什么,最后,我只好把我的手机给挂断了。

过后,他还不死心,继续打电话过来。

我有点恼怒了,想乘机警告他不要再打电话来骚扰我。

當我接下他的来电,还没来得及开口,对方却先说话了,而且是讲华语的。

他向我解释,他的一个工人(也就是先前打电话给我的那个外劳),在给他的手机添值时,错误上地将十元添值到我的手机号码。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我告诉他,我会去查看我的手机,如果属实,我会去新电信的代理店,为他的外劳的手机添值十元。

他於是给了我他的外劳的手机号码。

查了一下我 ...

2017-1-11 19:01 - 苏杭 - 1717 查看 - 2 评论

2016-12-28   难民

他们不需要我们的帮助

因此不要告诉我

憔悴的脸可能就是你和我

如果遭遇同样的命运

投机份子和乞怜者

游手好闲和懒人

袖子里藏炸弹

杀人凶手和小偷

他们并非

在这里受欢迎

我们应该让他们

回到他们原来的地方

他们不能

分享我们的食物

分享我们的居屋

分享我们的国家

我们应该

筑一道墙阻挡他们

这样说不妥

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

这个地方只属於在这里出生的人

不要愚蠢地以为

世界可以另一种方式看待

作者:布莱恩•比尔斯登

译者附言:

在一个亲戚的「脸书」上,读到这首诗,觉得有趣,将它译为中文,与大家分享。

这首诗可由上往下,或由下往上读,意思截然不同,视你的立场而定。

2016-12-28 13:59 - 苏杭 - 2643 查看 - 3 评论

2016-12-22   听来的故事(极短篇)

一个富家女大学毕业。

父亲为了庆祝女儿"学业有成",买了一辆新的「马赛地」轿车送给她。

女儿一看到车子,哭了。

她说:"老爸!你怎么买了一辆Uncle的车给我?"

[ 本帖最后由 苏杭 于 2016-12-22 11:04 编辑 ]

2016-12-22 11:02 - 苏杭 - 2330 查看 - 2 评论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3-26 22:49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4649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