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与太太到黄埔小贩中心吃晚餐。向一个咖啡摊的大叔买两杯〝钓鱼〞〔中国茶〕。
〝你坐哪里?我送过去。〞
〝不要紧,我自己拿。〞
〝多少钱?〞我问,他交给我两杯〝钓鱼〞。
〝块二。〞
〝块二?〞
〝赚点薄利。〞他见我疑惑的表情,趕忙解释。
〝你不会坐在后面吧?〞〔他的档子后面还有许多其他的摊位〕
〝没有,我就坐在前面这里不远。〞
〝我怕你坐后面,因为我的杯子拿到后面的座位,经常有去无回,赚不夠赔!〞
吃完晚餐,我将两个空杯子拿回去还给他。
〝谢谢你!〞他很高兴,露出灿烂的笑容。
|
2019-9-29 23:11 - 苏杭 - 1132 查看 - 10 评论
|
太太小时候住在马里士他路一带〔靠近马里士他与实龙岗路交界处〕,岳父在这里开了一间家私店。
店的后面有一间华人寺庙设立的学校〔华文小学〕,店对面〔隔着一条马路〕也有一间政府小学〔英文小学〕。
岳母认为,应该给孩子接受双语教育。於是太太和她的兩个姐姐,三姐和四姐〔太太排行第五〕,报读了这两间学校。早上念华校,下午念英校。
姐妹三人每天一大早起身,吃了早餐,换上校服,去华校上课,中午放学回家,吃了午餐,换另一件校服,匆匆忙忙地,又到英校去上课。
每天的功课加倍,太太小小的心灵,怎承受得了这样的负担呢?
华文课她还应付得来,但英文课就有点吃不消,因此压力是有的。有时感觉有点不舒服,便向母亲申诉头痛或发烧,母亲总会摸一摸她的额头说:〝好吧,下午就不去上课。〞太太暗自高兴,可以在家里休息半天!
这样子两头上课的情况,一直延续到太太念小学三年级,四姐念四年级。这时三姐已小学毕业,转去一间 ...
|
2019-8-28 13:41 - 苏杭 - 1136 查看 - 10 评论
|
儿子在「脸书」上转载了一个马友友和梅丽·史翠普〔Meryl Streep〕这两位当代伟大的表演艺术家合作表演的视频 - 由梅丽·史翠普朗诵诗歌:王维的《鹿柴》和玛莎·葛兰姆的《致艾妮丝·狄米尔的一封信》〔Martha Graham’s 《A Letter to Agnes De Mille》〕,马友友大提琴伴奏〔George Crumb的 《Sonata for Solo Cello》〕。
先谈《鹿柴》这首诗: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There seems to be no-one on the empty mountain。
And yet I think I hear a voice,
Where sunlight entering a grove,
Shines back to me from the green moss。
英文翻译采用的是1929年Witter Bynner 和 Kiang Kang-hu 的合译版本。它是唐朝诗人王维创作的。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他以音乐家对声的感悟,画家对光的把握,诗人对语言的提炼,刻画了空谷人语、斜辉返照那一 ...
|
2019-8-21 19:59 - 苏杭 - 2010 查看 - 11 评论
|
有一天,我的办公室突然来了几个不速之客。其中有一个我认得,他是一个最不受欢迎的人物,因为每次他的出现,都不会有好事。他是我们这个公共部门的内部审计长。果然,他是有所为而来的。他告诉我,他已得到我的上司的允准,来取走存放在我这里的一笔钱,以便进行一些调查〔他没告诉我调查什么〕。我在与上司通过电话确定有这回事之后,便从铁柜里把这一笔钱,还有我记录这笔钱的文件,一起交给他。在这笔钱之中,包括一个一瑞士克朗铜币〔约等於新币一毛半〕。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我工作的部门是负责特别项目的,大多数的作业都属於机密性质。我是行政主任。这笔钱一向由我的上司保管。之后,不知出於什么考量,这笔钱转到我这里由我保管。
为什么会有这笔钱呢?由於我工作的部门负责的项目,需要经常出国考察,因此出国的次数频繁,而所涉及的费用,例如机票、住宿,以及每日的生活开销,经常超出所批的预算。这笔预算有很严格的控制,属於另 ...
|
2019-8-11 11:44 - 苏杭 - 1122 查看 - 10 评论
|
我喜欢翻译,也在大学选修了三年的翻译课程。
我在刚入职场的时候,翻译了许多作品,投稿到当时的南洋商报《商余》版,颇有斩获,也赚了好些稿费。
然后,我突然不写了,专心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上,一直到我退休后,才又开始执笔,长期压抑在我心中的写作冲动又再燃起了。
我一共翻译了两本长篇推理小说、一本包括上下两集的离奇小说,和一本西洋幽默语录,这些都发表在本地的一个文学网 -《随笔南洋》,加上其他的翻译作品,以及我以前发表在南洋商报《商余》版的翻译文章,大略估算一下,至少也有上百万字了吧,这个成绩,连我自己也感到意外,觉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说得有道理。
附图:我翻译的四本书
[ 本帖最后由 苏杭 于 2019-7-21 20:55 编辑 ]
|
2019-7-21 20:53 - 苏杭 - 1146 查看 - 7 评论
|
傍晚去家对面的麦当劳吃快餐,有两个安娣引起我的注意。
一个安娣是麦当劳员工,负责柜台的服务。当时,正好有一个年轻的员工在实习,所以动作有点慢,前面开始排起人龙,这个安娣赶忙过去帮忙,很快地她就给所有顾客处理好了订单。然后,又看到她匆忙地从柜台后走出来,原来有一个顾客利用自动点餐机点餐,定单却无法打出来。只见她拿着一串锁匙,打开自动点餐机,取出订单交给顾客,重新整理打印纸卷,关上自动点餐机,一切搞定。
另一个安娣带了两个小孙子来麦当劳,看样子她刚从这里的补习学校接他们回家。她给她的两个孙各买了一个冰淇淋。当她的两个孙在吃冰淇淋时,她从他们的书包里取出他们的IPAD,手指在IPAD上划来划去,看样子她是懂得操作IPAD的。接着她又拿出他们的手机,同样用手指在手机上划来划去。我想她是在检查什么,看她的手法娴熟,平时应该常用IPAD和手机。
一个是工作胜任愉快的安娣,另一个是跟得上科技脚步的安娣,两个好 ...
|
2019-7-15 12:18 - 苏杭 - 1075 查看 - 2 评论
|
我的中文字一向是龙飞凤舞的。这是讲好听的,讲不好听的是鬼画符。现在更是走火入魔,没人能读懂我写的字。幸亐有了电脑,打出来的字又整齐又漂亮。
记得写过一篇作文,老师给我甲下的评分,肯定我的文章,却在文章未说我的字迹辽草。我想老师是忍无可忍写下此评语的吧。
我的字写不好是有〝历史〞原因的:念小学二年级时,级任老师硬要我把左手写字改成右手。或许不习惯用右手写字,写出来的字像蝌蚪,每次被级任老师用红笔打分,不及格。
这个老师有个规定,六十分以下每少一分打手心一下。有一次,我特别用心写,自己也觉得写得不错,但老师却给我打五十分,这次最惨,被打手心十下!我记得清楚,因为忘不了啊。
我在电脑上写字,常出现错的字,还好电脑聪明,列出好多可能的字让我选,因此总能找到我要的字。我的每篇文章都是在这种情况下改改写写完成的。
电脑的出现,真的帮我好大的一个忙,或许也帮了我的读者一个大忙,让他们能看得 ...
|
2019-7-11 11:23 - 苏杭 - 1061 查看 - 5 评论
|
我和太太都喜欢吃Han’s的苹果派〔Apple Pie〕。
由於之前两次到它在诺维娜广场的分店都扑了一个空,卖完了,很失望,所以,那天在牛车水的唐城坊看到它的另一间分店柜子里还有卖苹果派,便打算买两片回家,隔天当午餐吃。
柜子后面有一个六十来岁的安娣过来招呼我。
〝Apple Pie两片,〞我指着柜子里的苹果派说。
她很快递给我一个袋子,我打开一看,里面是两个桃子挞〔Peach Tart〕,便告诉她拿错了,我要的是苹果派。
这回她听清楚了,用一个纸盒子另装了两片苹果派,放进一个袋子里交给我。
〝五块六,〞她说。
〝不是五块吗?〞我问,因为标价每片二块半。
她旁边的一个年轻的店员,听我这么一问,赶忙过来了解一下情况。
〝安娣,你弄错了,这是纽西兰苹果派,你打的价钱是另一种脆頂苹果派〔Crumble Apple Pie〕。〞
安娣一脸尴尬,我微笑以对,表示理解。
只见她在收银机上,滴滴塔塔地打,做一些更正,然后,交 ...
|
2019-7-9 19:56 - 苏杭 - 1139 查看 - 5 评论
|
买了一罐金粉漆,拿来一只大华银行的犀牛纸镇,将它重新上漆,原来剥落得七七八八的颜色,立刻〝焕然一新〞。
由於效果不错,便想把其他的一些纸镇也重新披上〝金装〞,但转念一想,旧物还是保留〝原汁原味〞比较好,这样才有〝岁月沧桑的缺陷美〞。
附图1:〝焕然一新〞的犀牛纸镇
附图2:〝原汁原味〞的犀牛纸镇
[ 本帖最后由 苏杭 于 2019-7-9 14:12 编辑 ]
|
2019-7-9 14:10 - 苏杭 - 968 查看 - 4 评论
|
一个人的际遇,可遇不可期,但又似乎冥冥中注定。
让我想起两件往事。
我们的杂志正在招募新的撰稿员/记者。
这个杂志是我们这个公共部门的喉舌报。
我虽不属编辑部,但主编邀请我担任招考员之一,因为他知道我喜欢写作。
在应征者中,有两位文笔很好,是当然的人选。
最后一位,我们在犹豫中。
〝他的文笔虽然没有其他两位好,但他的平铺直述的特点,或许更适合当采访记者,因为他用的形容词很少,可能更能反映实际的报导。〞
主编同意我的看法,结果他获选了。
这个年轻人在完成两年的服役后,加入本地的一家报馆当记者,一当几十年,到不久前才退休。
现在偶而还可见他写的文稿,功力当然已老练多了。
另一件事:我们的文工团在招募演员。
其中有一个应征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虽然演技尚嫩,但可以感受到,他对表演艺术的热衷,我於是建议录用他,团长也认同我的决定。
他加入文工团后,工作积极,很享受他的 ...
|
2019-6-16 20:32 - 苏杭 - 1149 查看 - 5 评论
|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验,出口得罪人却不自知?
以下是两个实例。
我们的部门,环境清幽,是一个理想的工作地点,但它距离餐厅有点远,所以,我们常为了方便,到附近另一个部门那里的一间小食店,去喝茶、吃早点或午餐。
小食店的老板四十来岁,中等身裁,橘皮脸,头发卷曲,样子有点凶,但对客人,态度客气,和我们有说有笑。
有一天,他一改平时一件T恤一条短裤一双拖鞋的穿着,头发梳得亮亮的,穿一件白色长袖上衣和一条黑长裤,皮鞋也刷得亮亮的。
有一个同事半开玩笑地对他说:〝哇,老板今天穿得这么漂亮,有什么大喜事啊?〞
谁知他脸色大变,说:〝我这样穿很奇怪吗?一定要有什么大喜事才能这样穿吗?〞
在我们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之前,他越讲越生气:〝不要以为只有你们斯文人可以这么穿,不要看不起我们,你们一个月能赚多少钱?你们有谁能买得起马赛地,有能力住洋房吗?〞
由於不想和他一般见识,我们匆匆离开,当然啦, ...
|
2019-6-13 11:02 - 苏杭 - 1155 查看 - 5 评论
|
这次到厦门,在我们下榻的旅馆旁,就是非常热闹的中山步行街。有一个无牌小贩在卖包包。这本没什么稀奇,但让我大掉眼镜的是,顾客竟然可以用手机通过微信付款。手机的用途在中国已达到无远弗及的程度。
还有一件事让我啧啧称奇。我在乘坐高铁从香港往厦门途中,看到有一位中国乘客,对着手机,字正腔圆地开口说话,毫不含糊地就把一段长长的留言发出去,讲话是那么地自然,一点也不输给电视或电台主持人或网红的口才。
后来在厦门的Shopping Malls和快餐店,亲自看到更多这样的例子,让我觉得中国人真的把手机利用到淋漓尽致。
虽然说〝Voice Messaging〞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儿,但就我的经验,每次如果有人叫我在电话中留言,我常挂机,总觉得不好意思,或怕自己讲得不好。
中国人用手机真的很厉害。
|
2019-5-4 22:03 - 苏杭 - 1480 查看 - 7 评论
|
这次我和太太到香港与厦门旅游,所住的旅店第一个英文字母都是M,在香港住的是Minimal Hotel,中文名叫简悦旅店;在厦门住的是Millennium Harbourview Hotel,中文名叫千禧海景旅店。
香港的简悦旅店,正如其名,一切从简,只提供:
〔1〕 一种沐浴露,它既是洗发水、护发素,同时也是净身或洗手用的肥皂液。
〔2〕 一条大浴巾,既可当作冲凉后用来抹身的浴巾,亦可当作早上洗脸时用来抹脸的面巾。
〔3〕 一个电插头,供手机充电〔我们有两个手机,所以需要一个一个来〕、煮水、和吹风筒用。
房间只有10平方英尺,两张睡床,加上我们的两件行李箱,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活动的空间。
厦门的千禧旅店则是另一番情况,房间宽敞无比,设备齐全,应有尽有,价钱却与香港的简悦旅店,不相上下。
我知道香港寸地如金,但这间简悦旅店未免太〝简〞了,叫人怎〝悦〞得起来呢?
附图:简悦旅店房内唯一的一个电插头
|
2019-4-13 19:31 - 苏杭 - 1878 查看 - 13 评论
|
厦门只有一條地铁线,因此,许多地方得靠的士或公交车才能抵达。
厦门人一般喜欢乘搭公交车,因为便宜,在市区内,无论路程多远,一律人民币一元〔折合新加坡币约两毛钱〕!
其实,厦门的的士,对我们而言,也算是便宜的。
我们从高铁厦门站〔我们是从香港乘高铁过来厦门的〕,乘的士到我们下榻的旅店,约二十分钟的车程,车费仅人民币二十元〔约合新加坡币四元〕。
特别要提的一点是,厦门的的士都是根据Meter〔里数〕计算车资的。
在厦门乘地铁的人不算多,可能他们觉得乘搭公交车比较划算,或许还有其他原因,例如地铁没能到他们想去的地方。
我和太太打算从我们下榻的旅店乘搭公交车去南普陀寺。全程只有五个车站,若在平时,只需费时十几分钟。
不巧,这次遇上清明节放三天的小长假,路上车辆严重阻塞,我们乘搭的公交车花了将近一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这一小时的车程真不好受,车内的乘客挤得像沙丁鱼,幸好厦门的年轻人有 ...
|
2019-4-11 13:52 - 苏杭 - 1660 查看 - 4 评论
|
电视台曾有一个节目:《My Grandfather’s Road》(我阿公的路),讲述某一条路以某一个新加坡的先辈命名的故事。我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当然不会有一条路是以我阿公的名字命名的,但还真的有一条路,是以我的笔名(苏杭)命名的,虽然它与我毫不相干,但每次看到它,莫名地,心中就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听我道来。。。
每次来香港,我和太太总会到古董街去〝寻宝〞。
寻什么宝呢?六、七十年代香港银行赠与客户的钱箱是也。
经过多年的收集,我已收藏了不少这类钱箱。
古董街位於荷李活道〔Hollywood Road〕和摩罗上街〔Upper Lascar Row〕一带〔这荷李活道与电影完全搭不上关系〕。
我们先乘搭地铁到上环〔从中环去也可以〕,然后步行穿过几条街道,就可走到古董街。
有一次,在穿行这些街道的当儿,太太好像有什么重大的发现,高兴地对我说:〝你看那个路牌!〞
我隨着太太指示的方向,抬头一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赶忙告诉太 ...
|
2019-3-19 11:39 - 苏杭 - 1802 查看 - 2 评论
|
罗道〔Roald Dahl〕在他的无数经典小说里创造了许多儿童文学中最难忘的角色,但他的创作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在他的这些神奇古怪、精彩绝伦的故事底下,总有一些温馨的话对年轻人或老年人起了激励的作用。
以下摘译罗道的两则哲理语录:
|
2019-3-13 11:09 - 苏杭 - 1369 查看 - 3 评论
|
根据《第一星座网》,当你发现左边的眼眉长出了一根白眉毛,千万不要把它当作眼中刺,因为它的寓意为长寿,富贵吉祥。
此根眉毛可以带来好的运势,你的事业会有一大步的提高,健康的身体也会伴你而来。
故且信之,哈哈! 
|
2019-3-12 18:56 - 苏杭 - 1481 查看 - 3 评论
|
在国民服役基本训练期间,我们的排长因某个事故罚我们全体抄写「我们要绝对服从长官的命令,全心全意地去执行他下达的任务」一百遍,但他也允许我们写一篇文章,表达对国民服役的意见,中英文皆可。我选后者,因此有了以下这篇「蜘蛛的故事」〔伏在睡床上写的〕,语多对国民服役的不满。记得长官还叫我到他的办公室,我以为他会训诫我一番,谁知他倒客气,并语多鼓励,还戏称我「屈原」〔有很多牢骚〕〔我想他应该也是一个华校生〕。过后他将文章还给我,我保留至今。这是我利用软件「Paint」制作的「蜘蛛的故事」:
|
2019-3-7 22:10 - 苏杭 - 1459 查看 - 9 评论
|
想起一件往事。
当时,我们念小学,我三年级,四哥五年级。
我们可谓难兄难弟,我的成绩册满江红,被令留班一年,四哥的华文一科因两学年不及格,也和我一样,留班一年。
父亲於是安排我们转去别校,四哥顺利通过考试,我则被拒绝,只好回原校继续念书。
升上中学后,四哥的成绩,突飞猛进,特别是数学一科,更是拿手,念中一时已经在做中三的习题,他乐此不疲,还买了许多相关的课外书自行研究。
由於他的数学好,其他的理科科目,例如物理和化学,成绩也很好。
中四会考,他考得了甲等文凭。
升上高中,更是如鱼得水。我看过他的第一学期的成绩册,除了华文与英文之外,其他科目,包括物理、化学、高数、初数和力学,每一科都在九十分以上,成绩为全班之冠。
明显的,这些科目已不能满足他求知的需求,他想向工程学科方面发展。
他於是毅然决然地,报读工艺学院的机械工程系。
这是一个大胆的抉择,因为机械工程是一个全新 ...
|
2019-3-1 13:06 - 苏杭 - 1250 查看 - 6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