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以前在公共部门工作,每当有什么重要的集会,负责筹备工作的几乎都是年轻人。
因为,现在的集会,需要高科技的支援,电脑和系统的协调,对受邀嘉宾发表主题演讲,起着关健性的作用,也是会议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发现一个现象,负责最简单、但却得搬重工作的,通常是头发灰白、年级较大的普通职员。
例如,讲台前的花盆摆设,将它们一盆盆搬进来的是他们;还有,讲台上的桌椅〔给贵宾坐的〕,也都是由他们搬上搬下的。
人老了就只能做这些粗活吗?当然不是,但,他们又能做什么呢?
这是十年前我还在公共部门工作时观察到的。
退休后,又十年过去了。
现在的情形怎么样了?
更糟!
只要到小贩中心看看就知道。
60、70岁〔还有更老的呢〕的老年人,处处可见。
他〔她〕们可不是来享受一餐的顾客。
他〔她〕们是清洁公司聘请来收拾顾客吃后留下的残羹和碗碟的。
看他〔她〕们颤颤抖抖地,推着手推车,到每一个座 ...
|
2012-11-14 11:37 - 苏杭 - 2114 查看 - 23 评论
|
昨天去看《Skyfall》,原来是詹士邦五十周年之作。
没想到转眼半世纪过去,创作詹士邦故事系列的伊恩佛萊明早作古,第一任007老牌演员辛康纳利已垂垂老矣,当年的观众如我者也青春不再。
记得第一部007电影《Dr. No》,在丽都戏院上映,立刻造成哄动。
电影捧红了屠夫出身的辛康纳利,和剧中的詹士邦女郎乌苏拉安德丝。
后者身裁姣美,至今无人能出其右,或许黑人明星,也是詹士邦女郎的哈莉贝瑞,可与她媲美。
自此,在电影屏幕上,辛康纳利成了007的化身,他主演的每一部詹士邦的戏,部部破票房記录。
印象深刻的有《From Russia With Love》、《金手指》,和《You Only Live Twice》。
在拍完《Never Say Never again》之后,辛康纳利〝急流勇退〞,不再扮演007。
多年的多方尝试其他角色,使他〝脱胎换骨〞,成为好莱坞一位出色的〝性格演员〞。
取代他的比较出名的有两位。
一个是罗杰摩尔,听说他早年曾在新加坡美国学 ...
|
2012-11-5 06:25 - 苏杭 - 1418 查看 - 4 评论
|
当我还和父母住在一起时,有空我喜欢和家人一起看电视,我们什么戏都看,包括马来电影。
这些电影都是本地电影公司拍摄的,曾经流行一时,很多是旧戏重播的。
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马来鬼故事,即Pontianak与香蕉鬼。
第二类是有关油鬼子的故事。
第三类是马来谐剧,几乎都由一位名叫华希●沙爹的演员主演。
Pontianak一般指女人因怀孕死於非命而变成的丽鬼,这就让人们有很多想像的空间,编造出许许多多关於Pontianak的故事。
通常的题材是讲一个痴心女子被一个负心汉〝始乱终弃〞,结果含恨自杀,变成一只丽鬼,然后回来报复这个负心汉。
我念小学六年级时的英文老师是娘惹出身,常跟我们讲Pontianak的鬼故事,她用英语讲,加上肢体语言,绘声绘影的,常听得我们头皮发毛。
有时讲到紧要关头,她会卖个关子,说下堂课再继续,真吊足了我们的瘾。
下堂课时,她又故意先教课文,急得我们团团转,然后她才施施然地继续讲完 ...
|
2012-10-27 22:27 - 苏杭 - 1809 查看 - 2 评论
|
读林子写猫〔见她写的《怀念猫》,发表於「情感绿洲」版〕,自己一时技痒,也想谈猫。
她说她怀念以前乡下的猫,很会抓老鼠,也是她儿时玩伴,给她带来许多美好的回忆。
但我从小对猫却沒有什么好感,甚至对猫有一种〝恐惧感〞。
我小时候住在店屋楼上,楼下后院夜里常有野猫出现。
不是一只、两只,而是一群。
为了争食,互相攻击,凄惨叫声,烦人入睡。
最受不了的是猫哭声,很像婴孩在哭,半夜里听起来,如同鬼叫,吓得我把头钻进被窝里。
这些野猫繁殖能力很强,时不时看到它们怀孕,不久又有了小猫。
有一次,因为涨水,好多只刚出生的小猫遭水溺毙,一只只横屍在地面上,触目惊心。
记得邻居咖啡店老老板去世,屍体暂时放在店里的一张帆布床上,被一張大被盖住。
有大人就说了,不能让猫跳过屍体,不然屍体会跳起身来。
听得我们小孩毛骨耸立,对猫多了一层神袐感。
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电影了,常去露天电影院看二 ...
|
2012-10-20 09:47 - 苏杭 - 2636 查看 - 13 评论
|
这间眼镜店生意好得不得了。
天天顾客络绎不绝,可能和它的地点有关吧。
好像不対,同一个购物中心,怎么就它一家独秀呢?
我来讲看。
觉得这里的职员亲切,总是堆着笑脸说话。
验眼的仪器设备齐全,眼镜框的选择多。
最重要的是价钱公道。
太太喜欢到这家眼镜店配眼镜。
这次她想换个新的眼镜框。
她一直不很满意上次做的眼镜框。
你知道啦,女人对美从不马虎。
她想换个美点的,还有舒服点的〔反正找个藉口旧换新〕。
她一踏进店里,就有一个女职员过来招呼。
〝安娣,我可以帮你吗?〞
〝我想換眼镜框。〞
女职员有点犹豫,她以为我太太是来做眼镜的。
她带我太太过去问一个头发灰白的中年汉,他应该是这间店的老板。
〝这位安娣想换眼镜框,可以吗?〞
〝可以,当然可以。〞
老板不假思索地说,然后接手这宗生意。
其实,他还在跟一个顾客谈话。
等了一会,他才过来招待我太太。
很 ...
|
2012-10-18 09:25 - 苏杭 - 1476 查看 - 7 评论
|
最近文思不错,几乎每一、两天,就写完一篇文章。
拜网络之便,即写即发表。
好像写专栏一样,很过瘾!
反正,闲来无事。
时间一大把,不挥霍一下,可惜。
看人写专栏,一天一篇,好像开水笼头,即开即有,羡煞我也。
也有样学样,不怕〝東施效顰〞。
没有啦,说爽而已。
我哪有这份能耐写专栏?
不过,真的没有想到,在《隨笔南洋》,一写就五年多。
五年多来,都拉西扯。
什么都写,想到就写。
算算一下,微型小说,不下百篇。
散文/杂文,也有百篇以上。
而最让我自己也感意外的,是我的翻译作品:
我竟译完罗道的《离奇小说》,上下两册,共二十五个故事。
P.D. 詹姆斯的长篇侦探小说《遮住她的脸》,少说有上百万字,也整本译完。
所有这一切,如果没有网络文学,哪能成真?
|
2012-10-17 09:36 - 苏杭 - 3293 查看 - 29 评论
|
家里有两本莫言的书,一本是《檀香刑》,另一本是《四十一炮》。
前一本是我多年前买的,后一本是较近期买的〔我就是这样糊涂,记不起购买的日期〕。
后一本至今没有动过,主要因为年纪大了,看长篇故事,常感〝力不从心〞。
看一小段就〝昏昏欲睡〞,而且看了〝前面〞,忘了〝后面〞。
所以,索性不看〝长篇〞了。
前一本,看了一大半,好像也没看完。
我是在你得奖之前,已买你的书的,虽然一本还没看,另一本还没看完,也算是对你的作品〝独具慧眼〞了。
现在你得奖了,我哪里好意思再让这两本书留在书架子上?
这几天,断断续续地在重看《檀香刑》。
希望这次能看完整本。
最好连《四十一炮》也看完。
但,没有承诺,看心境啦。
看报导有你上电视的访问。
人家问你:〝你幸福吗?〞
你说:〝我现在压力这么大,能幸褔吗?
然后,又加一句:〝说我不幸福又好像有点假。〞
活脱脱一副农民憨厚老实的样子 ...
|
2012-10-16 09:44 - 苏杭 - 1453 查看 - 6 评论
|
在公共部门工作时,曾遇过两个负责采购的后勤司长,他们的作风不同,从旁观察,很有意思。
先说A司长。
有一次,有一宗数百万元的电子仪器交易,当时正处财政年将结束,如果合同签不了,所拨之款,将回归财政,翌年若有需要,得重新争取拨款,意味着一些新的项目,由於缺款,可能需要延后。
有关各部门都很紧張。
需要这批电子仪器的单位,心急如焚,采购主任,积极与广家谈判,希望尽快解决还谈不妥的细节。
A司长适时介入,迅速地与厂家达成各项协议,特别是价格方面,他自认取得很有利的条件。
因此,〝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就等部长的批准。
於是A司长亲自上阵,向部长报告,解译部长可能有的任何疑虑,好容易才通过了部长这一关。
再说B司长。
部门需要一个大型的电脑,价格不匪,少说也要几百万元。
那时,公共部门购买电脑系统,是一件很敏感的事,甚至避免使用电脑这个字眼,改称「商业机器」。
一但需要决定 ...
|
2012-10-15 13:57 - 苏杭 - 1264 查看 - 0 评论
|
搞创意的人喜欢引用这个例子:非洲某一个地方,人们习惯不穿鞋子,有人看准时机,引进大量鞋子,结果大卖,财源滚滾。
当然,他没讲的是:结果可能正好相反,当地人积习难改,鞋子一双也卖不出去,亏了大本。
记得二哥有一位同学,很有生意的头脑,对化学工业的产品有浓厚的兴趣,经过他自己的一番研钻,制造出洗碗液和抹地清洁剂,这在六十年代,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意。
他把它们用塑胶罐装成一罐罐的,挨家沿户去兜售。
可能因为当时大家习惯用廉价的肥皂〔一种长条形的肥皂,当年很流行的,不但洗碗、抹地用它,有的人还用它来洗澡呢!〕,对他的新产品有所抗拒,而且不愿意付更高的价钱。
结果,他的生意以失败收场。
以英文写作称著的吳宝新医生,在七十年代已经为新加坡河勾画出一个远景,认为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充滿活力及时尚的地方,集中酒楼与商店,带动新加坡的夜生活。
他还成立公司,耗巨资,大力推销他的这个构思。
今日 ...
|
2012-10-13 12:18 - 苏杭 - 1331 查看 - 8 评论
|
自从发明了www网络,发稿变得太容易了。
写作的速度永远赶不上发稿的速度。
简直让你有如〝灯蛾扑火〞,〝腊尽成灰泪始干〞,完全一副〝慷慨就义〞,〝死而后已〞的样子。
不要说我夸张!
试想想:写一篇文章,又要构思,又要字字斟酌,绞尽脑汁,好容易完成了。
走到电脑前,〝的的笃笃〞地,三两下子,文章就发出去了。
〝这样就搞定了吗?〞你问。
〝不然怎么样?〞如果电脑会说话。
然后,你〝若有所思〞,〝若有所失〞。。。
不久,你又回到电脑前,用〝中文手写〞,〝悉悉索索〞地,在手写板上写另一篇文章。
〝何必呢,没人赶你写啊?〞好像又是电脑在叮咛。
可是,写作人的通病,就是停不下来。
於是〝恶性循环〞,似乎不把你搞得〝形容枯瘪〞,不罢休!
〝安哥,放轻松!〞
这年头常对着电脑,不觉时常对着它自言自语。
想起以前没有电脑的日子。。。
投稿报章副刊。
写了稿,寄出去报馆,被 ...
|
2012-10-12 13:01 - 苏杭 - 2256 查看 - 17 评论
|
讲游澳门我是带点〝心虚〞的。
怎讲?
因为我和太太〔有时也带我妹妹和太太的姐姐同行〕,总把澳门当作〝过境〞,顺道一游。
来澳门主要是因为澳门的飞机票比较便宜〔现在反倒是香港的飞机票比较便宜〕。
我每年总有一、两次会到澳门、珠海、香港、深圳和广州作自游行,因为去这几个地方,交通非常方便。
一般上,我最多只在澳门住一天,通常选择住在一间叫维多利亚的酒店。
酒店设计古雅,不知是否想追随维多利亚时代风?
不过,这是一间三颗星的酒店,不要有太高的期望。
选它,因它的位置好。
它坐落在澳门关闸附近〔机场有公共巴士到关闸〕。
从旅店出来,只需走一小段路,就可通关过去珠海的拱北口岸。
但切记,不要在周未由珠海进入澳门,那一排长龙,见头不见尾的,很考你的耐心。
酒店马路对面有一个公园,晚上有很多老人在这里下棋、聊天。
公园中间有一个亭子,有时有团体在亭子里演唱广东大戏,吸引不少 ...
|
2012-10-11 10:12 - 苏杭 - 2290 查看 - 10 评论
|
我从中学起就听英文歌曲,安迪●威廉斯是我喜欢的其中一个西洋歌手。
和他同时代的有:美国的「猫王」艾维斯●皮礼士利,与英国的克利夫●里察。
但安迪●威廉斯的歌声与后两者有明显的不同。
艾维斯●皮礼士利〝充满叛逆〞,克利夫●里察〝青春洋溢〞,安迪●威廉斯特别擅长唱抒情歌曲,属於比较〝斯文〞的一类。
他有一首成名曲「月亮河」〔moon River〕,是电影《蒂凡尼的早餐》中的插曲。
我对他印象深刻,全因当年电视台有播放他的娱乐节目《安迪●威廉斯秀》。
我每个星期都追看这个节目。
这是一个综艺性的节目,以歌唱为主,常邀请不同的歌星献唱。
有一个音乐家庭组合 - 奧斯蒙兄弟,是节目的〝常驻〞,由五个兄弟组成,其中年纪最小的唐尼●奥斯蒙,脱颖而出〔后来还有一位更小的弟弟加入〕。
离开《安迪●威廉斯秀》后,他与妹妹玛莉有了自己的〝秀〞 - 《唐尼和玛莉》,红极一时。
经常受邀在《安迪●威廉斯秀》 ...
|
2012-10-9 22:38 - 苏杭 - 1168 查看 - 3 评论
|
书架上有一本由新井一二三写的书,《心井●新井》,那是多年前在游台北书店时买的。
买她的书全受她的名字所吸引,怎么有作家的名字叫新井一二三的?
翻阅介绍文字,原来她是一个能用中文书写的日本作家。
生长於日本东京,毕业自早稻田大学政治系,曾留学中国与加拿大,除了中文外,也能以英文写文章。
在加拿大生活六年后,她到香港发展,任中文《亚洲週刊》特派员。
后辞职为自由写作人,在香港多家中文报刊〔包括明报和星島日报〕,撰写散文与小说。
九七之后,她在前途茫茫之际,遇上了她的〝白马王子〞,结婚,随丈夫回日本,怀孕,生子,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家庭主妇。
这本《心井●新井》是她在1998年应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主编的邀请写的专栏文字结集而成书的。
这里特别介绍她的其中两篇个人认为比较有趣的文章。
◆「英语哀歌」
新井曾经在加拿大住过六年半。当初,因为不懂英语,常常觉得委屈。学会英语,她生活各 ...
|
2012-9-30 04:34 - 苏杭 - 3279 查看 - 1 评论
|
侄女〔八弟的小女儿〕喜欢文学,偶而也看中文书。
问她喜欢看哪一类的中文书?
她没直接回答我,反倒问我:〝知不知道有一个作家叫〝匪我思存〞的?〞
好容易我才弄清楚,是:
匪
我
思
存
这四个字。
多奇怪的作家名字啊!
〝她是中国新崛起的一个作家,〞侄女说,〝我很喜欢她的小说。〞
记下了这个名字。
有一次去深圳,在少年宫的一家大型书店里,刻意去找〝匪我思存〞。
果然在一个显眼处看到〝匪我思存〞。
哇!不得了,整排的书架上,都是她的书。
原来是一个畅销书作家呢!
既来之,则安之,随手抽出一本又一本翻阅。
原来以爱情故事居多。
我恍然大悟。
少女情怀总似诗,对爱情充滿憧憬,侄女正处织梦的年龄。
也难怪,当年我自己不也常看琼瑶的《窗外》和《几度夕阳红》?
侄女现在国外留学,专修文学课程。
她对於编写时尚杂志特有兴趣,曾在某一著名时尚杂志实习,写 ...
|
2012-9-22 11:35 - 苏杭 - 1961 查看 - 12 评论
|
今晚,和太太坐在客厅观看最近在台湾买的一張旧DVD,「民歌嘉年华会 - 永远的未央歌演唱会」〔台湾校园民歌三十年演唱会〕,一坐就是三个多小时。
一个个熟习的名字,一首首熟习的歌,唤回了多少当年听台湾校园民歌的记忆。
1975年,有一个名叫杨弦的年轻音乐人,发表了八首由余光中的诗谱曲的作品,掀开了台湾校园民歌的历史新章。
演唱会也由杨弦掀开序幕。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杨弦演唱的歌曲,歌名叫做《岁月》〔由他写词、作曲〕,〝数着岁月/数着白发/数着青春/年华的流逝。。。〞,歌手手上的吉打依然熟练,岁月却已写在他的脸上。
听,那高亢的歌声,歌手还没完全走到舞台中央,气势已先声夺人,是施孝荣没错,粗犷、黝黑的身裁,雄浑的声线,一个来自屏东的山地人。他演唱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归人沙尘》。
接着引亢高歌的是黄大城,他演唱的歌曲是《今山古道》,歌声嘹亮,看来精神奕奕,谁知这首歌竟是他的〝绝唱〞 ...
|
2012-9-19 00:09 - 苏杭 - 2120 查看 - 32 评论
|
一个周末中午,应大学同学Y君的邀请,到金文泰「金滿地」的Seoul Garden吃自助餐。
应约的还有其他三个老同学,G君、K君和M君。
五人见面,互相问侯一番,就进去Seoul Garden找位子坐。
不一会儿工夫,周围已坐满人,都是年轻人。
我们几个老头,混在其间,很显眼。
他〔她〕们讲话的声音很大,我们的也不小。
老同学难得见面,话多,讲到开心事,开怀大笑。
Seoul Garden的自助餐,任点任吃,吃得好饱。
发觉K君拼命喝汔水,各种汔水都尝一点,Root Beer、Morning Dew、Coke、7-up 。。。,口中一直念念有词:好久没喝汔水了,爽快!
K君娶了一个日本老婆。
当年,他到日本做生意,认识了现在的太太,不到半年就结婚。
现在由於年纪大了,太太对他的饮食管得严,不知有多少年了,没有喝到汔水。
今天太太不在身旁,他难得放纵一下自己。
只见Y君、G君、M君和黄君〔本文作者〕,竟也开始喝起汔水来了。
Root Be ...
|
2012-9-12 22:44 - 苏杭 - 1378 查看 - 4 评论
|
上《随笔南洋网》这么久,常见到论坛首页底下有显示多少人在线上,一直以为只是一个统计数字。
一天,突然〝心血来潮〞,在「在线用户」字面上,点击一下,没想到里面〝另有乾坤〞。
它显示游客在游览那个版块?在看那些文章?但也有个别的几个显示用户的名字。
最近夜里睡觉,常因皮肤痒而惊醒。
由於难以入睡,索性爬起床,到书房打开电脑,上《随笔南洋网》。
发现很多〝夜猫子〞还在网上游览。
很想知道他〔她〕们在游览什么?
便点击「在线用户」,进入看个究竟。
一般而言,上时事版的游客/用户最多,文学版就少很多。
偶而看到有人在看我的文章,心中暗喜。
最近这一段日子,皮肤常长出红疹,斑斑点点的,虽不严重,用药膏涂了,好了又来,真烦!
想想不是办法,於是告诉自己,隔天打电话去NSC,订个看医生的日期。
啊!眼皮开始下垂,睡意又来了。
〝夜猫子〞们,晚安!
噢,不对,早安!
NSC〔N ...
|
2012-9-12 10:34 - 苏杭 - 1246 查看 - 3 评论
|
儿子从小人长得瘦小,不喜欢运动,国民服役时,属於〝软脚兵〞,大部份时间在办公室工作。
有一天,他〝心血来潮〞,告诉他母亲说想学「瑜伽」,他母亲没反对,以为他不过〝五分钟热忱〞,谁知他上了第一堂课,就〝没完没了〞。
儿子就是这个样子,喜欢的东西就〝一头栽进去〞,除了积极练习之外,还买了许多与「瑜伽」有关的书,充实对「瑜伽」的知识,家中的这类书,一本又一本,几乎填满了半个书厨。
由於他对「瑜伽」的练习,〝持之以恒〞,只一年半载的工夫,就有了明显的成绩。
有一次,他的钢琴老师在教琴时,似乎有了新发现,对他说:〝你的胳膊看起来好结实啊!〞
我们也注意到,儿子的味口很好,体重有了增加。
国民服役之后,他到国外留学,虽然学业忙、功课多,他偶而还是会在家中自行练习,一直到他毕业出来工作,才与「瑜伽」渐行渐远。
有一个时期,为了增胖,他改练健身、举重。
但由於他的职业关系,他的病人中, ...
|
2012-9-10 10:03 - 苏杭 - 1515 查看 - 10 评论
|
在香港地铁的一个车厢里。
坐在我身边的一个女孩,正在手机屏上,以繁体字写简讯。
不一会工夫,简讯就发出去了。
我眼角一扫,发觉简讯并不短,至少有四、五行字。
我感到不可思议,那要多少笔画啊!
但对她而言,似乎不费吹灰之力。
香港和台湾一样,采用中文繁体字。
新加坡和中国一样,采用中文简体字。
不过,若以汉语拼音输入,繁、简体字,其实〝无差〞,任君选择。
我由於对汉语拼音,不甚了了,因此,我一向以中文手写输入。
我常自我解嘲:〝也好,至少我不会忘了怎么写中文字!〞
这一想,我释然了,不怕別人讲我〝落伍〞,继续使用我的中文手写。
|
2012-9-3 14:15 - 苏杭 - 1521 查看 - 9 评论
|
父亲在五十年代,花了他一生的积蓄,标得一块地,建了一间由两间单层半独立式合成的大洋楼。
每间各有四个房,他希望我们兄弟八人,将来每人可以住一间房,大家同住在一个屋檐下。
当时的新加坡,屋荒问题严重,能拥有一间自己的屋子,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我们之前住在一间战前的店屋楼上,楼下是父亲做生意的店面。
店屋是租的,由於政府实施屋租控制,几十年来,屋租低廉,每个月不过几十元而已。
由於需要填土,父亲就从舅父家的一座山上取泥土,然后租罗里一车一车载过来,我们兄弟轮流负责,发票给司机,月底结帐。
记得那时好像学校放长假,我们顶着大太阳,汗如浃背,在工地负责发票的工作,每个人都被晒得黑黑的。
其实,主要是大哥、二哥和三哥负责,我们几个小的不过来凑热闹吧了。
他们俨然是父亲的工地管工〔Clerk of Works〕。
经过打樁,建筑架构很快成形,不久,一幢崭新的洋楼,平地而起。
我们迫不及待, ...
|
2012-9-1 20:11 - 苏杭 - 1266 查看 - 4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