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
这次随孩子一起回墨尔本,顺便在那里住了两个星期。
孩子的友人,为尽地主之谊,带我们到郊外喝午茶。
那天早上十时左右,孩子的友人驱车来载我们。
车驶出我们居住的市区,在高速公路上,奔驰了好一段时间,我们就来到丹顶隆山区(MT DANDENONG)。
一路弯弯曲曲,有点像新加坡的“九曲十三弯”(NORTH BOUNA VISTA ROAD),道路两傍,都是枝叶茂密的厥类树,和直直高高的有加利树(EUCALYPTUS)。
终於,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 位於丹顶隆山区的旅游路 (TOURIST ROAD),一个好像英国乡间的小镇。
由於是周末,车多,游人多。
澳洲人喜欢户外活动,每逄周末或假日,都可看到他们,带着一家大小,或郊游,或露营,或到公园散心。
孩子之前,曾到此一游,特别喜欢一间叫做玛普尔的茶室(MISS MARPLE’S TEA ROOM)。
那是一间标准的英国式黑白相间的乡间木屋。
茶室是以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 ...
|
2014-7-23 10:12 - 苏杭 - 4585 查看 - 4 评论
|
第一个给它取名〝豆爽〞的人真是天才;这〝爽〞字取得真好。
那,这〝爽〞字的灵感从何而来?
我尝试回答:源自福建人称〝豆爽〞为〝TOA SUAN〞。
福建话〝TOA〞是〝豆〞,〝SUAN〞是〝钻〞的意思。
为什么叫〝钻〞,我想合理的解释是:煮好的〝豆爽〞,一粒粒的〝豆〞,样子〝晶莹透剔〞,闪闪发亮,好像砧石,因此得名。
那么,为什么不叫〝豆钻〞而叫〝豆爽〞呢?主要因为:若以华语念,没人知道〝豆钻〞是什么东西。
或许因为这个原因,有聪明者将福建话的〝钻〞〔SUAN〕,以谐音字〝爽〞取而代之。
有人说这〝爽〞字是〝羹〞字之误,因为〝豆爽〞很像白果莲子羹之类的甜品,不过,我认为若改成〝豆羹〞,就没有像〝豆爽〞那么吸引人了。
一番〝说文解字〞之后,还是回到主题〝豆爽〞本身。
吃〝豆爽〞不可以没有油条;〝豆爽〞甜,油条咸,两者相配,恰到好处。油条最好是软的,可以吸收较多的〝汤羹〞。
〝豆爽〞最忌 ...
|
2014-7-7 14:13 - 苏杭 - 12181 查看 - 14 评论
|
那天,太太与她的姐姐看完电影回家之后,特别向我推荐她们在VIVO CITY对面的小贩中心吃的烩饭真是〝没得顶〞,讲得〝口沫横飞〞,好像我错过了是我的损失似的。
今天,既然来到这个小贩中心,那有〝入宝山而空手归〞之理?
已是下午五时三十七分,太阳还晒得很呢,我们一行五人〔我和我太太还有太太的三个姐姐〕,看完电影后顺便过来这里吃晚餐。
由於之前来过,太太在前领路,我跟随在后,一直走到接近小贩中心的尾端,靠向巴士总站的一边,在介於一摊卖烧腊与一摊泰式煮炒中间,就是我们的目标,一个不甚起眼的煮炒摊位 - 慧记菜饭煮炒。
说是煮炒摊,其实选择不多,只有烩饭、炒饭、生面、河粉和油菜这几样。
也难怪,因为整个摊位只摊主她一个人打理。
女摊主年约六十几,衣着整洁,予人第一个印象很好。
我们叫了两盘生面和两盘烩饭,还加上一盘清炒蚝油菜心。
太太和她的二姐上次吃过烩饭,这次想试生面。我当然要烩饭啦,这 ...
|
2014-7-3 10:48 - 苏杭 - 9096 查看 - 32 评论
|
那时我们住在一间店屋的楼上〔楼下是父亲做生意的店〕,那时我之上有四个哥哥,我之下有三个弟弟和二个妹妹。
那是个简朴的年代,对生话要求不大,大家很容易滿足。
例如一个星期天,父亲驾他的老爺车,载我们几个较小的兄弟和妹妹到东海岸的KATONG PARK,吹吹海风,荡荡秋千,吃吃冰淇淋,就会高兴一整天。
如果有一天晚上,父亲带我们到大世界游乐场,那更不得了,简直像过年一样。
那年代没有节育的概念,每个家庭都有一大群的孩子。
左邻右舍见到母亲总说,我们家男丁旺盛,很有福气。
感谢父母,让我们十个孩子住得好,又吃得好。
家里的主厨当然是母亲,后来进门的大嫂,加上大妹,还有一个女佣,俨然是一队女伙头军。
母亲的主意最多了,菜式推陈出新,常把我们的胃口照顾得服服贴贴。
但,最让我们念念不忘的,却是母亲的糖水甜品。
每一个时段,都有不同的糖水甜品。
例如黃梨丰收季节,从马来亚笨珍运载出来, ...
|
2014-6-9 14:23 - 苏杭 - 4839 查看 - 13 评论
|
在网上悉知,台北新北市有一条颇具特色的金山老街,那里有一家店卖的鸭肉远近知名。
我们这次三月的台湾行,一行六人〔包括太太的三个姐姐和特地从上海飞过来加入我们的三姐的女儿〕,既然路过,那有错过之理?
那天早上,我们整装〔由於天气冷,我们都穿上厚实的棉衣或夾克〕出发,先坐捷运到淡水站,然后改乘〝台湾好行〞旅遊车〔这旅游车是台湾旅游局赞助的,专载旅客到各景点,收费低廉,但若要省时,可乘客运车〕到金山老街。
我们在一条大路旁的一个停车站下车,按指示牌,越过马路,穿过一段环境清幽的民房小径,阵阵冷风夹着雨丝,扑面而至,不禁打了个寒颤。
正当我们有点怀疑是否走对路时,前面一间庙映入眼帘,这是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错不了的。
果然,在不远处,出现一条人潮拥挤的街道,我们已身在老街的中心。
行行走走,已是中午时分,觉得饥肠膔膔,不约而同曰:先祭五脏庙再说。
这家以金包里鸭肉称著的店,就在庙 ...
|
2014-5-10 10:14 - 苏杭 - 4312 查看 - 5 评论
|
先解释一下,这里的〝大嫂〞,指的是我太太家的大嫂,即我太太的哥哥〔我称他大哥〕的太太是也。
岳丈是个传统的潮州人,他的一男五女的家庭成员,虽然受中、英文教育者各半,都能讲得一口〝字正腔圆〞的潮州话;大嫂也是潮州人,潮州话不逊於大哥与大哥的五个姐妹〔大哥排行老二;我太太最小〕。
大哥是小学教师,大嫂是家庭主妇,平时还得帮忙岳父管理店里的生意,是个〝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传统女性。
自从岳丈过世后,大哥的家〔其实就是岳父的家,但岳父比较习惯住在自己的店里〕,继续作为我们经常聚餐、联络感情的集中地点。
每次都由大嫂掌厨,煮出一道道她拿手的菜肴,让我大饱口福。
大嫂的厨艺好不在话下,最难得的是她那份肯下厨为我们准备餐食的心意。
大嫂的拿手家常菜不一而足,最能挑动我们味蕾的是猪脚冻和蚝煎,这些都是潮式的传统美食,前者现在在外面很难吃得到了。
今天心血来潮,我想特别谈谈大嫂的潮式猪脚 ...
|
2014-5-6 21:04 - 苏杭 - 15020 查看 - 36 评论
|
离开博物馆〔「国立台湾博物馆」〕,我们在路口叫了一辆的士,直奔安平古堡旅游区。
由於近午餐时间,看到一个老者在卖传统的碗果和鱼羹,便不由自主走进他的小店。
整间店只有老者一人打理,所以虽然顾客不多,我们也等了好一会食物才送上,也可说他处理食物的不含糊。
一看碗粿看相就很喜欢,底层是水磨白黏米粉混合雞湯蒸成的,上层用油蔥酥炒乾的菜脯肉燥,加些香菜,淋上特制的蒜蓉醬,滑滑嫩嫩的,非常可口,配上一碗热烫浓稠的鱼羹汤,和QQ的鲜美鱼丸,恰到好处。
我们三人似〝狂风扫落叶〞,很快地就吃个精光,带着一脸的满足离开时,不忘赞他的碗粿、鱼羹好吃,老者面带腼腆,频频微笑点头回礼,台南人的淳朴,感受到了。
〔摘自拙作「我们仨游台南(之二)」
下图是我们光顾的这间小店的 ...
|
2014-1-3 10:00 - 苏杭 - 2808 查看 - 9 评论
|
新加坡的第一间「麦当劳」,座落在乌节路「LIAT TOWER」底层,也就是在丽都戏院的对面。开幕那天,盛况空前,排队买「汉堡」的人龙,不间断。
听说〝独具慧眼〞,首先将「麦当劳」带进新加坡的是一位二十八岁的年轻人,忘了他的名字,只知道他姓关,父亲关世强,一度是新加坡大学的校长。
他在众多竞争者之间〝脱颖而出〞,取得了经营权;他凭着〝年轻〝与〝一股热忱〞,打败了许多〝财雄势大〞的公司,一时传为佳话。
我那时刚认识我的〝前任女友〞〔我现在的太太〕。我们常到丽都戏院看戏,看完戏之后,便走到对面的「麦当劳」吃「汉堡」。
当时最便宜的一种「汉堡」,里面夹住一小块牛肉,加上一片腌黄瓜,每个仅售八角。我一个人可以吃两个,加上一杯汔水,算是很便宜的一餐。
由於受年轻人的欢迎,「麦当劳」的分店越开越多。最让我怀念的有两间,一间在旧「日本花园」里〔在近女皇镇一带〕,另一间在「King Albert Park」的「麦当劳」 ...
|
2013-9-20 11:21 - 苏杭 - 4093 查看 - 4 评论
|
现在的菜头粿与我小时候吃的有很大的不同。不同在哪里呢?最主要的不同在於做法〔或炒法〕。
现在的做法是先把菜头粿剁成碎碎细细的,倒在一个平底圆锅上,加些油、蒜米,打几粒蛋,翻来翻去几回,煎至两面焦黄为止,然后一盘一盘卖给顾客。
吃起来虽然可口,可是总觉得〝不够喉〞〔福建话,不够爽的意思〕,主要因为被剁得太碎,吃不到菜头的味道。
还有一种做法常可见於Food Court,炒成黑黑的一团,看相不好,很难引起食慾,这是等而下之的炒法。
我小时候吃的菜头粿,就不一样了。先将一大块的菜头粿放在平底圆锅里,用锅铲切成许多一小块一小块好像小砖块似的,然后加上一些油、蒜米、酱清与一些黑黑黏黏的甜酱,打一粒蛋,炒一会,就是一盘美味的菜头粿。
怎么个美味法呢?听我道来。
你看,一小块一小块的菜头粿,炒得微焦,蛋黄蛋白依附其上,却完全不沾菜头粿之光,让菜头粿吃起来更香,一口咬下去,咸中带点甜,咀嚼於口中,厚 ...
|
2013-9-16 10:28 - 苏杭 - 6221 查看 - 7 评论
|
如果你人在高雄,想找个有特色的地方吃晚餐,我会毫不犹疑地介绍这家「新台湾原味」。
为什么选这家餐馆?原因是它也是一间人文怀旧馆。
只要你一踏入这家餐馆内,就有一種时光倒置的錯觉。
餐馆楼分两层,楼上供宴席,楼下供一般客人上门点食午、晚餐。
里面的裝潢,充滿浓浓的复古味道,都是一些阿公、阿嬤那个年代才有的东西。
台湾古早的杂货店、药材店和理发店,〝原型呈现〞,老旧的邮筒、时钟、各种儿童玩具、故事书,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还有一架1945年的电影放映机、一辆细货〔杂货〕车,与许许多多的电影海报,广告招牌,等等,让你一次看个夠。
这些摆设品都是公开给顾客参观的,要拍照留念,〝请君自便〞。
餐馆的食物也不赖,我们上次來过,给我们留下很好的印象,这次又来高雄,豈能错过?
上回最让我们念念不忘的有两道菜;一是鱼干炒山苏,汤汁甜,山苏〔一种野菜〕脆,配饭吃,恰到好处。
另一道是猪 ...
|
2013-8-19 10:36 - 苏杭 - 4435 查看 - 9 评论
|
到台中,不能错过「宫原眼科」。「宫原眼科」?有没搞错?它与美食有何瓜葛?让我解释。
原来这「宫原眼科」在日据时代,是一间著名的眼科医院,是日本人占领台湾时期建的,二战结束后,日本人退出台湾,这座建筑物,一度改为「台中市卫生院」,因长久失修,破落不堪,一个台湾商人看准商机,将之改建成集餐饮、台湾糕点、冰淇淋於一处的现代商业场所。
新的建筑物仍保留旧名,同样叫做「宫原眼科」。
我们仨〔这次有儿子同行〕,下了桃园机场,坐短程客运车到高铁站,改乘高铁,不到一小时就到了台中火车站。我们下榻的旅店就在火车站不远处,走路几分钟可到。
台湾的旅店对入住与退房的时间严格实行,我们早上九点多就到台中,距规定三点入住的时间还有好多个小时。到哪里去好呢?知道「宫原眼科」就在附近,我们放好行李箱,立即出发。
问了一个路人,很快地我们就找到「宫原眼科」。还不到十点开门营业的时间,门前已有不少人在等候。看 ...
|
2013-8-9 21:59 - 苏杭 - 4629 查看 - 11 评论
|
我和太太都喜欢吃「勝博殿」的日式炸猪排。偶而,上ION的店吃,有时,出国旅行出发前,在它的机场分店吃。
说〝偶而〞、〝有时〞,因嫌它贵,不舍得吃。
单一盘炸猪排就要$20,不包括茶水,也没有其他配料,还得加上七巴仙的GST,和十巴仙的莫明其妙的服务费。
这次到台湾旅行,在台中吃了一回,在台北又吃了一回,两次都点同样的炸猪排套餐,每份新台币280元,折合新币约12元。
除了炸猪排,还有一碗高丽菜丝,一碟白萝卜条和大粒黑豆,以及一碗味噌汤,再加上一杯芒果布丁或冰淇淋。
一踏进台中和台北的「勝博殿」,立刻让我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这里的服务生都很年轻,衣着整齐,脸上一直挂着笑容,手脚利落。
虽然座无虚席,不需等太久,我们叫的炸猪排就送上来了。
「勝博殿」的炸猪排是选用〝里脊肉〞与〝腰内肉〞部分,裹在面包粉中炸,所以,吃起来特别柔软,味道特别香醇与酥脆。
我们吃着,服务生没闲着。我们喝茶的速度 ...
|
2013-7-29 09:52 - 苏杭 - 4396 查看 - 4 评论
|
儿子的一个病人到台北旅游,回来后拿了一盒微热山丘的凤梨酥送给他,他吃后大呼过癮,这次,他和我们一起到台湾作八日自由行,无论如何,一定要去见识一下它在台北的店。
颱风过后的台北,天气非常炎热,我们从下塌的旅店外,乘搭客运公车,在台北介夀国中站下车,直行不远,在一交通灯路口,走到对面的马路,再行几步,就看到一幢单层的排屋,我们还在张望,一个眼尖女的女招待跑出屋外,招呼我们进来。
走进屋就看到一面墙上写有微热山丘的招牌,入门,里面装璜美观,女招待员笑容可掬地领我们坐在围绕着一张长型的桌子右边最前面的三张椅子,并给我们每人一杯茶及一块包装精美的凤梨酥,我们的对面已坐了三个日本女游客,相信也是慕名而来的,坐在较远的还有三个身穿袈裟的和尚,他〔她〕们和我们一样,面前都有一杯茶和一块凤梨酥。三个和尚吃完后并没有买,但无妨,女招待还是一脸笑容送他们出去,并感谢他们的光临。
凤梨酥是台湾著名的土产 ...
|
2013-7-22 21:30 - 苏杭 - 11900 查看 - 42 评论
|
吳宝春何许人也?他是目前台湾炙手可热的一个面包师父,全因他在2010年在法国举行的一次国际面包大师比赛中,击败各国选手,荣获第一名。
他最近报名台湾国内大学的EMBA硕士班被拒,理由是他只有中学程度,但新加坡的大学却接受他的资格,录取他加入它的EMBA课程,因此在台湾闹得沸沸扬扬。
他在高雄开了一间店,也是他唯一的一间店〔听说不久将在台北开另一间〕,我们三人〔这次有儿子同行〕既然路过高雄,哪有放过之理?
取名吳宝春「麥方」店,根据该店网站的介绍,「麥方」〔这两字是合起来的,台语念成〝胖〞,与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義大利语、日本语,发音相同,都是面包的意思;既保留本土文化特色,又是国际语言,就像他开店的概念,要以国际认可的技术,使用台湾在地的食材,制作美味的面包。
我们搭地铁到三多商圈站,然后改乘的士,只花不到十分钟的车程就扺达座落於四维三路19号的吳宝春「麥方」店。
嵌入玻璃的大木门很 ...
|
2013-7-20 09:32 - 苏杭 - 4608 查看 - 8 评论
|
网友Eri 知道我将去台湾旅游,特别向我介绍:〝苏杭老师,您一家在台北若乘搭新捷运,在剑潭站出地铁往士林方向走约30米,临街有一卖油炸臭豆腐和猪血汤的档口。猪血很新鲜,油炸臭豆腐外焦里嫩微香臭,搭配微酸爽脆的泡菜,真得很赞!比我在淡水等地方吃到的都好吃!〞
谁知,当我看到Eri 的这个好介绍,我人已回到家了,不过还好,或许〝臭味相投〞吧,到台北士林夜市那天,竟〝误打误撞〞,给我们碰上了这一摊油炸臭豆腐,我们三人叫了两盘,味道如Eri 所形容,真的很赞!
我们在台南的花园夜市和高雄的六合夜市,也没放过吃油炸臭豆腐的机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台南花园夜市的一摊名叫延记的油炸臭豆腐,这里共有两、三摊卖油炸臭豆腐的,选它因它最〝臭〞,觉得无论卖相与味道比起士林那摊的油炸臭豆腐,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这是个见啦。
刚好在台逛书店时买了一本焦桐的《台湾舌头》〞,其中有一篇「臭豆腐」,他这样写道,我摘录如下 ...
|
2013-7-18 15:04 - 苏杭 - 4465 查看 - 3 评论
|
我和太太都喜欢吃炸鸡,但不常吃,因为怕胆固醇。
但一旦出国,我们总会找个藉口,〝宠宠自己〞。
例如我们到马六甲,一定会去「独立广场购物中心」的A&W快餐店吃一餐炸鸡。
A&W快餐店曾在70年代在新加坡出现,最让人难忘的是它那间设在杜安尼路〔旧新加坡大学校址对面〕的分店。
每到夜晚,附近住宅区的居民,加上住在宿舍的大学生,倾巢而出,座无虚席。
大家一边吃炸鸡、喝杯A&W的〝Root Beer Float〞〔加冰淇淋的冷饮〕,一边聊天畅谈,享受於其间。
后来因为道路扩建的理由关闭,让我们一时若所失,少了一个宵夜的好去处。
所以,到马六甲光顾A&W快餐店有两重意义,一是怀旧,二是想找回过去的味道。
马六甲的A&W炸鸡,都是现炸现卖的,那炸成金黄色的炸鸡,看得我们食指大动,咬一口,皮脆、肉嫩,加上刚出炉,热呼呼地,真享受啊!
同样的,在吉隆坡AMCORP MALL〔这里的周末市场是很出名的〕附近,就有一间很大的A&W快餐 ...
|
2013-7-3 13:18 - 苏杭 - 6487 查看 - 12 评论
|
以前常去曼谷,几乎每年都会去至少一次,近一些年来就比较少去,这一次去曼谷己是三年之后的事了。
首先是泰国换了新政府,师哥阿比昔下台,换了个美女英叻上台执政。
机场依旧华美堂皇,我们的飞机抵达机场时是当地时间早上十点,这是刻意安排早到的,因为这天是星期天,我们要赶去翟谷翟周未市场。
三年没见,翟谷翟依然故我,没有什么变化,人潮还是一样拥挤。由於炎阳高照,奇热难挡,只走几个分区,已足够让我们汗流浃背,频呼受不了。
看到了三年前让我们〝惊艳〞的那挡椰子冰淇淋,便迫不及待地每人各叫了一粒来吃,顺便拿了一杯免费的椰子水。
哗!那冰淇淋入口冰冷清甜,椰香味浓,椰子肉薄,酥软爽口,配上一口口的清凉椰子水,真是大热天的甘露。
如果我说我们是冲着它而来翟谷翟的,你一定以为我讲得有点夸张,但实际情况正是如此,不信下回你亲自到访一试,包你对它赞不绝口。
[ 本帖最后由 苏杭 于 2022-6-25 22:19 编 ...
|
2013-6-15 19:27 - 苏杭 - 3485 查看 - 9 评论
|
小时候,父亲有空的时候,会用他的那辆〝老爺车〞,载我们几个兄弟,到巴诗班让的虎豹别墅参观。
最怕那里的九曲十三弯了,坐在车里又闷热,常会有要呕吐的感觉,一直到了目的地,下了车,一阵风吹过来,才算回过神来,很快地,因为有得看,有得玩,有零食吃,完全恢复了正常。
参观完毕,已是傍晚时分,於回家途中,父亲总会顺道转去巴诗班让的海边。
到海边去做什么呢?这是母亲的主意,因为这个时候,时常有马来渔夫,把刚捕抓到的魚,拿来售卖。
这些魚还蹦蹦跳跳的呢。
已有不少人在围观。
母亲的马来话了得,快手快脚,买了几条长长的西刀魚〔也可能是蕃薯鱼,记不得了〕,放在母亲早已准备好的水捅里。
据母亲说,这些西刀魚,不但新鲜,价钱比巴剎里买的还便宜。
买西刀鱼做什么呢?做魚丸是也。
由於回到家,相当晚了,就让鱼在水桶里游一个晚上。
第二天一早,母亲就亲自将鱼一只只去骨,去内脏,然后,用一根铁汤 ...
|
2013-5-18 12:34 - 苏杭 - 9687 查看 - 9 评论
|
我小时候住的地方是一排店屋,前面有一个很大的空地,早上,它是一个菜市场,午后,常有一些流动小贩过来叫卖,有卖马来沙爹的,有卖鹵味猪杂的,有卖菜头果的,也有卖〝咯咯面〞〔鱼丸面〕〔因小贩敲打竹片招徕顾客而得名〕的。。。,不一而足。所以,我小时候有口福,因此,长得有点胖,人称〝小胖〞的就是我也。
我特别想一提其中的一档卖煎豆干的,因为,每次开挡做生意,档前总是顾客一个接着一个的,生意好得很,其中有一个常客,就是〝小胖〞我啦。它有什么卖点?为什么大家都冲着它而来?当然有它的道理,道理很简单:好吃!到底怎么个好吃法?让我慢慢道来。
首先,这些豆干〔生豆干〕,白白的、四四方方的,一块叠着一块,有如叠砖头一样,由一条湿湿的、薄薄的白布盖住,要用到时,才一块一块拿出来,这样,不但卫生,也能保持豆干的湿度〔或新鲜度〕。
档主是用一个扁平的大镬来煎豆干的〔有点像印度人用来煎ROTI PRATA的镬一样,差别 ...
|
2013-5-12 10:43 - 苏杭 - 5967 查看 - 7 评论
|
〝嘟嘟,嘟嘟。。。〞一阵喇叭的声音,在寂静的午后响起。
我们小朋友们都兴奋了起来,知道卖罗惹的小贩来了。
他是一个中年汉子,骑着一辆改装的脚车,脚车后有一个特制的木箱,用一张尼龙布盖住,当他骑着脚车时,以免灰尘吹进来。
当他把脚车停下,打开尼龙布,就可以开始做生意了。
这特制的木箱,里面罗惹的材料一应俱全,有黄梨、黄瓜、沙葛,豆卜和豆芽,花生碎,亚参水,辣椒酱,虾膏,还有一枝羌花。
当然不可少的是一个陶土大口碗,以及一支扁平的木匙,用来〝炒〞罗惹的。
赶忙向母亲要了钱,从楼上沿梯级飞奔下去,来到小贩叔叔的脚车停放处,只见已有其他小朋友在排队等候了。
好容易才轮到我。
小贩叔叔双手利落,用木匙往盛虾膏容器里一插,手一抖,顺势将虾膏抖入大口碗中,接着抓一把花生碎,洒入大口碗中,然后加入亚叁水,再用木匙将它们搅和。
这是第一步的准备工夫。〔咦!为何没加辣椒酱?因为我不喜欢加 ...
|
2013-4-24 14:36 - 苏杭 - 7723 查看 - 11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