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 2023-9-26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搜索文集




在线用户: 1

0 位会员, 1 位游客

2018-1-27   怀念美食052 - 瓦罐煨汤

都说过了,牛车水熟食中心的美食特别多。

今天要介绍这一档叫「瓦罐煨汤」。

用一些中药材与一些食材配合,加水,置於一个大甕内,长时间焖煨出一盅盅的汤品。

这些汤品,不一而足,总有一样,适合你的口味。

可以选择苦瓜或黑豆排骨汤。

另外,莲藕或鸡脚排骨汤也不赖。

当然也有其他的,例如药材黑鸡汤。

由於在大甕内长时间焖煨,每蛊煨汤都特别入味。

只在点了煨汤之后,档主才会用一根长铁钩,从大甕内钩出瓦罐煨汤,因此,每一盅瓦罐煨汤上桌,都是热烫烫的,每一口都吃得很暖心。

你是不是也心动了?那就别犹豫,行动吧!

这一档不难找,它就在我上次介绍的那档「海鲜鱼头」的隔壁。

附图1:「瓦罐煨汤」档口

附图2:我昨天傍晚点的苦瓜排骨汤


[ 本帖最后由 苏杭 于 2023-9-11 09:25 编辑 ]

2018-1-27 09:56 - 苏杭 - 5606 查看 - 6 评论

2018-1-17   怀念美食049 - 「十号胡同」

不是中国的一个胡同〔中国北方特有称呼,指狭窄的街道〕的名称,也和所谓的胡同风马牛不相及。

它是一个食阁的名称,位於吉隆坡的「乐天广场」。

「乐天广场」英文叫「LOT 10」,取名该和这10字有关吧?

为隆重其事,「十号胡同」开幕时还请了美食家蔡澜为特别嘉宾呢,但他题字的「十号胡同」,写得真的不怎样。

蔡澜在记者会上宣称,马来西亚的美食比新加坡好,引起了不少的争论。

结果,「十号胡同」成了这场论争的受益者,一夜之间,家喻户晓。

我和太太常去吉隆坡,也慕名前往拜访,亲身品尝「十号胡同」标榜的一些马来西亚美食。

「乐天广场」的大租户是伊势丹(ISETAN)。坐扶梯到底层,走出伊势丹,迎面就是「十号胡同」。

食阁装潢美,共有二十几个摊位,宣称全是马来西亚美食一时之选。

我们曾光顾一摊自称巴生著名的老字号肉骨茶。

我和太太平时就喜欢吃肉骨茶,既然遇上了,哪有放过之理?

我们各叫了一碗排骨 ...

2018-1-17 11:19 - 苏杭 - 2766 查看 - 5 评论

2018-1-13   怀念美食048 - 豆豉苦瓜魚头

牛车水熟食中心的美食多。

今天傍晚我与太太又到这里解决晚餐。

我们叫了一盘豆豉苦瓜魚头和一盘炒香港小芥蓝〔见附图〕。

很多人都是冲着豆豉苦瓜魚头这一道菜而来的。

鱼头与苦瓜经过豆豉浓汁的烧炒,十分入味,每一口都是享受,特别是黏在鱼骨上的胶原貭,更是我们的最爱。

香港小芥蓝也不赖,调味佳,清脆可口。

你们是不是也心动了?

这个摊位很容易找,从CK百货旁的Escalator上去,进入熟食中心,在老火汤摊位的后面就是了。

摊主是一个中国人,整个摊位就他一个人。

摊位没名,简单地叫做「海鲜鱼头」。

[ 本帖最后由 苏杭 于 2023-8-8 09:14 编辑 ]

2018-1-13 11:19 - 苏杭 - 3552 查看 - 8 评论

2017-9-17   怀念美食047 - 游日本 寻美食

这次的九天日本游,除了我与太太之外,还带了我妹妹和太太的两个姐姐同行。全程函盖东京、大坂、京都、奈良、金沢〔金泽〕、长野等地方。

对我与太太而言,有些地方是重游,有些则是新加的游点。

大家都玩得尽兴,吃得高兴。

说到吃,以下这四道美食是最让我们念念不忘的:

轻井沢的火车便当

轻井沢是以风景优美称著的度假地。

在轻井沢的火车站内,有一家卖火车便当的小店,它的火车便当来头可真不小哦〔由群马县横川的荻野公司於1958年推岀〕,据说年年排名全国火车便当前五名,五十多年来历久不衰。

既来之,哪有放过之理?

我们遊完了轻井沢,便各自买了一个火车便当,带回旅店当晚餐〔每个火车便当一千日元,约合新币$12.50〕。

吃后大家对它赞不绝口,都说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火车便当!

这个便当与众不同,装在一个陶瓷做的瓦煲内,有保温作用。

打开煲盖,白饭上面满满的都是食材,仔细算一算,计有鹌鹑蛋、 ...

2017-9-17 09:46 - 苏杭 - 2776 查看 - 20 评论

2017-6-26   怀念美食046 - 糙米魚片粥

介绍邱德拔医院食阁的这一道「糙米魚片粥」〔见附图〕。

我和太太几个月前曾在这里吃过一次,很满意,这次我们专程再来光顾。

用糙米煮成的粥,黏而不腻,生鱼片软,入口即化,鱼肉鲜,糙米香。

建议多叫一盘锅贴,配合粥一道吃,更为理想。

锅贴的皮脆,猪肉韭菜馅入味,包你吃得又饱又开心。

对了,这食档只有中文名,叫「真能煮」,相信灵感来自「甄能煮」〔〝Yan Can Cook〞〕吧。

[ 本帖最后由 苏杭 于 2023-7-23 09:32 编辑 ]

2017-6-26 10:52 - 苏杭 - 3372 查看 - 16 评论

2017-6-3   怀念美食045 - 雪糕〔冰淇淋〕忆旧

铃、铃、铃,五脚基响起了一连串的清脆铃声。

许多住在这一排店屋楼上的小朋友,都不约而同地朝着铃声的来处集中。

大家都知道这是卖雪糕的小贩在招俫生意。

这个卖雪糕的小贩,年纪比我们这些小朋友,大不了多少。

他应该是很早就辍学,出来做点小生意,帮忙补贴家用的吧。

他手上提着一个保温罐子,里面是各种口味的冰棒雪糕。

小朋友们将他团团围起,爭先恐后地以五分钱买一支冰棒雪糕,然后在五脚基,一面聊天,一面吃着冰棒雪糕,快乐似神仙!

。。。。。。

七月的盂兰节〔也是我们俗称的〝鬼节〞〕。

戏台上正在上演由一个福建剧团演出的福建大戏。

但我们小朋友比较有兴趣的是,在戏台下售卖各种食物的流动摊档。

其中有一个中年汉在售卖他自制的雪糕。

他的脚车后面的架子上,有一个很大的圆桶,桶内装的是雪糕,他伸手入桶内,用舀子舀出雪糕,夹在一片面包内,每个卖一毛钱。

这就是我们小朋友最爱吃的面 ...

2017-6-3 10:05 - 苏杭 - 5010 查看 - 24 评论

2017-5-23   怀念美食044 - 虱目鱼羮

自从在台南吃过那里的虱目鱼羮,对台南这别具风味的小吃,一直念念不忘。

所以,当我与太太在台北的一个夜市,发现有一间专卖台南虱目鱼羮〔当然还有台南的碗果,由於这不是主题,且略过之〕的店,便情不自禁走进去。我们各自吃了两碗,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翌年,当我们又去光顾这间店的虱目鱼羮,谁知该店已改换成卖煮炒,你可以想像,我们的失望之情,溢於言表。

但,皇天不负苦心人,我们这次在台北,又找到了这间专卖台南虱目鱼羮的店。当我们看到它的招牌,那种久别重逢之兴奋,套用一句老话:非笔墨所能形容。

我和太太一连去了两次,每次都各自吃两碗,吃后频呼过瘾。

那么,到底这虱目鱼羮怎么个好吃法,让我们为之神魂顛倒?

它的虱目鱼丸〔呈细长状〕非常新鲜,完全没有魚腥味,QQ地,很有咬劲,魚羹汤配上黑醋、香菜和姜丝,热热烫烫地、微酸中带点甜,非常适合我们的口味。

写到这里,心急的朋友会问:这间店叫什么名?店 ...

2017-5-23 20:58 - 苏杭 - 3058 查看 - 5 评论

2017-4-7   怀念美食043 - 只为了那田鸡砂煲饭

这次去香港,也顺便到广州玩两天。

在香港的第三天,我和太太先从香港乘地铁到罗湖,进入深圳,转搭深广火车到广州,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就迫不及待地,再乘广珠轻铁到珠海的拱北口岸。

去珠海的拱北口岸干嘛?

说来你可能不相信,但真真确确,我们这样兜了一大圈,长途跋涉,主要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吃那里的购物市场里的一家叫「煲煲靓」的田鸡砂煲饭!

算算我们已经有两年多没去珠海的拱北口岸了吧。

以前常从拱北口岸进入澳门,或从澳门进入拱北口岸,每次来都不会错过「煲煲靓」的田鸡砂煲饭。

其实我们对「煲煲靓」是否还在经营,不敢抱以厚望,因为每次来中国都有不同的变化,例如以前深圳有一家我们经常光顾的「荔湾」〔它的田鸡粥也是我们的最爱〕,它的店面已被一家珠宝行取代而不知所踪了。

所以,当我们看到「煲煲靓」的招牌,好像久别逢老友一样,兴奋得几乎跳了起来。

这家「煲煲靓」的田鸡砂煲饭到底怎么个好 ...

2017-4-7 10:45 - 苏杭 - 2966 查看 - 7 评论

2016-12-1   怀念美食042 - 「珍露」情结(FB版)

喜欢吃「珍露」(CHENDOL),完全是一种怀旧的情结。

念中学时,常和同学一放学,就匆忙赶搭绿色巴士,到竹脚的丽士戏院,看一点三十分的电影。

看完电影,总会到戏院旁的一条小巷吃印度「罗惹」,而不可免的,一定会走到靠近马路的那一档卖「珍露」的摊位,叫一杯每杯一毛钱的「珍露」。

摊主中年人,中等身裁,穿着整洁,不像小贩,倒像个「财副」。

他用的是大口玻璃杯子,所以里面的「珍露」一目了然。

如果没记错的话,最底层是棕色的椰糖,椰糖上面是红豆,红豆上面是绿色的粉条(用班兰叶与绿豆粉制成的),粉条上面是乳白色的椰汁,椰汁上面是刨冰,单看这些五彩缤纷的颜色,就够吊足你的胃口。

用长的铁匙,大力地往杯子里面搅,让刨冰融化,就可以大口大口地喝。

想吃红豆和粉条,就用铁匙往杯底层搅上来,口一吸,刨冰、椰汁、椰糖、红豆、粉条全吸入口中。

一时,口中香香甜甜地,冰冰冷冷地,在大热天里,这一口口的 ...

2016-12-1 10:49 - 苏杭 - 3360 查看 - 5 评论

2016-10-14   怀念美食041 - 豆腐包

去年游京都清水寺,在一条街巷有一间卖豆腐包的小食店。

小食店是由一个老婆婆一人打理的。

她在这一带应该颇有知名度吧,已有不少游客在排队,其中一个就是我啦。

接过盘子,除了两个豆腐包之外,还有两杯绿茶。

由於刚蒸好,包子还烫手呢,吹吹气,咬一口,热热烫烫的,酥酥软软的,豆腐香四溢。

虽然有点偏甜,但不碍事,喝口茶,恰恰好。

吃完后,在归还盘子与杯子时,豎起大姆指,赞豆腐包好吃,老婆婆笑得合不拢口,连续向我说了两次,Thank you!Thank you!

[ 本帖最后由 苏杭 于 2023-5-28 09:05 编辑 ]

2016-10-14 22:56 - 苏杭 - 3387 查看 - 3 评论

2016-8-18   怀念美食040 - 怀念A&W快餐店

A&W〔亚伦与怀特Allen & Wright〕快餐店是新加坡从外国引进来的第一家快餐店。

A&W快餐店是美国最老的一家特许经营联锁快餐店。

1962年,一对美国夫妻,阿尔与洁丽•利波夫〔Al & Geri Lieboff〕,到东南亚旅游,看到了商机,向A&W取得特许经营权,先在1965年在吉隆坡设立第一间分店,然后在1966年在新加坡设立另一间分店。

新加坡的这一间A&W分店座落在杜尼安路(Dunearn Road),即旧新加坡大学校址的对面,餐厅的屋顶形状就像一个米南加保长屋(Minangkabau Long House)的造型。

当时我在这间大学念书,住家也在大学的附近。

每到夜晚,附近住宅区的居民,加上住在宿舍的大学生,倾巢而出,座无虚席。

大家一边吃汉堡、热狗,或冰淇淋松饼,加上一包卷曲炸薯条(Curly Fries),喝一杯A&W Root Beer Float〔加冰淇淋的冷饮〕,一边聊天畅谈,享受於其间。

1970年,因为道路扩建的理由,迁移至武吉知马路,靠近牛顿一带,继续 ...

2016-8-18 14:29 - 苏杭 - 6430 查看 - 18 评论

2016-1-21   怀念美食039 - 朋友,你们平时都爱吃什么呢?

大家来谈谈,你们平时都爱吃什么呢?在哪里吃?

介绍一下,让大家也可以享受你们爱吃的美食。

我先来。

有时周末或公共假日,我会驾我的红牌车和太太到东部去吃我爱吃的美食。

我们会去芽笼二十九巷去吃那里的炒福建虾面。

用木炭来炒,火候足,炒出的面黏稠,说明吸收的汤汁夠,每一口都那么的入味,难怪吸引许多老饕前来光顾。

我曾见过人力部长林瑞生亲自驾车来打包。

我们叫的是最小份的,每盘五元,面的份量不多,加上两、三只剥了壳的虾。

我们故意不吃得太饱,因为我们还想吃它隔壁摊的猪肉沙爹。

这个沙爹摊的沙爹曾经被的士师傅选为第一名的沙爹。

如果我们不想吃炒福建虾面,我们会去吃加东购物中心那里的鸡饭。

这个鸡饭摊在这个食阁里一枝独秀,常可见摊前长长的人龙。

我们通常各叫一份白斩鸡〔胸肉〕饭,每份四块八,包括一盘鸡肉、一盘鸡饭、一碗高丽菜鸡骨汤,和一盘醋渍黄瓜黄梨〔后者可自助添加〕。 ...

2016-1-21 20:21 - 苏杭 - 3034 查看 - 5 评论

2015-11-21   怀念美食038 - 爱上日本荞麦冷面

这次我们〔我和我太太〕到日本游玩,七天里共吃了四次荞麦冷面,算是破了一次记录。

主要的原因却是飞机延误造成的。怎么说呢?

这是我们第一次乘坐「酷航」,一切都那么顺利,飞机准时起飞,内部宽敞,空姐笑容可掬,第一印象很好。

谁知飞机飞了约一小时,机师就通过扩音机说,飞机出了故障,为了安全起见,必须折回新加坡。

这一延误就是九个小时,等飞机再度起飞,到东京时已是晚上八点多,最后一趟到京都的新干线火车已经出发了,只好在东京住宿一晚。

或许因为受这一段长时间的飞机延误的干扰,搞得胃口不好,连我们最喜欢的日式炸猪排,也食不知味。

那吃什么好呢?

想起以前常在「City Square Mall」吃荞麦冷面,但自从这间店搬走后,我们已经很久没吃了。对了,何不吃荞麦冷面呢?

心动不如行动,我们在大阪两天,在我们入宿的酒店附近的购物中心,同一家食店,一共吃了两回荞麦冷面套餐。

最后一天准备回新加坡之前, ...

2015-11-21 22:02 - 苏杭 - 5229 查看 - 12 评论

2015-7-27   怀念美食036 - 想起那美味的印度小吃 -〝布都马央〞

想想那已是超过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了,但记忆却还是那么地清晰。

是什么事那么〝刻骨铭心〞、让我这样难於忘怀呢?

讲起来不怕人家笑话,能令当年那个馋嘴的小胖子念念不忘的,除了吃的还有什么呢?

这回让我想起的是一种印度小吃 – 〝布都马央〞〔Putu Mayam〕。

那时,我们住在最角头的一间店屋楼上,旁边是一条还未开发的路,地面凹凸不平,杂草丛生,平时很少人在这里走动。

就在这条路不远处,有一间简陋的印度庙,由於地方偏僻,平日前来膜拜的人不多,香火不盛。

或许为了补贴收入,庙祝便把庙前面的一小房间租给一个中年的印度人。

每天一到傍晚,这个中年印度人便在房间外面的一个小空地上,开始制作他的〝布都马央〞。

有时,附近的一些小孩会在一旁蹲著观看他制作的过程,其中有一个常客就是馋嘴的小胖我啦。

他在空地上建了一个简陋的灶,灶上安置了一个蒸笼,蒸笼里有一个半圆形的竹箩,竹箩上放了一块湿的白布,白 ...

2015-7-27 12:51 - 苏杭 - 7139 查看 - 15 评论

2015-6-3   怀念美食035 - 邂逅台北街巷美食

自由行的好处之一是,可以隨心所欲到处闲逛。

有时,根据网上的介绍,找到了欲寻找的美食,一试之下,果然名不虚传,吃得痛快!

有时,在街头巷尾的某一个角落,与一些美味小吃不期然地邂逅了,品尝之后,频呼过瘾,高兴一整天!

这次在台北的四天,就有几次上述这样的经验。

就如那天傍晚,我和太太乘地铁来到大桥头站。

早在网上悉知,附近有个大桥头夜市〔也称延三夜市〕。

来到一个大排档,只见不少人在排队,而店里也几乎坐滿了人。

抬头一看,档名叫「新竹旗鱼米粉」,正是网上推荐的其中一个大排档。

既然经过,哪有放过之理?

我和太太各叫了一碗旗鱼米粉汤,和两盘小菜,一盘炸花枝与一盘炸红烧肉。

新竹米粉滑,旗鱼丸鲜,汤甜,由於店挤、天气热,吃得我们滿头大汗。

但,最叫人惊艳的却是那盘炸红烧肉。

与我们熟知的叉烧类似却又有不同,不同点在於它的猪肉〔三层肉与瘦肉〕是用红糟醃制的,然后在现场油 ...

2015-6-3 10:20 - 苏杭 - 11140 查看 - 40 评论

2015-5-29   怀念美食033 - 槟城到处都是美食〔续篇〕

在这续篇里,我想介绍两个好去处:一处是号称槟城最长的咖啡馆 - 唐人厝〔CHINA HOUSE〕;另一处是位於沓田仔街〔CARNAVON STREET〕的槟城椰脚粿条汤档。

先谈后者。

之所以称槟城椰脚粿条汤,乃因此档是在槟城椰脚街〔PITT STREET〕起家的。

现在迁至沓田仔街新址继续营业,有自己独立的店面。

与一般的咖啡店无异却不吵杂,面店相当宽敞而空气流通,第一个印象就很好。

至於一个粿条汤档有什么好介绍的呢?当然是因为这一档有其独特之处啦;独特之处在於:它的鱼丸是用鳗鱼以手工做成的鳗鱼丸。

与其他用西刀鱼或蕃薯魚做的鱼丸比较,鳗鱼丸最大的不同点是它比较酥软,可也不是软绵绵的那一种,虽不Q却还是有点扎实,但,最让人惊喜的是,它完全没有腥味。

由於每碗粿条汤只有三几粒鱼丸,所以许多顾客都会多叫一碗鳗鱼丸汤。

发现一个独特的现象:当地的顾客都喜欢在吃粿条汤时,喝一杯该店特制的各种果汁冷饮。

我们也〝入 ...

2015-5-29 21:25 - 苏杭 - 6819 查看 - 9 评论

2015-4-2   怀念美食034 - 在香港寻美食

今年(2015)三月初,我和太太又去了一趟香港。

这趟去香港,主要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去品尝添好运的点心,另一个是去寻找镛记的烧鹅。

先说镛记的烧鹅。

知道镛记,因蔡澜的介绍,据说镛记的烧鹅,是金庸的最爱。

大约两年前吧,我们在中环的镛记酒楼,吃过一次它的招牌烧鹅,果然名不虚传,一直难忘。

后来在报上悉闻,镛记的两兄弟因爭权失和,闹上法庭。

现在的镛记酒楼,由甘家老二独营,老大退出。

最近,老大的两个孩子,另起炉灶,各设一家店,一曰甘饭馆,一曰甘牌烧鹅。

这次我们要去光顾的是位於湾仔的甘牌烧鹅。

不是我们要靠哪边站,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能理得清?

这完全是基於〝经济考量〞。

上次上镛记酒楼,因仅此一家,别无选择;酒楼位於高档店云集的中环,一餐的价钱不便宜。

甘牌烧鹅是一间小型的小吃店,座位不多,午餐时间,一席难求。

幸运我们早到,但也得与其他人共座。

我们 ...

2015-4-2 10:16 - 苏杭 - 5862 查看 - 16 评论

2015-2-28   怀念美食032 - 槟城到处都是美食

槟城到处都是美食,这话讲得并不夸张。

你看,我们住宿的旅店〔HOTEL CONTINENTAL〕附近,在步行的距离之内,就可以寻找到槟城的各种美食。

我们的旅店刚好在乔治城最长、最繁忙的一条道路之上 - 梹城路〔JALAN PENANG〕的起点〔门牌5号〕。

从我们的住房如果往窗外看,可以看到槟城著名的〝藍屋〞〔张弼土故居〕。

由这里步行可到市中心,市中心有许多商店,多数是华人商店,有点像七十年代新加坡的坡底一带。

沿途有两间咖啡店,还有好多条巷,其中有一些巷,一到傍晚时间,都成了食街。

这两间咖啡店都有一档槟城炒粿条,水准不相上下,但我们比较喜欢前面那间咖啡店的炒粿条。

这档炒粿条的档主是一个稍胖的中年人,他用的炉灶是陶土做的,隆起如墳,可确保炭的火旺,他利用一个特别打造的半边铁镬,反转过来当作锅盖,以盖住用来炒粿条的另一个铁镬,因此炒出的粿条火候十足,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或舌头〕。

在这间咖 ...

2015-2-28 20:43 - 苏杭 - 9885 查看 - 9 评论

2015-2-14   怀念美食031 - 难忘印度人的〝阿榜〞

在盛港勘宝坊〔COMPASS POINT〕的KOPITIAM里,发现到一个印度人开的档有卖〝APPAM〞,真的是喜出望外,因为我已经很久很久沒有吃过这种南印度人原汁原味的〝APPAM〞了。

到底〝APPAM〞是什么东西?它是南印度一种普罗大众的经典早点。早年隨南来的印度人,传到马来半岛,马来人称之为〝APONG〞,我也习惯叫它〝APONG〞。在网上看到梹城有人把它翻译成中文〝阿榜〞或〝阿榜糕〞,这里姑且以〝阿榜〞名之。

传统的作法是将米浆搅成面糊,倒入一个圆形的小铁镬,烘制出外薄如饼內厚如糕的一片〝阿榜〞,样子如同一個扁圆形的碗盘。由於它不放泡打粉,仅用传统方式添入白米饭自然发酵而成,因此带有一点酸味,通常吃时,得沾上一些椰奶、咖哩或红糖。

小时候,我们住的一排店屋中,有一间海南人开的咖啡店,店里有一个印度人开的档,除了卖印度人拿手的黄姜饭和印度煎饼之外,也卖〝阿榜〞。我懂得南印度人这种早点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想想我没再吃 ...

2015-2-14 11:03 - 苏杭 - 7138 查看 - 16 评论

2014-9-15   怀念美食030 - 回忆童年的咯咯面

咯咔咯,咯咔咔咯,咯咔咯,咯咔咔咯。。。。。。

小贩助手在一排店屋楼下的五脚基,手拿着半边竹片,以竹枝敲击,发出一阵清脆悦耳的声音,在招徕生意。

这档咯咯面摊,每天中午之前,就在这排店屋前面的空地摆摊卖咯咯面。

摊主是一个三十出头的中年汉,一脸忠厚老实,话不多;助手是一个十来岁的〝小伙子〞,穿着一件〝卡基〞短裤和一件白色的背心,皮肤幽黑,可能常在太阳底下晒之故吧。

这档咯咯面摊卖的是排骨面,分汤面与干面两种。每碗面里有几小块排骨肉,一两条小虾,几片魚饼,加上一些〝雍菜〞〔空心菜〕。

其实,所谓排骨,多是软骨肉,我喜欢这部分的肉,因为它的肉又多又软,有时连它的软骨也吃进肚子里去。

排骨面的汤是用猪骨熬的,鲜甜、可口,每次吃完面,总把剩下的汤喝个精光!

以前的小贩不简单,开档了,助手就得在附近的店和住家,沿家挨户地去找顾客。

所以,为了多卖一碗面,助手常来回走了不知多少趟的 ...

2014-9-15 13:31 - 苏杭 - 4754 查看 - 9 评论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9-26 07:12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401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