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 文集 »
苏杭 » 苏杭的翻译047 - 垂死的天鹅 – 巴芙罗娃(下)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
巴芙罗娃的舞蹈团又花了五年的时间,在美洲大陆作巡迥演出。他们在小市镇,也在大的国家剧院表演。尽管因战争所造成的重重困难,他们乘火车、坐轮船,行了超过五万英里的路程,平均每年共有三百次的演出。
南美洲给予巴芙罗娃的欢迎是非常盛大的。在墨西哥,她加插了一些民族舞蹈。每次都有二万五千名观众,争先恐后的到宽敞的斗牛场,看他们的表演。卡朗沙总统特别给她安排了避弹火车,并派武装人员随同,当舞蹈团必须行经动乱地区去表演的时候。
在阿根廷、巴西、秘鲁和智利,巴芙罗娃是古典芭蕾舞的先锋。难怪有一个肥胖的妇人,闯进她的更衣室,强求她教她芭蕾舞。巴芙罗娃笑着对她说,她的身裁不适合舞蹈,但她并不死心,愿意出一千元上一节舞蹈课,因为这样,她至少可以向人夸说,她是巴芙罗娃的学生。
街道以她命名,音乐特为她而编写,礼物和勋章纷纷送到;但,她最感兴趣的,却是搜集稀奇的热带禽鸟(奇怪,禽鸟对她有一种说不出的吸引力),以及在芭蕾舞中渗进苏联的民族舞蹈。
然后,在一九一九年,她回到欧洲,又取得了新的成就。以后的十年,她几乎马不停蹄,足迹遍及每一洲。从南非到澳洲,从美国到埃及、爪哇、荷属东印度群岛,和欧洲大部分。
她一再的跳《垂死的天鹅》,这个富肯为她而编的美妙舞蹈,伴舞的迷人音乐,形成了她的代表曲。
在伦敦的格德斯绿地(Golders Green)地方,巴芙罗娃购置了一幢楼,叫做常春藤屋 (Ivy House),作为她到英国首都表演时的住处。在这里,她养了一些天鹅,而她似乎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竟能将性多疑、好捣蛋的天鹅,养得驯驯服服的,它们,或在她的手臂上蜷伏,或在她身后亦步亦趋,甚或让她抚摸它们的幼儿。
天鹅成了她的象征,而《垂死的天鹅》代表了巴芙罗娃舞艺的精华。
在一九三0年的最后几个月里,她在伦敦筹备另一次远征,至斯堪的那维亚各国,以作为她退休前的临别演出,却出师不利,扭伤了她的膝盖,但,经过治疗似乎己不碍事,打算取道巴黎,前往荷兰,她计划中行程的第一站。
但,在路途中,巴芙罗娃的座车却发生了小意外,使她延误了一个小时左右才出发,不过,她还是坚持到海牙去。
当她抵达荷兰首都的时候,她己经病得很厉害了,医生诊断她得了脑膜炎,她的心脏受到影响,六天之后,於一九三一年一月二十三日,她死在海牙的一间旅店的房间里。
就在她死前,她吩咐她的忠诚女仆,为她把天鹅舞的戏装摆好,她的尸体火化后,骨灰则存放在格德斯绿地的《黄金安息处》,这里,人们为她立了一个简单的墓碑。
巴芙罗娃的伟大在哪里?芭蕾舞迷至今还争论不休,因为,她不是创新者,她一直采用古典音乐,而除了《秋叶》(Autumn Leaves)之外 (这是她唯一自编的舞蹈),她实际上没有创作过什么芭蕾舞蹈。她也不是一个成功的教师,因为,她的学生,没有一个脱颖而出,取得不朽的盛名。
她的磁力,许多人相信,是无形的。她是舞蹈的灵魂,深得芭舞的精髓,具有无限的女性美,而情感的抒发和控制,恰到好处。
即使在她死后多年的今天,她还是人们口中常说的传奇人物,凡观看过她表演的人,都念念不忘她那迷人的舞艺。
贝德•奥利华罗夫,跟随她多年的团员之一,在他的关於巴芙罗娃的书中,所写的几句话,或许能够说中她成功的秘诀所在。他写道:“你要为你喜爱的芭蕾舞而跳,你要给予它灵魂,你要将它化为生命的火焰,在舞台上燃烧,这样,你才能煽动观众的情感,使他们和你共同融化在一团圣火之中。艺人的伟大是,她敢於去爱她所爱的,为她所爱的忍受一切,永不改变。”
或许,就是对芭蕾舞的这份爱,使巴芙罗娃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