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 文集 »
苏杭 » 商余剪报120 - 2 - 奧运会值得主办吗?(d)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奧运会值得主办吗?(d)
奥林匹克组织委员会已想出一些增加收人的办法:最重要的是出售特制的奥林匹克硬币,它可当作钱用,但更可能被当作纪念品。人们对这种硬币的需求大大的超过了预算,而所得的利益可望达到八千三百万镑。超过一亿个硬币已经发出(预定的多了两倍以上) ,而它们成为稀贵之物的机会是很小的。但是,在一九七○年春天所发行的硬币已经增值至二百巴仙。它们原本盖上「德国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字样,但遭受东德的强烈抗议,后方改为较易接受的字样「慕尼黑奥林匹克运动会」。因此,首次发行的硬币现已成稀品珍物了。
第二项最大的收人是征自国内的各种彩票。这项额外的收人自一九六六年已开始征抽以至明年为止。预料可得三千二百万镑。此外,还有由售卖门票及电视版权得到的收益。由于所有的人门票早已在不久前售罄,现在黑市开始场了,以高出原价的二至四倍出售。一张开幕日的人门票可卖至七十镑,本地人诉说那些有无限基金的公司购票以赠送顾客已使到票价不规则的高涨。
剩下来的八千九百万镑财政不敷,原本是由波昻、BAVARIA及慕尼黑市政府平均分担的。但慕尼黑的市长HERR VOGEL(他在争取以慕尼黑作为世运会地点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坚持他的城市无法负这三份之一的承担。经过一番艰难的讨价还价,波昻政府允诺分担一半,而慕尼黑及BAVARIA分担另外的一半,并从SCHLESWIG-HOLSTEIN政府及KIEL市(帆船赛将在这里举行)得到一点帮助。遗憾的是,在担任市长十二年之后,已于最近辞去职位。
波昻政府的一个经济学家估计,从商业增长(直接或间接由奥运会而来)所征得的额外税收可达四千九百万镑,这足够抵消巨大的世运会开销还有剩余。或许这个数目字是无什重要的。
慕尼黑奧运会必将创造许多新记录,田径水准看来不时在提高中。慕尼黑极希望能够避免今日奥运会的传统骚动:限制业余运动员参加的问题(自一九○四年规定职业运动员不得参加以来每次都有问题) ,或一些政治性问题(发生于墨西哥的黑权运动)。这次的奧运会可能会比较幸运。
译自《经济学人报》( 29-7-197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