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 2023-6-7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 



搜索文集




在线用户: 4

0 位会员, 4 位游客

时机?真的是伤脑筋啊!
搞创意的人喜欢引用这个例子:非洲某一个地方,人们习惯不穿鞋子,有人看准时机,引进大量鞋子,结果大卖,财源滚滾。

当然,他没讲的是:结果可能正好相反,当地人积习难改,鞋子一双也卖不出去,亏了大本。

记得二哥和三哥有一位同学,很有生意的头脑,对化学工业的产品有浓厚的兴趣,经过他自己的一番研钻,制造出洗碗液和抹地清洁剂,这在六十年代,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意。

他把它们用塑胶罐装成一罐罐的,挨家沿户去兜售。

可能因为当时大家习惯用廉价的肥皂〔一种长条形的肥皂,当年很流行的,不但洗碗、抹地用它,有的人还用它来洗澡呢!〕,对他的新产品有所抗拒,而且不愿意付更高的价钱。

结果,他的生意以失败收场。

韩国第一辆汔车在新加坡面市的是〝现代〞〔Hyundai〕出产的〝小马〞〔 Pony〕。当时被消费者批评为〝次等车〞。情形就有如更早前,我们嘲笑〝日本车〞一样。

这只〝小马〞的设计老土,引擎常因过热,导致汽车抛锚。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每个门,都有一个用白钢制的手柄,可以上下移动,开关车门。

司机座那边的门,手柄上有一个锁头洞,要用汽车的锁匙锁车门。但最让人头痛的是,车门的手柄很不耐用,用不了多久就坏了,因此,常因手柄坏而开关不了车门。

三哥的一位韩裔新加坡人朋友,曾代理售卖韩国的这款汔车,因为时机不好,公司最后〝关门大吉〞。

以英文写作称著的吳宝新医生,在七十年代已经为新加坡河勾画出一个远景,认为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充滿活力及时尚的地方,集中酒楼与商店,带动新加坡的夜生活。

他还成立公司,耗巨资,大力推销他的这个构思。今日的新加坡河,就是他的远景的实现。

可惜,他走在时代的前头,快了一步,他的计划并没得到政府的支持。

以上三个实例说明:如果拿捏不准,时机不对,即使你有很聪明的想法或计划,也不一定会成功的。

所以,什么时候是进场的最佳时机?真的是让人伤脑筋啊!


〔「脸书版」,改写於26.05.2017〕

图片附件: 伤脑筋.jpg (64.92 K)


2 评论



QUOTE:
原帖由 苏杭 于 2017-5-27 09:49 发表

可能因为当时大家习惯用廉价的肥皂〔一种长条形的肥皂,当年很流行的,不但洗碗、抹地用它,有的人还用它来洗澡呢!〕,对他的新产品有所抗拒,而且不愿意付更高的价钱。 ...

劳工肥皂? 刀标肥皂?


友赏来了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2017-5-29 13:06



QUOTE:
原帖由 来了友赏 于 2017-5-29 13:06 发表


劳工肥皂? 刀标肥皂?

沒记错的话,应该是劳工牌肥皂。

苏杭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2017-5-29 17:54

发表评论


本文章已关闭或您没有权限发表评论。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6-7 01:33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49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