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有些人认为中国将在十年后经济总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然而,有些学者又认为:中国根本无法在总体实力超过美国。真的吗?究竟在什么时候,中国可以在总体实力上超越美国,成为世界老大?
能超越美国,需要哪些条件?无法超越是因为什么原因?
新加坡《联合早报》9日刊出评论《中国正超越美国吗?》。评论说,中国的面积及其高速经济增 长,几乎肯定会在未来几十年内增强其与美国的实力对比。这肯定会让中国在权力资源上更加接近美国。在本世纪上半叶,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中国对美国构成强大 的竞争,但在总体实力上却无法超越美国。
二十一世纪正见证着亚洲逐步回到其历史上曾经在经济和人口方面所占据 的地位。在1800年,亚洲的人口和生产总值占超过全球的一半。但在100年后的1900年,其生产总值萎缩到仅占全世界的20%——这可不是因为什么天 灾人祸,而是当时的工业革命已经使欧洲和北美两地摇身一变,成为了世界工厂。
亚洲的复苏始于日本,随后延伸到韩国,再到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为首的东南亚地区。如今,这场复苏正聚焦于中国,并日益包括印度,复苏过程让数以亿计的人得以摆脱贫困。
然而,这一转变也引发了国家间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的忧虑。去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高盛(Goldman Sachs)预计,中国的经济总量将在2027年超越美国。
但 即便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能在2020年代赶上美国,这两大经济体在内部经济结构上依然不尽相同。中国还是会拥有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假设在 2030年后,中国的GDP年增长率达到了6%而美国只有2%,中国的人均收入也无法与美国并驾齐驱——这一指标能更好地反映经济的成熟度——情况要到 21世纪下半叶才会有所改变。
此外,以线性预测方式来推测经济发展趋势可以是具误导性的。新兴经济体在经济起飞阶段,都会从进口的技术中获益。当它们达到更高的发展阶段时,经济增长率一般就会放缓。
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越了其西部与北部地区。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也是特快的。到2030年,中国需要依靠的老人数目将比需要依靠的孩童多。一些中国人口学家担心,中国会在实现富裕前便已老化。
过去十年,中国从世界第九大出口国的位置逐渐攀升,最终超越德国跃居世界第一。但在世界贸易与财政平衡摩擦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中国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必须有所调整。事实上,中国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就是着眼于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并刺激国内需求。
中国军力不大可能超越美国
有些分析家认为,中国的目标是挑战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就算这是对中国意图的正确解读,中国似乎不可能拥有实现这一目标的军事实力。毫无疑问,中国军费支出 (今年增加逾12%)的增长甚至高过其经济增长。但中国领导人得面对其他国家的反应;中国为了实现其经济增长目标而对国外市场和资源的需求,也可能因此面 对一些约束。
中国的面积及其高速经济增长,几乎肯定会在未来几十年内增强其与美国的实力对比。这肯定会让中国在权力资源上更加接近美国,但中国却不一定会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当前许多基于GDP增长的预测仍然是过于单方面的:他们忽视了美国的军事和软实力优势,及中国在亚洲内部势力平衡上所面对的地理劣势。按我的预测,在本世纪上半叶,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中国对美国构成强大的竞争,但在总体实力上却无法超越美国。
最重要的是,美国和中国应当避免造成对彼此实力和意图的夸大恐惧。对冲突的预期本身也可能是造成冲突的原因。事实上,中美两国并不存在根深蒂固的利益冲突。中美两国,加上世界其他国,能够从合作得到更多的好处。 |
原帖由 楚越 于 2012-2-6 13:13 发表
经济法,海洋法,等都是依同样的联合国的国际法 一个流氓当上了警察,然而这个老流氓,本性难移,有时还会耍流氓,不过,他制定法律,你要遵循他所制定的规则吗?
|
原帖由 楚越 于 2012-2-6 13:04 发表
但中国入世就答应美国说他入世是不会去挑战美所领导的这世界规则的。这当然包括法庭和警察等机制 好笨哦。。入世就是不能挑战美国所领导的世界规则?哈哈。。好傻好天真啊。。哈哈。。。这茫茫世界还能属于谁的?谁有实力就是谁的。。那个大国不想支配世界。。要是一天美国没实力了。。看谁理他。。
好天真哦。。我喜欢。。哈哈。。赞赞。。支持你继续天真。
|
回复 #43 冷风细雨 的帖子
哈哈。。好傻好天真啊。。哈哈。。。这茫茫世界还能属于谁的?谁有实力就是谁的。。那个大国不想支配世界 但你这样早说出来,又没有能力在这时候成为领导,那就那就不能怨人家要防你
[ 本帖最后由 楚越 于 2012-2-6 13:50 编辑 ]
|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为啥老干涉别国内政?
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希拉里与美国防长帕内塔鼓动以色列对伊朗动武不同,她承认由于中俄的干涉,排除了国际社会动用军事干涉叙利亚局势的可能性。中新社发在联合国安理会的电文称,本月4日上午表决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俄、中两国投反对票否决了这一决议草案。而早前有媒体说,帕内塔说,他相信以色列有可能在4月至6月攻击伊朗。
对于中俄两国4日否决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有国内媒体称,“中俄否决叙问题决议草案‘惹恼’西方,叙表示感激”。环球网援引叙利亚官方通讯社5日报道说,叙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贾法里,在安理会发言时称,希望能够首先在叙利亚的范畴内解决叙危机,然后再在阿盟范畴内加以解决。贾法里向那些“捍卫人权和联合国宪章,尤其是防止其他国家内政被干涉”的国家表示感激。“我们向那些保护国际安全与和平的国家表示感激。历史将铭记他们那令人尊敬的立场。”
无异叙利亚的声音是来自一个弱国、穷国的声音。虽然这种声音显得有些孤单,但它却受到本国《宪法》的保护。至于那些西方常驻联合国代表在解释性发言中对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表示“愤怒”,但事实上,他们正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叙利亚人民的头上,鼓励叙利亚反对派去违反该国《宪法》,他们同时也在违反联合国宪章,干涉它国内政。
据英国路透社称,美国驻联合国代表苏珊•赖斯“着眼于叙利亚霍姆斯的局势”,甚至不顾外交礼仪地称中俄投反对票的做法让她感到“恶心”,并声称“任何进一步的流血冲突都应由他们负责。”法新社也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对草案未能通过表示“遗憾”,并称这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法国总统萨科齐办公室则发表声明,中俄否决草案将会“鼓励”叙利亚政府进一步采取镇压行动。英国外交大臣黑格则称中俄让叙利亚民众失望,并声称中俄与“叙利亚政府站在一道”。意大利外长泰尔齐也将中俄投反对票称作是“非常坏的消息”。
与之一个鼻孔眼出气的,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对此也发表声明表示“遗憾”,她敦促国际社会“用一个声音说话”,同时谴责叙利亚的流血事件。欧洲议会议长马丁•舒尔策还敦促莫斯科和北京要“认真肩负起国际责任。”
就此而言,无论是中国追随俄罗斯也好,还是由于美国强权政治正向亚洲开进,它不仅在威胁中国,同时,也牵涉到俄罗斯的利益,迫使中俄两国不得不采取相同的步骤,来应对共同的“假想敌”。事实就是这样的,协调世界关系的联合国安理会不能成为西方世界任意推翻一个主权国家政权的“工具”。关于这一点,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巴沙尔曾明确表示,这个先例不能开,否则今天推翻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明天就可能推翻这个国家的总理,后天就可能推翻那个国家的国王,国际秩序也就因此大乱。
与此同时,不仅仅联合国在讨论叙利亚问题,素有“防务领域的达沃斯论坛”之称,最早由德国人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1962年创办的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原名世界防务的大会,也在召开。在本次会议上,引发中国人不满的事情也在发生着。虽然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强调,“中国寓自身发展于亚洲整体发展之中,不追求一枝独秀、一家独大。中国不谋求势力范围,无意也无力建立一个排他性的地区秩序。中国将继续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办好13 亿人事情的同时,承担维护国际和平发展的应尽责任。这是中国的长期战略,也是中国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但美国国会参议员麦凯恩在发言时仍称,美国虽然将外交和安全政策重心转向亚洲,但不会放弃中东地区的关键作用,不会忽略同欧洲传统的安全联盟,另外美国在亚洲的存在不针对某一国家。但是美国希望在亚太事务中,特别是贸易方面发挥主导权;美国希望维持在亚太的有效军事存在;最后,美国信奉“一系列价值观的原则”,“阿拉伯之春”应当进入中国。
毫无疑问,麦凯恩的发言,引起了张志军强烈不满,他说:“中国同西亚北非地区国家实行的政策不同,具体情况也不一样。事实上,根据西方机构的一项民意调查,在民众对政府满意度方面,中国政府以超过70%的得票率高居第一。中国政府之所以受到民众的拥护,理由很简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迅速发展,其成就超过了历史上任何阶段。任何人只要看看这些变化,就知道所谓“中国出现阿拉伯之春”是幻想。”
对此,熟悉中国的澳大利亚外长陆克文也表示,他已关注中国30多年了,将现在的中国同过去的中国对比,他看到的是有4亿中国人摆脱了贫困,中国并不像其它国家输出前苏联的意识形态,中国民众的个人自由充分得到尊重,在书店可以看到各种题材的书籍,这其实就是民主的体现。陆克文坦诚地说,的确,中国的价值观同他们主张的不同。“在看待中国人权问题上,我们需要后退一步,看看它的发展历程什么样。”
会讲汉语的陆克文,无异是一个“中国通”。抑或麦凯恩怕是被他的抢了风头,张志军话音未落,就赶紧摆手接过话头。一方面表白,不希望自己的发言被认为是在干涉他国内政,另一方继续宣扬美国的价值观,指责中国“人权问题”,要求中国走美国设定的“普世价值”道路。(文/梁石川)
|
原帖由 狮城辩见 于 2012-2-6 09:14 发表
中国在经济总量上已经是世界老二,这是事实吧? 论坛诸位本皆为有识之士,
阁下此语简直极端短视
经济总量有什么用?
你知不知道中国统计局伪造数字的能力有多强?
您不要只看表面现象,这完全没有意义。
我的论据论点十分清晰,辩见不妨从此开始。
碧根
  |
2012-2-6 14:55 | |
我们总是引用西方媒体的发言评价中国,
我不管各位如何看共产党,毛的领导,
但他有一句话是没错的,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不死。
中国目前的发展是畸形的,
而这种畸形发展完全是在“全球化”的大棋下被欧美导演出的。
碧根
  |
2012-2-6 14:58 | |
原帖由 碧根 于 2012-2-6 14:55 发表
论坛诸位本皆为有识之士,
阁下此语简直极端短视
经济总量有什么用?
你知不知道中国统计局伪造数字的能力有多强?
您不要只看表面现象,这完全没有意义。
我的论据论点十分清晰,辩见不妨从此开始。 短视的是阁下,中国在一年前已经成为经济老二,你可以拿出“中国统计局伪造数字”吗?
|
哈哈
你不妨看看中国11年的CPI和GDP
碧根
  |
2012-2-6 14:59 | |
原帖由 碧根 于 2012-2-6 14:58 发表
我们总是引用西方媒体的发言评价中国,
我不管各位如何看共产党,毛的领导,
但他有一句话是没错的,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不死。
中国目前的发展是畸形的,
而这种畸形发展完全是在“全球化”的大棋下被欧美导演 ... 请说出“中国目前的发展是畸形的”理由和证据!
|
cpi的统计是选取标本性的商品,统计其价格波动。
中国的cpi只算服装,视频,日用品,
不算房屋,燃油。。。。
总之,涨价的就不算,涨价少的就算。
搞笑吧。
碧根
  |
2012-2-6 15:01 | |
别急,我打字速度慢,慢慢回答。
碧根
  |
2012-2-6 15:01 | |
中国号称11年的gdp增幅接近8%
可是cpi只有很低的不到5%,
同志们,我们来引用一下历史数据,
95年朱镕基当政时,官方cpi很低,
而在朱镕基的回忆录中,他坦白当年的真实数据时25%左右,伪造数据是为了稳定民心。
我佩服他,他还有胆子说!!
经济增幅怎么算?gdp减cpi
去年的cpi至少18%,你减一下,经济是增还是减?
碧根
  |
2012-2-6 15:06 | |
官方数据一发步,全国上下不论百姓还是学者都争相批评统计局,
你让中国人怎么相信,物价翻天时,cpi只有不到5%??
碧根
  |
2012-2-6 15:08 | |
统计局伪造数据,完全是为了迎合领导,才昧着良心发表假数据,
这次惹得民怨鼎沸,新人不知道也可以理解。
碧根
  |
2012-2-6 15:09 | |
中国经济畸形这点全世界经济学家有目共睹,
我们来谈谈什么叫畸形
碧根
  |
2012-2-6 15:10 | |
发展经济有三架马车,
消费,出口,基础建设。
这其中,理所当然的消费应占有绝大多数的GDP比重,
一般国家均为60%以上,中国在上世纪也曾高达60%,是一种正常现象。
通常基础建设只占相对小的一部分。
碧根
  |
2012-2-6 15:13 | |
然而,你知道现在的中国是什么比例吗?基础建设占70%
就是说钢筋水泥占70%
您可能会觉得,新兴国家吗,基建很正常,那我来说说为什么不正常。
碧根
  |
2012-2-6 15:17 | |
首先,基础建设是不可持续的,请问修完路以后,成千上万的工人去那里?修下一条?
扩大基建是为了消耗中国的产能过剩,但本质上是拿未来的产能过剩顶替现在的产能过剩,因为新修道路没人跑,就这么简单。
其二,基建质量其差无比,这个过程中的贪污,偷工减料等龌龊种种我就步摆出来污染论坛了,免得大家心情不好。
问题很明显,只有消费才能真正解决就业和民生问题,可是地方政府为了拉高GDP数据,标榜政绩,只图数据上的美观,搞成今天这个样子。更可怜的是,我们还有人相信这些数据。
碧根
  |
2012-2-6 15:22 | |
为什么消费上不去,因为收入上不去,
消费只有两个来源,薪水和储蓄。
我们与其他国家比较,把工资初上gdp
欧美55%,中南美洲33%,东南亚(菲律宾,泰国)28%,伊朗 土耳其25%,非洲20%以下,中国8%
这怎么消费
碧根
  |
2012-2-6 15:28 | |
有人说中国是储蓄大国,纯粹胡扯。
全国家庭储蓄26万亿元不到,除以14亿,20000不到,
而且,中国0.4%的家庭占有70%的财富,将此扣除,人均10000不到,这也算是储蓄国?
父母生病怎么办,子女上学怎么办,10000元的傍身钱,谁敢拿去消费?!
碧根
  |
2012-2-6 15:3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