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 2023-1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搜索文集




在线用户: 2

0 位会员, 2 位游客

五绝七首•欣然忆旧(集义山诗句)
自喜蜗牛舍,苔荒任径斜。
空馀双蝶舞,旅宿倍思家。


蜗牛舍,指我流落到黄泥庄村时,用土坯垒的三间半茅草房,没有院墙。我去河南时,把两个孩子留在家里,回来时,所留的食物已经发霉长了毛。

秋蝶无端丽,空庭一树花。
残阳西入崦,伴我向天涯。


指在原籍大霞雾村,不堪忍受折磨,逃往北大荒。

从诗得何报?得句总堪夸。
路到层峰断,身闲念岁华。


指自1964年在《山东文学》发表特约歌词《我的大学万里宽》后,再无权投稿。

羽翼摧残日,心期玩物华。
莺啼如有泪,愁绪独如麻。


指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漫长岁月的心态。

万里风来地,西楼倚暮霞。
虹收青嶂雨,无树不开花。


指改革开放初期。

陶令篱边色,姑山客漫夸。
有风传雅韵,终老邵平瓜。

屏绿蝶留粉,窗虚日弄纱。
坐疑忘物外,桃散武陵霞。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10-6 23:48 编辑 ]



21 评论

艰难的岁月

月下踏歌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2011-9-30 23:53



QUOTE:
原帖由 月下踏歌 于 2011-9-30 23:53 发表
艰难的岁月

艰难是暂时的,后来又接了一间砖房,作为书斋,并陆续有了院墙,只是没安装大门。落实政策后,全部廉价卖掉。可是,医院要盖宿舍楼,原职工宿舍全部推平,我就等于扫地出门了。现虽然连一平方厘米的房产都没有,却一直开心地活着。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10-6 23:55 编辑 ]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10-1 00:38

秋蝶无端丽,空庭一树花。
残阳西入崦,伴我向天涯。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10-1 00:43

从诗得何报?得句总堪夸。
路到层峰断,身闲念岁华。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10-1 00:46

羽翼摧残日,心期玩物华。
莺啼如有泪,愁绪独如麻。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10-1 01:43

秋蝶无端丽,空庭一树花。
残阳西入崦,伴我向天涯。

喜欢这个

君遥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011-10-1 02:18

万里风来地,西楼倚暮霞。
虹收青嶂雨,无树不开花。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10-1 09:47

曾经的苦难也都成为美好记忆~~~~~~~~

楼兰来也 Rank: 3Rank: 3Rank: 3 2011-10-1 10:13



QUOTE:
原帖由 楼兰来也 于 2011-10-1 10:13 发表
曾经的苦难也都成为美好记忆~~~~~~~~

说的不错,但不是我需要的“谜底”。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10-1 11:31

陶令篱边色,姑山客漫夸。
有风传雅韵,终老邵平瓜。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10-1 13:15

据《史记·萧相国世家》中记载,邵平这个人极富有政治头脑。汉11年(公元前196年),陈豨在河北反叛,刘邦亲自率领大军从关中到邯郸去讨伐。淮阴侯韩信在长安被人告谋反,吕后即用萧何计策,诛杀了韩信。刘邦在前方听说韩信已被诛杀,立即派使臣拜萧何为相国,益封5000户,令500名士兵保护他。当时各位朝臣听到这一喜讯,都纷纷前来向萧何表示祝贺。但唯有邵平却单独对他说:“你的祸事到了。”他向萧何解释说,你都不想想,你在关中后方,有谁会来攻打你,要500名士兵干什么用,其实是那位疑心太重的刘邦,怕你与韩信一样,在后方谋反,所以是让他们来监视你的行动的。萧何听后,大惊失色,问邵平该怎么办?邵平向萧何献计说,让他将所有的封物一一辞掉,并将自己的家私献出来支援前方,将自己的亲属都送往前线去打仗,这样刘邦就放心了。萧何按照邵平的谋略去办后,刘邦果然大喜,从此更加信任萧何了。   
由于邵平所种的甜瓜汁多味美,在长安颇有名气。于是,人们便将他种的瓜称为“东陵瓜”,历代多为文人们称颂。   
三国魏国著名诗人阮籍,在他的《咏怀诗》中曰:“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灞门)外。走轸距阡陌,子母相钩带。五色耀朝日,嘉宾四面会,膏火自煎熬,多财为祸害。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阮籍在这首诗中将邵平当年种瓜卖瓜的盛况,描述得十分详尽。东晋诗人陶渊明在《饮酒二十首》诗中言道:“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劝人们不必计较衰败与荣盛,应随遇而安。唐代诗人骆宾王在《帝京篇》诗中用“黄雀徒巢桂,青门遂种瓜”来描绘自己因得罪圣上,被贬到临海为丞时的心情。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他的《古风》诗中用“昔日种瓜人,青门东陵侯”,来表示对邵平的怀念。还有那位唐代诗人王维,在自己不得志时,先是想到邵平种瓜卖瓜之地,“门前学种先生柳,路旁时卖故侯瓜”,但不知他为何后来又到蓝田去过田园生活了,还有唐初“四杰”之一的杨炯,唐代诗人孟浩然等,都在诗中歌颂过邵平种瓜卖瓜的事。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10-1 13:35

即 东陵 瓜。 邵平 , 秦 故 东陵侯 , 秦 亡后,为布衣,种瓜 长安 城东 青门 外,瓜味甜美,时人谓之“东陵瓜”。见《三辅黄图》卷一。后世因以“邵平瓜”美称退官之人的瓜田。 唐 杨炯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诗:“亭逢 李广骑 ,门接 邵平 瓜。” 宋 陆游 《贫病戏书》诗之三:“尽日溪边艇子斜,治生不种 邵平 瓜。” 明 刘基 《绝句漫兴》之二:“寒暑又随风日转, 东陵 谁种 邵平 瓜。” 林学衡 《白下晤梓琴喜赠兼示觉生瑞星》诗:“新进争陈 娄敬 策,故侯漫种 邵平 瓜。”亦省称“ 邵瓜 ”。 清 黄立世 《粉蝶儿·自述》套曲:“一泓秋水泛蒹葭,最赏心安枣 邵 瓜。”
---------------
有风传雅韵,终老邵平瓜——有什么好消息?

明月如心 Rank: 3Rank: 3Rank: 3 2011-10-1 13:46



QUOTE:
原帖由 明月如心 于 2011-10-1 13:46 发表
即 东陵 瓜。 邵平 , 秦 故 东陵侯 , 秦 亡后,为布衣,种瓜 长安 城东 青门 外,瓜味甜美,时人谓之“东陵瓜”。见《三辅黄图》卷一。后世因以“邵平瓜”美称退官之人的瓜田。 唐 杨炯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 ...

好消息就是你可能会率先猜出“谜底”。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10-1 14:31



QUOTE: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10-1 14:31 发表

好消息就是你可能会率先猜出“谜底”。

有书号了?

明月如心 Rank: 3Rank: 3Rank: 3 2011-10-1 14:52



QUOTE:
原帖由 明月如心 于 2011-10-1 14:52 发表

有书号了?

再未与长水教授通话,不得而知。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10-1 15:42

屏绿蝶留粉,窗虚日弄纱。
坐疑忘物外,桃散武陵霞。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10-1 15:44

谜底就是次韵李商隐。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10-6 23:47



QUOTE: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10-6 23:47 发表
谜底就是次韵李商隐。

真是老糊涂了,应是集一家子的诗句。不太忙的时候,还要继续。六麻韵部分似乎尚未集完。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10-6 23:53 编辑 ]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10-6 23:51

这组好!好在一种心态,还好在把李商隐集出陶渊明的味来了。

非非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2011-10-7 15:19



QUOTE:
原帖由 非非 于 2011-10-7 15:19 发表
这组好!好在一种心态,还好在把李商隐集出陶渊明的味来了。

李商隐的五言诗多喜欢用六麻韵,除“赊、车”等外,我想都凑成集句。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10-7 16:38



发表评论


本文章已关闭或您没有权限发表评论。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12-9 03:37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47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