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 | | |
|
小草赋
虽名小草,焉无远志?绿遍天涯,志在必至。才自深谷绿到峰巅,又思出关绿被戈壁。既可满足都市之需,美化楼前楼后。也会不吝卑微之驱,堆积槽左槽右。世上最庞大之群体,人间最底层之生命。本与松柏桃李为一族,而甘为其中之百姓。噫,历代欲斩草除根者,无不忌惮其顽强与韧性。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4-24 18:05 编辑 ] |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4-23 21:33 发表
小草赋
既名小草,焉无远志?绿遍天涯,志在必至。才自深谷绿到峰巅,又思出关绿被戈壁。满足都市之需,美化楼前楼后。不吝卑微之驱,堆积槽左槽右。世上最庞大之群体,人间最底层之生命。本与松柏桃李为一族 ...

|
桓温问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此药又名‘小草’,为何一物而有两名呢?”他斜睨着坐在身边的谢安,似笑非笑。
严格说,远志与小草并不是同一物——起码医家如此认为,而是同种植物的不同部份:苗,也就是地上的茎叶称为小草;根才叫远志。两者功用也不尽相同,远志属于安神药——用李时珍的话说是能“益智强志”——这便是远志得名由来,可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痈肿,用于惊悸、健忘、梦遗、失眠、咳嗽多痰、痈疽肿毒等症;而小草却没有祛痰作用,只能益神、补阴气,止虚损。成书于北宋的《本草图经》说得明白:“古本通用远志、小草;今医当用远志,稀用小草。”
也不知谢安是不是知道这些,但没等他应答,旁边有人已经高声替他回话了:“这很好理解啊,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嘛!”这人也是懂药的,说到了点子上,处,藏在地下便是远志;出,发出苗来便成了小草。
|
哦,学知识了,对了,什么样的草才算小草呢?或者说医学上什么样的根算远志呢?狗尾巴草?毛草根?芦根?说到草麦苗算不算,韭菜算不算?
|
这篇好!牛哥一笑——
既名小草,焉无远志?——既,还是“虽”?
才自深谷绿到峰巅,又思出关绿被戈壁。——可否:郁郁葱葱,自深谷而至峰巅,出关山而被戈壁。
满足都市之需,美化楼前楼后。——觉得这两句,气脉上有点接不住。但不知哪里不好。
不吝卑微之驱,堆积槽左槽右。世上最庞大之群体,人间最底层之生命。本与松柏桃李为一族,而甘为其中之百姓。噫,历代欲斩草除根者,无不忌惮其顽强与韧性——特棒!
|
原帖由 非非 于 2011-4-24 17:07 发表
哦,学知识了,对了,什么样的草才算小草呢?或者说医学上什么样的根算远志呢?狗尾巴草?毛草根?芦根?说到草麦苗算不算,韭菜算不算? 写的是所有的小草。为了开头“别致”点,借用了《药性赋》的一句话:“远志又名小草”。
|
既名小草,焉无远志?——既,还是“虽”?
才自深谷绿到峰巅,又思出关绿被戈壁。——可否:郁郁葱葱,自深谷而至峰巅,出关山而被戈壁。
满足都市之需,美化楼前楼后。——觉得这两句,气脉上有点接不住。但不知哪里不好。
不吝卑微之驱,堆积槽左槽右。世上最庞大之群体,人间最底层之生命。本与松柏桃李为一族,而甘为其中之百姓。噫,历代欲斩草除根者,无不忌惮其顽强与韧性——特棒!
好的,改为“虽”。
才自深谷绿到峰巅,又思出关绿被戈壁。——可否:郁郁葱葱,自深谷而至峰巅,出关山而被戈壁。
这样就不是骈体句了。且用“郁郁葱葱”来形容小草不够贴切,而且不够质朴了。
既可满足都市之需,美化楼前楼后,又。。。。。如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