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李花一树万枝荣
送猪送进中南海,小戏引来欢笑声。
今日宝刀犹未老,李花一树万枝荣。
七绝一首书赠文友李万荣
辛卯年三月十九日 李长枝(印章) |
七绝组诗•56个民族56首诗(平水韵,2007年春——2008年春)
1、汉族
神农播下麒麟种,龙凤呈祥桃李圆。
秦汉雄风启唐宋,轩辕笑了五千年。
2、蒙古族
马头琴上卷胡风,龙骥曾惊罗马宫。
洒酒当歌敕勒草,白云落在奶茶中。
3、鄂温克族
逐鹿山林纵马行,夜间篝火论峥嵘。
雪橇飞下兴安岭,且看依哈嫩舞迎。
小注:鄂温克族以狩猎为业。“依哈嫩舞”乃其庆丰收舞蹈。
4、鄂伦春族
萨满英姿白桦根,雪原熊舞舞雄浑。
狍皮褥子作陪嫁,迎娶还须赛马奔。
小注:鄂伦春族普遍信仰以自然崇拜为核心的萨满教。熊斗舞为其著名民间舞蹈之一;女性最爱狍皮制品;男子以赛马形式娶亲乃其婚俗。
5、达斡尔族
蝴蝶花开绕彩笆,长宫傍水抱山斜。
蓝裙卷起情歌浪,小伙形随曲棍遐。
小注:达斡尔族乃中国曲棍球之乡,其家院由彩笆环绕,民间流行“蝴蝶花”舞蹈。“长宫”乃“达斡尔”之义译,源于契丹、辽国时代的宫廷。
6、赫哲族
乌苏里水曲连波,浪上长袍豪气哦。
吻额情牵千里马,客卿踏雪鲤鲟多。
7、朝鲜族
三江飘带舞天仙,金达莱红烧雪川。
力士沾衣十八跌,放飞白鸽寄秋千。
小注:朝鲜族较为集中地居住是指鸭绿江、图们江和松花江,其女装以飘带为特色,酷爱金达莱花。男子擅长摔交竞技,姑娘喜欢秋千运动。
8、满族
雪海茫茫一巨龙,八旗漫卷海关风。
康乾回望汉唐路,马褂襦裙经纬通。
注:马褂是满族服装;襦裙是汉族传统服装的基本形制,始于战国而终于清初的“剃发易服”。
9、纳西族
明月七星披两肩,谷中春色出天然。
白沙细乐邀君舞,丝管声中化作仙。
注:纳西族妇女所穿披肩缀有七星明月,象征勤劳。其东巴舞源于各类宗教仪式,舞法载于《东巴经》,其大型舞蹈《白沙细乐》诞生于元代,融歌舞乐为一体,古朴典雅。
10、藏族
顶天绽放一奇葩,赞普手牵公主花。
于佛光中见真趣,慈航来自牧歌家。
小注: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仿唐朝官制缔造吐蕃王朝,最高统治者称“赞普”。641年,他与文成公主成婚,不久被唐高宗封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布达拉宫乃为二人联姻而造。
11、傈僳族
温馨木屋赖高桩,敢向刀丛笑上苍。
少女长裙自由舞,烟包抛载爱飞扬。
小注:木屋高桩乃傈傈族民居建筑风格。其赤脚攀登刀梯的竞技体育十分惊心;其男女青年用抛烟荷包传递爱情。
12、彝族
天上星星数火把,少年跳月戏山翁。
是谁咬肿傻哥手?阿妹传情一吻红。
小注:彝族的盛大节日是火把节,其“跳月舞”,模仿老翁登山,十分诙谐。男青年以对歌向女青年传递爱情,女方会拉起男方的手咬一口,若轻咬,表明姑娘在拒绝,如重咬,表明姑娘接受小伙子的爱。
13、普米族
放歌骏马忆羌笛,木楞房撑一柱天。
抢个新娘来作主,四弦拨动美婵娟。
小注:普米族在远古是发端于青海、甘肃一带的羌族一枝。木楞房与擎天柱乃其民居风格;其普米族乐器四弦琴常用来表达爱情,抢新娘是其婚姻仪式。
14、白族
洱海苍山三月街,香茶谜底酒歌猜。
樵哥眺望玉峰外,仙凤依稀云水来。
小注:三月街,指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白族最盛大的节日。玉峰、云水:白族著名爱情悲剧《望夫云》的故事。
15、独龙族
口弦奔涌独龙江,傍水依岩小竹窗。
藤索悠悠浪上荡,踏歌唱稳两山桩。
小注:独龙族以独龙江为名,口弦为其民族乐器。其民舍多建在两岸的山坡上,称之为“长竹楼”;在江上架设藤网桥是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16、怒族
三月阿茸笑满腮,鲜花铺地为之开。
客卿对饮搂肩酒,耳佩铜环摇起来。
小注:怒族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要举行传统节日仙女节(又称鲜花节)届时,人们把一束束鲜花献给仙女洞中的“仙女”阿茸。怒族人对客人敬酒时,脸对脸,一手搂肩,一手端杯,同饮为尽。
17、阿昌族
鲜花思慕阿昌刀,窗下葫芦夜半谣。
三月箫将爱桥搭,阿哥路上执阿娇。
小注:阿昌族男子的佩刀即闻名中外的“阿昌刀”。葫芦箫、三月箫均是其乐器;男青年随身携带葫芦箫,遇到心爱的姑娘,便吹奏乐曲示爱,爱情便由此开始。
18、景颇族
木鼓芒锣慨而慷,千人足下舞铿锵。
一声牛角长刀浪,蝶扇飘飘醉爱乡。
小注:景颇族每年正月十五后要举行“目脑纵歌”节。“目脑纵歌”乃集体舞,舞者可达数千人。木鼓、芒锣、牛角号乃歌舞的主要乐器;男子在舞阵中跳长刀舞,女子跳彩扇舞等。
19、德昂族
燕子飞来唱爱情,登枝怎与凤盈盈?
相思鼓点不成舞,三管葫芦邀妹行。
小注:德昂族恋爱婚姻较自由,小伙子到姑娘家门口以对歌求求爱;其视鼓为舞魂,每舞必鼓;三管葫芦丝是其民族乐器。
20、佤族
木鼓惊天赖重锤,文身猛士踏奔雷。
流泉何故慕仙子?飞起青丝问舞魁。
小注:佤族舞蹈“拉木鼓”,参加人数一般在七十人以上,动作古朴粗犷。其男子多文身,妇女以长发为美,其柔中有刚的甩发舞神奇独特。
21、柯尔克孜族
玛纳斯魂养劲根,白毡笑顶莽昆仑。
飞鹰叼起海中月,恰似行云御马奔。
小注: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是一部气势磅礴的长篇史诗,被称为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其白毡帽被奉为“圣帽”,其赛马叼羊的体育竞技,若行云流水。
22、壮族
三月歌圩歌万千,人间天籁绕山悬。
凤喉唱傻虎君目,飞起绣球羞莞然。
小注:壮族人能歌善舞,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期举行山歌盛会,称为歌圩,盛况可达万人。歌圩上所唱的歌,主要是以男女青年追求美好爱情为主题。
23、维吾尔族
姑娘扭起小蛮腰,小伙肩峰涌爱潮。
热瓦甫中奔牧马,天山深处雪莲娇。
小注:维族舞蹈“赛乃姆”的节奏特点主要突出头、肩、腰部的表现力。其比较普及的乐器“热瓦甫”常与其它乐器一起为歌舞伴奏,也用作独奏。
24、回族
花儿怎地这般红?真主西来访夏宫。
但见东风沐杨柳,郑和拥浪探鸿蒙。
小注:回族民歌“花儿”在甘肃、宁夏和青海广为流传,每年六月初一至初六还举行的“花儿”盛会。明代七下西洋的著名航海家郑和乃回族人。
25、锡伯族
箭魂催动马蹄风,欲猎大雕绷满弓。
扳倒西山真猛士,贝伦舞后伴英雄。
小注:锡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誉,且擅长摔交竞技体育,“贝伦舞”乃其民间舞蹈。
26、俄罗斯族
与君一吻与君尊,踏响长靴舞摆裙。
琴上冰河飘渺去,马车辙下种春芬。
小注:俄罗斯族人对客人行接吻礼,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并擅长踢踏舞。
27、 裕固族
箭不透心情透心,驼峰间拥两新人。
白云似解琴弦意,降下天鹅配晋秦。
小注:裕固族婚礼特别,新郎娶新娘时,要对新娘射三支无箭头的箭,表示白头到老。其民间流传着白天鹅与天鹅琴来历的爱情传说。
28、拉祜族
笙管口弦歌作媒,竹楼入赘燕双追。
客来何故不思返,迎面茶香醉几回?
.
小注:拉祜族青年的恋爱表达方式是,男子奏芦笙、女子以口弦唱和。竹楼乃其民居。拉祜族是茶叶之乡,有“不得茶喝头会疼”之称。
29、布朗族
阿哥从妹两心倾,龙凤生来连母名。
蝶舞精神君可识?小乘歌处叹文明。
小注:布朗族婚姻保留着“从妻而居”的母系社会的家庭特征,无姓氏,实行母子(女)连名制,即孩子命名,将母亲全名的第二字连在孩子名字后。全民信仰小乘佛教,能歌善舞。
30、哈尼族
白鹇亮翅把心偷,俏妹捶郎递笑眸。
云下蘑菇天外韵,把乌一曲到欧洲。
小注:白鹇舞是哈尼族最喜爱的一种民间扇子舞。“捶新郎”乃其婚礼仪式。其民居酷似蘑菇,世称蘑菇房。把乌,其独有乐器,极富盛名,曾受邀赴欧洲诸国演奏,深受欢迎。
31、乌孜别克族
斜格乃琴邀玉纱,抖肩盛放女人花。
长衫策马白云处,丝路客来将饭抓。
小注:乌孜别克族擅长“斜格乃”琴演奏,抖肩为其舞蹈特色。其常用“手抓饭”招待尊贵客人,客人至少要吃一点,否则被认为是对主人的不恭。
32、塔塔尔族
踢踏情牵美目波,玉人比翼白天鹅。
马车追着云霞唱,为娶姑娘先嫁哥。
小注:塔塔尔族流行“踢踏舞”、“白天鹅舞”。其婚俗别具一格,即先把新郎嫁到女方,一周或半年后再把新娘娶回男方。
33、土族
凤鸟探梅戏牡丹,花儿一曲绕山绵。
马前三盏迎宾酒,打擂声惊二月天。
小注:土族刺绣工艺著名,图案繁多,以花鸟最常见;“花儿”是其最流行民歌;主人待客先向客人敬酒三杯,叫做“上马三杯酒”。农历二月初二举行场面宏大的“擂台会”是土族传统节日。
34、东乡族
花放情郎腰带间,玉人头戴一丛鲜。
三香盖碗客卿醉,戏罢公爹婚礼圆。
小注:东乡族男子穿长袍,束绣花腰带,女性戴丝绸制成的盖头;迎客用冰糖、烧枣、桂圆加茶叶泡制的“盖碗三香茶”,其婚俗特别,婚礼中将公爹或者舅伯打扮成小丑加以嬉戏。
35、畲族
凤髻耳环多彩衣,灵犀编织万般奇。
盘柴槌起风呼啸,打虎畲拳神变仪。
小注:畲族女子发结凤髻,佩戴银饰,其编织工艺千奇百态,举世闻名。男子普遍习武,主要是畲拳和盘柴槌(一种棍术)。
36、黎族
一线穿针出大千,海天云锦女儿连。
黎谣正调邀君舞,笑采槟榔品万泉。
小注:黎族织锦工艺天下闻名。黎谣正调乃其民间歌舞。万泉即海南岛万泉河。
37、京族
渔歌带着海风飞,幽岛独弦弹指追。
三叩闺门花不见,对歌绽出俏玫瑰。
小注:独弦琴是京族独有的民族乐器,音色幽雅。京族举行婚礼时,女方紧闭大门,在屋前大路设三道悬灯挂彩的榕门。要想通过三道门,必须对歌,直到女方歌手满意才可通过关卡。
38、仡佬族
寒山独秀低眉叶,直节撑开天地身。
号子一声空谷和,携风唢呐万千春。
小注:低眉叶、直节均是历代咏竹之喻。“仡佬”意译为“竹子”,其视竹为生命之源。
39、瑶族 .
三千大雅唱盘王,丘壑舞来狮子郎。
天降挑花云锦女,一身蜡染燕飞翔。
小注:瑶族《盘王歌》长达三千行,普遍流行狮子舞,其挑花蜡染工艺天下闻名。
40、侗族
歌海诗乡风雨桥,三郎五妹搭肩摇。
银花颤动春江韵,半映鼓楼浮碧潮。
小注:侗族素有“诗乡歌海”之称,《三郎五妹》是其长篇叙事诗歌,女性喜银装饰,素有“银花颤动”之誉。风雨桥与鼓楼是其独特的民族传统建筑。
41、苗族
芦笙何故意缠绵,百褶长裙开五颜。
蝴蝶妈妈每天笑,对歌小伙慕银环。
小注:苗族普遍流行芦笙歌舞,其百褶裙闻名天下。传说中由枫树变来的蝴蝶妈妈是生命之源,女性喜爱琳琅满目的银饰。
42、土家族
古来白虎啸空谷,对阵清音绕翠微。
哭嫁巴山过楚水,阿哥背着妹娃归。
小注:土家族以白虎为图腾,主要分布在湘西北、鄂西南一带,新娘哭嫁是其婚俗。
.
43、高山族
闭目摇头笑踏歌,鼻箫婉转递秋波。
相思日月潭中影,阿妹情归黥面哥。
小注:高山族能歌善舞,男子黥面纹身,以奏鼻箫对女子表达爱情,女子非纹身者不嫁。
44、毛南族
顶卡花开人面鲜,男儿好客酒歌喧。
最惊石柱飞鸾凤,绕岭龙吟五七言。
小注:毛南族的编织和雕刻风格独特,著名的“顶卡花”帽乃用极细的竹丝织就,酷爱石雕,工艺令人惊叹;其民歌多用七言或五言八句,朗朗上口。
45、哈萨克族
牛羊天放走伊犁,冬不拉琴扬马蹄。
于奶茶中品香草,女儿一舞尽灵犀。
小注:居住在伊犁河畔的哈萨克族以畜牧业为主,能歌善舞,流行“冬不拉”乐器。
46、基诺族.
品茗当推普洱春,此春凝聚太阳神。
雌雄双鼓惊天地,大爱源于天性淳。
小注:基诺族崇拜太阳神,其生产的普洱茶驰名中外。传说远古洪灾,人类灭绝,唯躲在太阳鼓中的兄妹二人幸存,后婚配以繁衍人类。故其民间流行太阳鼓舞,鼓分公母置于村寨两头。
47、傣族
孔雀屏开三季春,女儿曲线叠天真。
倾盆泼你两江水,四月花香不染尘。
小注:傣族历法一年分为“寒、热、雨”三季,民间孔雀舞闻名中外,女性装束与舞姿三围分明,仪态幽雅。每年四月举行规模盛大的泼水节。两江指澜沧江与瑞丽江。
48、门巴族
.
世界之巅人九千,佛音领唱爱情篇。
密林不掩氆氇彩,劝酒歌朝云外穿。
.
小注:门巴族聚居在喜马拉雅山东南,其族人达赖六世罗桑仁钦•仓央加措(1683—1706)活佛在此转世,著有诗集《仓央嘉措情歌集》,深受门巴人喜爱,享誉海内外。
.
49、珞巴族
.
弯弓射猎气如虹,峡谷三千儿女功。
邀月同欢生殖舞,情歌起伏唱年丰。
.
小注:居于西藏南部的珞巴族人口三千,迄今在民族歌舞中仍保留着生殖崇拜的远古遗风。
.
50、塔吉克族
.
双峰素裹淌冰河,亮翅雄鹰豪气多。
鹰笛邀来婀娜女,七弦拨响马蹄歌。
.
小注:塔吉克族集居在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与慕士塔格峰之谷地中,冰峰雪水养育了谷地草原。塔吉克人以鹰为图腾,盛行鹰舞,鹰笛、七弦琴乃其特色乐器。
.
51、撒拉族
.
玉颜逸出盖头纱,清露香沾哭嫁花。
一戏公爹拜新月,骆驼舞蹈映羞霞。
.
小注: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女性薄纱蒙面。哭嫁、戏公爹、骆驼舞等,皆是其婚礼民俗,已被中国政府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
.
52、保安族
.
紫红浅绿宛如莲,白帽白衫铁打肩。
即兴新哦保安令,花儿一唱又声先。
.
小注:保安族女子爱红绿装,男子戴白帽着白衫,打铁工艺精湛。其民歌“保安令”、“花儿”等均为曲调定式,演唱时即兴填词。
.
53、水族
.
欲探天渊识水书,夏陶符号鉴同殊。
九阡佳酿名天下,日照木楼生美图。
.
小注: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水书是水族文字,其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夏陶上的符号有相通之处,内容丰富。由糯米酿制“九阡酒”享有盛名,民居为木楼。
.
54、布依族
.
入目青山白瀑飞,石房傍水映云归。
布依织锦名欧美,千众跳花随鼓威。
.
小注:布依族民居石板房依山傍水,极富特色。布依土布及织锦,久负盛名,远销海外,其每年正月举行的“跳花会”歌舞如潮,也是男女恋爱的“搭桥会”。
.
55、仫佬族
.
三月青红八月金,走坡连理葛牵襟。
情藤还在歌中蔓,爱果已经揪住心。
.
小注:仫佬族崇尚自由恋爱。每年三月和八月,青年男女总会相约到山坡上对歌,以表达和确定他们之间的爱情,世称“走坡”。
.
56、羌族
.
西溯黄河追古羌,回眸蜀道石碉房。
倾坛一尽酒神晃,长笛龙吟听汉唐。
.
小注:羌族是中国河西的一个古老民族,今集居在四川西北部阿坝地区。民居多为石碉房。男子善酒豪饮,但不酒后滋事。骨制羌笛是其特色乐器,音色似水龙吟。
|
听雨轩主
陌上花•听春
悠悠竹韵,纷纷杏雨,关关鸠鸟。杂入春风,吹动楚声燕调。寒溪已被莺呼醒,悬瀑玉飞珠跳。见骑牛牧子,撮唇横管,鼓葭鸣哨。
至青林杳寂,听蚓耕泥,簌簌有声如捣。笋发丛篁,哔哔若灯花爆。可怜直未闻花语,空惹多情烦恼。叹桃源隐舍,梁巢新垒,少人关照。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4-21 15:31 编辑 ]
|
【001】点绛唇(十六岁作)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作于元符二年(1099)。
【002】鹧鸪天(十六岁作)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003】浣溪沙(十七岁作)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元符三年(1100)
【004】渔家傲(十七岁作)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005】减字木兰花(十八岁新婚作)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
【006】浣溪沙(十八岁新婚作)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007】如梦令(十九岁作)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崇宁元年(1102)
【008】怨王孙(二十岁作)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
多情自是多粘惹,难拼舍,又是寒食也。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崇宁二年(1103)
【009】一剪梅(二十岁送明诚作)
红耦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010】玉楼春(二十一岁作)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崇宁三年(1104)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4-22 06:12 编辑 ]
|
九月十日偶书
李煜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
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飗竞鼓声。
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秋莺
李煜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
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
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
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病起题山舍壁
李煜
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
炉开小火深回暖,沟引新流几曲声。
暂约彭涓安朽质,终期宗远问无生。
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李煜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挽辞
李煜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
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
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
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病中感怀
李煜
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
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
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
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
赐宫人庆奴
李煜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消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4-22 05:54 编辑 ]
|
送猪送进中南海——奇句呀。怎么是“送猪”?——“猪呀,羊呀,送到哪里去呀,送给俺亲人尝一尝。”
|
原帖由 梦蝶翁 于 2011-4-21 12:14 发表
送猪送进中南海——奇句呀。怎么是“送猪”?——“猪呀,羊呀,送到哪里去呀,送给俺亲人尝一尝。” 平民百姓的猪,和国务院领导是一种巨大的反差。但周总理和将帅们都乐不可支。先给将帅们汇报演出的,总理说:“怎么不告诉我?”,于是便有二进中南海。三进是总理接见首届全国青年文学创作积极分子。
今天想把前些日子写的那首七绝,用小篆写一下。末两句很不满意。于是有了”今日宝刀犹未老,甘为文艺一新兵“。用”文艺“呢?还是用”艺术“、”艺苑“?就这两个字打电话请万荣帮助想想,他出去了,没带手机。我便去了趟洗手间,突然想到”李花一树万枝荣“。历史的经验非常奇怪。每当遇到解不开的疙瘩,去趟洗手间就迎刃而解了,许多自己满意的句子,都是洗手间的产物。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4-21 12:30 编辑 ]
|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4-21 12:55 编辑 ]
|
梦蝶翁译唐太宗李世民《帝京篇》(10首)序言作者:红叶经霜ABC 2011-04-11 22:14 星期一 晴
原文
予以万机之暇,游息艺文。观列代之皇王考。当时之行,事轩昊舜禹之上。信无间然矣。至于秦皇、周穆、汉武、魏明,峻宇雕墙,穷奢极丽。征税惮于宇宙,辙迹遍于天下。九州无以称其求,江海不能瞻其欲,覆亡颠沛,不亦宜乎?
予追踪百王之末,驰心千载之下;慷慨怀古,想彼哲人。庶以尧舜之风,荡秦汉之弊;用咸英之曲,变烂漫之音。
求之人情,不为难矣。故观文教于六经,阅武功于七德。台榭取其避燥湿,金石尚其谐神人。皆节之于中和,不系之于淫放。故沟洫可悦,何必江海之滨乎!麟阁可玩,何必两陵之间乎!忠良可接,何必海上神仙乎!丰镐可游,何必瑶池之上乎!释实求华,以人从(纵)欲乱于大道,君子耻之。故述帝京篇,以明雅志云尔。
译文
余政务活动十分繁重忙碌,唯借闲暇而稍息、品玩于文学艺术之中。检视历代王朝之列祖列宗,其当时民风教化、言行举止,皆师法黄帝、昊帝、舜帝、禹帝之道(儒家“法先王”之说)。余信之而无可非议呀。然而,在秦始皇、周穆王、汉武帝、魏明帝时期,大兴土木,遍建楼堂馆所,竭尽雕梁画栋、穷奢极欲、富丽堂皇之能事。其征税之重令宇宙惊恐,其征车之道纵横天下。用九州大地之广远也难以形容其追求,观江海湖泊之宏阔也难以形容其欲望。社稷功败垂成,人民流离失所,不正是与这些情理相合吗?
余探幽发微于历代王朝之更替,心事浩茫,连绵千载,怀古慨叹不已。细细想来,那些明达睿智者,无不以尧舜之风化,荡除秦皇汉武时的弊政;用尧乐《咸池》与帝喾乐《六英》,来移风易俗,改变追求华丽艳俏的艺文之风。以此推求人情事理,也不是什么难事呀。所以说,“六经”的精神(《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和《春秋》),在于人文教化;语出于《左传》的“七德”精神(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在于武功教化。(另,“七德舞”:唐初有《秦王破阵乐曲》,至贞观七年太宗制《破阵乐舞图》,后令魏征、虞世南等改制歌词)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一言以蔽之,台榭只求能够防燥热、避潮湿就行了,乐律音声追求神(天)与人的和谐相处就行了。其实质就是合于中庸和谐之道,不使艺文攀缘在过渡张扬铺张之中。如果井田沟渠之间可以赏心悦目,又何必去贪求于大江大海呢!美丽的楼阁之间足以赏玩,又何必去贪求两山之间的遥远呢!与忠臣良将来往交谊,又何必贪求到海上与神仙相会呢!京城(丰镐:西周都城,即文王所建丰邑和武王所建镐京)足可游玩,又何必仙游于瑶池呢!舍弃平实素朴而追求奢华艳丽,使人放纵欲望而搅乱人间正道,一切有觉悟的人士皆以为耻。因此,余于京都写下此论,意在阐明艺文雅音之政教怀抱。是序。
【本帖最后由 梦蝶翁 于 2011-4-11 21:35 编辑】
|
历史的经验非常奇怪。每当遇到解不开的疙瘩,去趟洗手间就迎刃而解了,许多自己满意的句子,都是洗手间的产物。
———哈哈哈哈……笑死人不偿命呀。难道就没有听说过村言俚语么?“活人怎能让尿憋死?”虽然不文雅,却道出了一个大道理:一泡尿撒后,难堪的身体就忽然获得“解放”了。这个也叫做“自由之躯贵”呀。哈哈,政治家们常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俺乡里的爷们就说“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其实一个道理。
|
原帖由 梦蝶翁 于 2011-4-21 13:01 发表
历史的经验非常奇怪。每当遇到解不开的疙瘩,去趟洗手间就迎刃而解了,许多自己满意的句子,都是洗手间的产物。
———哈哈哈哈……笑死人不偿命呀。难道就没有听说过村言俚语么?“活人怎能让尿憋死?”虽然 ... 你说的是凡人,仰仗洗手间才会偶尔得个自己满意的句子。超凡脱俗的人,无不是哥儿们斗酒诗百篇。
|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4-21 13:05 发表
你说的是凡人,仰仗洗手间才会偶尔得个自己满意的句子。超凡脱俗的人,无不是哥儿们斗酒诗百篇。 哈哈哈,高人呀。笑死人呀。我喝酒时是这样:
第一轮,甜言软语
第二轮,花言巧语
第三轮,豪言壮语
第四轮,作言造语
第五轮,胡言乱语
第六轮:罕言寡语
第七轮:不言不语
|
原帖由 梦蝶翁 于 2011-4-21 13:21 发表
哈哈哈,高人呀。笑死人呀。我喝酒时是这样:
第一轮,甜言软语
第二轮,花言巧语
第三轮,豪言壮语
第四轮,作言造语
第五轮,胡言乱语
第六轮:罕言寡语
第七轮:不言不语 咱老李家的媳妇笑话你啦。下面是武则天的,她算不算李树上的一枝花?
|
序号 | 卷 | 号 | 题 目 | 作者 | 61 | 003 | 061 | 题梅妃画真 | 李隆基 | 62 | 003 | 062 | 鶺鴒颂 | 李隆基 | 63 | 003 | 063 | 傀儡吟 | 李隆基 | 64 | 003 | 064 | 句 | 李隆基 |
|
过大哥山池题石壁
李隆基
澄潭皎镜石崔巍,万壑千岩暗绿苔。
林亭自有幽贞趣,况复秋深爽气来。
皇家人怎么说话这么土?应该改为“大兄”。
|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4-21 13:24 发表
咱老李家的媳妇笑话你啦。下面是武则天的,她算不算李树上的一枝花? 哈哈哈哈……真是牛笨牛笨的。天下哪个不晓、哪个不知?俺老李家的家风从来如此:对儿子要求严,对女儿爱得切,对媳妇那可是宠上了天呀!真笨,媳妇是嫁接过来的花儿。武媚娘是俺老李家的骄傲,要不是皇上李的宠,她能够成为古往今来中华唯一女皇吗?所以,临了,她还是自认为乃李树之花儿,还江山于李唐吧。俺老李家不仅有女儿花,还有媳妇花。没有媳妇花,怎能够传宗接代乎?咋就笨到这种程度呢?唉!
[ 本帖最后由 梦蝶翁 于 2011-4-21 13:46 编辑 ]
|
原帖由 梦蝶翁 于 2011-4-21 13:44 发表
哈哈哈哈……真是牛笨牛笨的。天下哪个不晓、哪个不知?俺老李家的家风从来如此:对儿子要求严,对女儿爱得切,对媳妇那可是宠上了天呀!真笨,媳妇是嫁接过来的花儿。武媚娘是俺老李家的骄傲,要不是皇上李 ...
如意娘 | 武则天 |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
|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千古绝唱!这是武后出家那几年写的。这诗甚至对李白也产生过影响。哈哈,俺说过:再厉害的女人也是弱者。
|
原帖由 梦蝶翁 于 2011-4-21 16:16 发表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千古绝唱!这是武后出家那几年写的。这诗甚至对李白也产生过影响。哈哈,俺说过:再厉害的女人也是弱者。 不知是忆的那位君。不管是太宗还是高宗,都说明我们李家的媳妇即多才又多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