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七绝•赠文友李万荣
送猪送进中南海,
小戏引来欢笑声。
今日又推连续剧,
但求奉献不图名。
2011-3-25晚7:06 |
《送猪记》剧情及创作演出
农民方老汉把自己喂肥的一头花白猪卖到了收购点。收购点的同志们正要赶猪上路送往公社食品站,一声开山炮响,炸乱了猪群。方老汉也帮着收购点的同志们四下里找猪。天色已晚,仍有一头猪找不到。
方大娘发现卖出去的那头花白猪又跑回家来,喜出望外,把猪关进了栏内。
方老汉疲倦地赶回家,一摸口袋,卖猪的钱不见了,十分焦急。仔细回想,料定是在帮助集体找猪的路上把钱丢了,老两口十分懊恼。方大娘突然心生一计,劝老汉别急,钱虽丢了猪却回来了。方老汉一听高兴万分,要立即把猪送往公社食品站。方大娘左拦右挡硬是不从,要把猪昧下。方老汉严厉地批评了方大娘损公肥私的行为,使方大娘逐渐认识到自己利己主义的错误思想。
方老汉正要赶猪上路,少先队员小红赶了来,说是在放学路上拣到了一包钱,按照卖猪的收据找到方老汉家来,老两口兴奋无比,三人高高兴兴连夜把猪送往公社食品站。
该剧生动地表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老少两代人拾金不昧的文明行为,充分地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社会公德的高尚。
该剧音乐唱腔原汁原味,优美婉转,方言道白纯朴,剧种特色浓郁,极富乡土气息。演员表演朴实无华,准确细腻,刻划的人物性格鲜明各异,与时代与剧情极为协调、默契。
1965年,该剧参加山东省现代戏汇演后,继而又赴上海参加了“华东戏剧会演”。1965年11月晋京,在人民大会堂礼堂、中南海怀仁堂演出了多场。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并接见了演职员。
主创人员:
编剧,李万荣;导演,张良弼;记谱,李顺发;司鼓,段伦祥;主弦,周庆义。
演员表 方老汉—魏育升;方大娘—王玉红;小 红—于福玲。
|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3-25 19:19 发表
《送猪记》剧情及创作演出
农民方老汉把自己喂肥的一头花白猪卖到了收购点。收购点的同志们正要赶猪上路送往公社食品站,一声开山炮响,炸乱了猪群。方老汉也帮着收购点的同志们四下里找猪。天色已晚,仍有一 ... 县文化馆调两个农民业余作者参与文化宣传队,到各公社巡回演出。生产队“黑司令”绝不放人,县里只好派人去要人,我才认识了李万荣。在各自回村前夕,万荣说想写个小戏,谈了具体剧情。我说:“不中用,猪不是狗,怎会认路回家?”
方才从网上查了一下,原来猪还真能认路回家。
|
走失的生猪出现在他人猪场,猪场老板拒不归还,民警打开猪栏——
识途生猪自己走回家
在他人的猪场内发现自己家走失的生猪,但对方拒不归还生猪。民警打开猪栏放猪,没想到这些生猪竟自己走回主人家中……
8头生猪不见了
陈先生是潮连街道办事处芝山村的生猪养殖户。1月11日中午,陈先生喂过猪后,回家休息。当日下午4时,当他回到猪舍时,发现自己所养的生猪竟在猪舍外面。陈先生清点后,发现有8头生猪不见了,这8头生猪价值过万元。他赶忙叫来妻子和儿子,四处寻找,但始终没有找到生猪的下落。陈先生于是给本村所有养殖场的老板打去电话,但没有一个人承认收留了他的生猪。
视频监控现“猪影”
第二天上午,陈先生突然想起昨天(21日)在找猪时,有人说,曾见过几个人赶着8头猪从潮连青年路上经过,而这条路上装有视频监控设施。于是,陈先生向村委会治保会求助,请求调取监控录像。随后,在监控录像中,陈先生认出,赶猪的3个人中,有一人是芝山村的生猪养殖户岑某。当天傍晚,陈先生来到岑某的养猪场,但对方不认帐。
民警上门却遭拒
无奈之下,陈先生前往潮连派出所报案,派出所对此事立案侦查。民警再次调取了监控录像。在确定赶猪者是岑某后,民警来到岑某的猪场。岑某夫妇以未经消毒,外人不得进入为由,拒绝接触办案民警。
民警决定对岑某夫妇进行传唤。民警对岑某夫妇进行了耐心的教育,但岑某夫妇一口咬定,所赶的是从自家猪栏内走出的8头猪。
识途生猪自己走回家
民警再次来到岑某的养猪场内。在征询过畜牧专家的意见后,民警决定将该养殖场3号栏内的8头猪放出猪圈。民警打开猪栏后,这8头生猪从岑某养殖场的猪圈里走了出来,经过潮连青年路、再经过南昌集团公司门口,再到芝山沙场……最终回到陈先生的猪场内。
(编辑 林毅)
作者:李昕 刘晓芸
|
原帖由 艾诗人 于 2011-3-25 21:26 发表
读诗,听故事,,,趣味得很,不由不笑。 故事还有,但不好笑——万荣同单位,有三个戏剧创作人员。他写了剧本,就署上三个人的名字。来了稿费,得了奖金,也一分为三。其中一人最近出了自己的剧作集,把“合作者”的名字全部抹去。万荣只是有些不高兴,私下也不曾恶语相加。正在准备出版的《李万荣文集》共三卷,戏剧卷部分,依旧保持历史原貌,署上“合作者”的名字。这就是大家风范和小家作为的区别。
|
有资本便不惜抛撒,方为贵!
|
原帖由 非非 于 2011-3-26 14:01 发表
有资本便不惜抛撒,方为贵! 比日本人还阴险,不明白你的什么的意思。
|
言不及义
我是想说,有才能的人就跟有财的人一样,因为自己富,便不吝惜抛撒些给别人,肯让别人沾光,不在意名或利,这才叫贵。富是富,贵是贵。
|
老师的朋友都这么有才,嫉妒中 
|
万荣来舍,送来《古文字类编》及《中国书法全集》(卷二金文部分)。
|
万荣来后,给范义成打了个电话,说可能5。1之前,其书即可出版。说经过编辑坚持,将《范义成柏树盆景艺术》中的“柏树”二字去掉,正合我意。说编辑非常认真,不会出错,直接出版。也就是说,我没有机会看看西江钓徒的一个字,是否改正过来。也无法把梦蝶翁的真名换上。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4-20 20:0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