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 2022-9-1 »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 



搜索文集




在线用户: 2

0 位会员, 2 位游客

《狐圣正传》草稿(集诗书画及甲骨文于一炉)


为李白在龟板上刻甲骨文回忆录

龟板上内容:


天宝三年,余四十三
岁,帝五十九岁,贵妃二十五岁。
四明狂客去矣。余离长安,
和杜甫在洛阳会见,成
为好友。伊比余小十一岁,
而同兄弟无异。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3-30 21:40 编辑 ]



389 评论



QUOTE: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3-14 11:45 发表
为李白在龟板上刻甲骨文回忆录

龟板上内容:

天宝三年,余四十三
岁,帝五十九岁,贵妃二十五岁。
四明狂客去矣。余离长安,
和杜甫在洛阳会见,成
为好友。伊比余小十一岁,
而同兄弟无异。

李白记忆有误,而狐圣当时未当面给李白纠正。天宝三年,玄宗纳寿王妃杨太真,并未册立为贵妃,是第二年册封的。第二年李白在兖州与杜甫分手,李南游吴越,杜西入长安。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3-14 11:52



自赏所书甲骨文楹联“墨宝”

甲骨文楹联:

家禽非我盗
狐圣乃牛封

——倚在小狐狸背上欣赏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3-15 17:09 编辑 ]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3-14 12:26



即景口占五绝一首

诗曰:

邻家有女在,焉得不心安?
吾室由猪占,如何度岁寒!

脂砚斋批曰:“先生视力欠佳矣,那分明是个‘豕’。”
狐圣答曰:“吾知之矣,然‘豕’乃仄声也。首句已是三仄尾了,莫非再来个拗句不成?”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3-15 17:11 编辑 ]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3-14 13:05

太精彩了,这个直接加精!

非非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2011-3-14 13:32

邻家有女在,焉得不心安?
吾室由猪占,如何度岁寒!
————————————
妙!拆两字——安家。

国家
一方玉玺诸侯拜,
半室生猪百姓忙。

[ 本帖最后由 梦蝶翁 于 2011-3-14 13:48 编辑 ]

梦蝶翁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2011-3-14 13:44



酒后怀旧

扛过枪,涉过江,骑过马,受过伤。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3-15 17:12 编辑 ]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3-14 13:56



QUOTE:
原帖由 非非 于 2011-3-14 13:32 发表
太精彩了,这个直接加精!

尚未拍照。不见图片,不足以展示狐中之圣的高大完美形象。虽欲以之为楷模,却无从仰视。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3-14 14:05



QUOTE: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3-14 14:05 发表

尚未拍照。不见图片,不足以展示狐中之圣的高大完美形象。虽欲以之为楷模,却无从仰视。

牛眼看什么都是大的。

梦蝶翁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2011-3-14 14:08



QUOTE:
原帖由 梦蝶翁 于 2011-3-14 13:44 发表
邻家有女在,焉得不心安?
吾室由猪占,如何度岁寒!
————————————
妙!拆两字——安家。

国家
一方玉玺诸侯拜,
半室生猪百姓忙。

不是半室,我把屋里的猪画的很大,无狐圣的立锥之地。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3-14 14:08



吾日三省吾身:

对人言义而无愧乎?
自农家盗鸡合乎德乎?
咏五言古风可曾出律乎?





暂缺“吾”字。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3-15 17:16 编辑 ]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3-14 18:51



批改周易

田获三狐,得黄屎。贞吉。

先人误矣,当为“黄矢”,金箭头也。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3-15 17:19 编辑 ]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3-14 20:14



狐圣语录

我非圣,无非天人合一耳。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3-15 17:21 编辑 ]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3-14 21:16

原帖由 梦蝶翁 于 2011-3-9 20:11 发表

妙!甲骨文艺术。知牛哥也会水墨画,不妨缘这个路子,将甲骨文做艺术化(画面、故事、情趣、理趣等合于一身)的处理——让甲骨文书法处于一种“创造性艺术”或“艺术性创造”之中。没准你的手处于忘我的艺术思维中时,就不抖了。同时,那规整的笔画也因此获得了在“艺术形态”中的“自由”,而不再是单纯的文字。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3-14 21:27

原帖由 关山秋 于 2011-3-10 10:29 发表

真乃出神入化之笔,三郎兄快成正果了!


终于见到离任的五星上将,敬礼!哈哈,我是老不正经,变着法儿娱乐玩耍。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3-14 21:30

原帖由 罗贤生 于 2011-3-10 19:25 发表

牛老爷子又修炼牛黄了。片片使人联想翩翩哈,貌似笨拙、幼稚,实则高深、奥妙。

这一切都不重要,不把老狐狸气得翻白眼,就失败了。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3-14 21:32

原帖由 柳无歌者无聊 于 2011-3-10 23:18 发表

这是创新啊  太有意思了

儿童连环画,逐渐找到减轻小学生负担的办法了,每个不能内容太多。拍照上传后,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3-14 21:34

发表于 2011-3-11 01: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一代狐圣蜗牛封,天下贤狐尽归宗。
不分草民与枭雄,三教九流都认同。
海南岛至黑龙江,传道授业世无双。
来自聊斋善言辞,草堂春睡日迟迟。
鸡舍扶贫拂晓归,晨练常于雪山飞。
白昼苦读庖丁书,为学解牛先杀猪。
每笑大虾吃小鱼,总于正道倒骑驴。
老子后身走江湖,楚王来拜不收徒。
见圣方知泰山低,桃李无言下成蹊。
本色朴素不穿鞋,宁献毛皮善在怀。
深秋东岭无腊梅,不惜千年等一回。
头撞南墙为求真,务实见钱不觉亲。
耳大从不听绯闻,嘴尖舌厚布道勤。
身材不像类人猿,洞前朝圣车马喧。
琴弦频拨对牛弹,弹出六味地黄丸。
十四吟诗十五删,意在从头越雄关。
上平已完待下篇,唯圣敢为天下先。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3-14 21:37

原帖由 非非 于 2011-3-12 13:17 发表

这画充满童趣!有种古朴的拙美。我记得我以前不会欣赏画,尤其是儿童画,初一的时候我们的美术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课,专讲儿童画的欣赏,他说,你们看儿童画是没有思维框框的,人物景色的比例,头的俯仰,动作的夸张,都不符合认知。显得没有空间感,颜色也非常张扬,但这就是人性未启盟时的原始美,这种美非常有创意,有想象力。我们仔细看真的就体会到了其中的妙处。老师这画就让我有这种感觉。莫不是走向幼儿期了?

言不及义,吾乃与毕加索齐名的画家。每只狐狸都价值连城。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3-14 21:40

原帖由 楼兰来也 于 2011-3-12 21:02 发表

这个真好啊,游戏的自在天真状态才能出产的好东西,村长多画些,出书我起码订购十本~~   

这是草稿,逐步更新“构思”,看能否把1000来个常用甲骨文,托老狐狸的福画出来。
(记录在案:楼兰来也先生,替嗑瓜子的女人订购十本。)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3-14 21:43

原帖由 梦蝶翁 于 2011-3-13 11:00 发表

我的个天呐。一边看一边笑,笑的眼泪干不了啦。哈哈,牛哥刻在牛骨上的甲骨文恐怕要绽放异彩了。狐狸在其中功不可没。

我在逐步完善“构思”,以前的,单页重画,以便于将来我像阿Q以前曾阔过那样,出本小人书。让孩子学会认得甲骨文。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3-14 21:45



发表评论


本文章已关闭或您没有权限发表评论。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12-9 01:03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560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