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home/sgwadmin/public_html/bbs/blog.php on line 200
李家三郎 - 《狐圣正传》草稿(集诗书画及甲骨文于一炉) 随笔南洋网 新加坡华文论坛

随笔南洋网


« 2022-8-1 »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搜索文集




在线用户: 2

0 位会员, 2 位游客

《狐圣正传》草稿(集诗书画及甲骨文于一炉)


为李白在龟板上刻甲骨文回忆录

龟板上内容:


天宝三年,余四十三
岁,帝五十九岁,贵妃二十五岁。
四明狂客去矣。余离长安,
和杜甫在洛阳会见,成
为好友。伊比余小十一岁,
而同兄弟无异。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3-30 21:40 编辑 ]



389 评论

一百四十一

两千年后忆秦娥调寄忆秦娥

文字页:

两千年后忆秦娥,调寄《忆秦娥》。

秦娥野,天香国色明如月。明如月,梦乡垂柳,旱田春雪。
晨昏共舞音相协,依依若旧何曾别。何曾别,玉人犹在,古今一绝。

图中甲骨文字为“秦娥野天香国色明如月梦乡垂柳旱田春雪晨昏共舞音相协依若旧何曾别玉人犹在古今一绝”。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4-8 17:14 编辑 ]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4-7 09:44

图片135



图片附件: 36439496_42466117.jpg (65.22 K)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4-7 16:07

图片136



图片附件: 1364872162071595217.jpg (123.09 K)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4-8 16:36

图片137



图片附件: 3078491820285644524.jpg (105.49 K)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4-8 16:49

图片138



图片附件: 1841690772619632257.jpg (110.46 K)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4-8 16:53

图片139



图片附件: 725923964938629896.jpg (99.08 K)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4-8 16:58

图片140



图片附件: 3124090766512900044.jpg (117.63 K)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4-8 17:03

图片141



图片附件: 1891793318474081794.jpg (110.23 K)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4-8 17:13



QUOTE: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4-2 13:29 发表
悲愤诗  蔡文姬

汉季失权时,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详。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 ...

唉。每念起这类诗,总感到如此晓畅明达,却又味儿深远。就个人而言,有个鲜明的对比:古代散文、论文、策论之类是那样的难懂,你得磨破字典、抓破脑袋,但诗就不一样了。

梦蝶翁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2011-4-8 20:26



QUOTE:
原帖由 梦蝶翁 于 2011-4-8 20:26 发表
唉。每念起这类诗,总感到如此晓畅明达,却又味儿深远。就个人而言,有个鲜明的对比:古代散文、论文、策论之类是那样的难懂,你得磨破字典、抓破脑袋,但诗就不一样了。

这个回复怎么跑到这里来了?是不是喝多了?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4-8 20:41

一百四十二

教学生朗读明月如心写的五言律诗

文字页:

教学生朗读明月如心写的五言律诗

年年三月暮,折柳望安阳。
燕子回于水,白云依旧乡。
雨新春草色,风遣牡丹香。
如我幽幽梦,涵君生日光。

图中甲骨文字为“年三月暮折柳望安阳燕子回于水白云依旧乡雨新春草色风遣牡丹香如我幽梦涵君生日光龟兔象”。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4-12 10:41 编辑 ]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4-9 13:31

一百四十三

集甲骨文为五言排律请小朋友雅正

文字页:

集甲骨文为五言排律,请小朋友雅正。

和风吹绿野,声律入丝弦。
雨湿八方柳,鸟鸣三月天。
渔舟下网去,山妹采桑还。
人乐黄昏后,牛归老伯前。
家家有新事,岁岁望丰年。
树上春禽宿,河旁舞步旋。
乡音长入耳,犹若饮甘泉。

图中甲骨文字为“和风吹绿野声律入丝弦雨湿八方柳鸟鸣三月天渔舟下网去山妹采桑还人乐黄昏后牛归老伯前家有新事岁望丰年树上春禽宿河旁舞步旋乡音长入耳犹若饮甘泉兔龟象牛”。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4-12 10:56 编辑 ]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4-10 16:28



QUOTE: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4-10 16:28 发表
一百四十三

集甲骨文为五言排律请小朋友雅正

文字页:

集甲骨文为五言排律,请小朋友雅正。

和风吹绿野,声律入丝弦。
雨湿八方柳,鸟鸣三月天。
渔舟下网去,山妹采桑还。
人乐黄昏后,牛归老伯 ...

重新画过。五排竖写13行,使之成为横幅。狐狸还用个破烂镜框装裱一番。因为狐狸姓李,故引首章为“李氏”,名章则为狐狸特有,系用一枚手枪子弹壳的底部为图章,以示逃生后的永久纪念。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4-11 12:50

一百四十四

应邀为出版社作封面设计

文字页:

应邀为出版社作封面设计

图中甲骨文字为“鹿象马牛龟”。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4-12 11:14 编辑 ]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4-11 15:01

图片142



图片附件: 2384937477669903538.jpg (120.23 K)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4-12 10:39

甲骨文涂鸦



图片附件: 1950340113629883203.jpg (92.46 K)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4-12 10:48

图片143



图片附件: 2183964344300018270.jpg (128.93 K)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4-12 10:54

图片144



图片附件: 920704648821187066.jpg (114.01 K)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4-12 11:12


我移自己帖子里去

明月如心 Rank: 3Rank: 3Rank: 3 2011-4-12 14:25



QUOTE:
原帖由 明月如心 于 2011-4-12 14:25 发表

我移自己帖子里去

待定稿后,试着模仿一下王长水的风格。大篆不同于小篆,布局要散,而不是整齐划一,而且笔画较细。以前我是按玉箸篆的笔法来写甲骨文的。

李家三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2011-4-12 14:41



发表评论


本文章已关闭或您没有权限发表评论。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10-1 00:07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136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