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四言律诗•小人物系列
卖花姑娘
一时大意,马虎收钱。
顾客消失,姑娘作难。
人穷不假,财黑非贤。
找到年老,多余必还。
2010-8-6下午3:10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8-6 16:44 编辑 ] |
冯小怜
名曰妃子,随人把玩。
琵琶在膝,皇帝抚弦。
再嫁身贱,三婚命完。
曾经哀诉,还在流传。
那李商隐,将奴乱谗。
2010-8-6下午3:40
附录一:
冯淑妃《感琵琶弦》
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时怜。
欲知心断绝,应看膝上弦。
附录二:
李商隐“谗言”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8-6 16:44 编辑 ]
|
晴雯
貌如黛玉,却是丫鬟。
刚烈堪敬,娇妍可怜。
心高命贱,玉碎花残。
泣血长诔,芳魂泫然。
2010-8-6下午4:30
|
风骚女子
大龄处女,既懒还馋。
种地无意,经商缺钱。
妖能惑众,媚足惊天。
无奈身贱,为权诱奸。
2010-8-6下午5:23
|
村办煤窑老矿工
幸好离矿,因残命全。
捡些破烂,卖点零钱。
温饱无虑,晨昏有闲。
带贫寻乐,颐养天年。
2010-8-6下午5:58
|
小镇要员
乌纱不大,小吏低衔。
肥缺多肉,短袖少钱。
河边常走,鞋底恒干。
从政无愧,思家独惭。
2010-8-6晚7:20
|
山乡花木兰
名门之后,五世家传。
文革牛鬼,乡村演员。
高超才艺,低级工钱。
用粪浇顶,因香致残。
春天来到,花下长眠。
2010-8-6晚7:58
|
原帖由 水湾筏者 于 2010-8-6 22:15 发表
找了两个字来,一个是谗,一个是馋,可知是今音。 原来标注的是楚汉韵,但已知元、寒、删、先确在一个韵部。覃、盐、咸尚不清楚。故采用《诗刊》几十年来的惯例,不做任何标注。
|
老中学教师
醉心音乐,带出高徒。
正自欣慰,偏遭口诛。
荣升右派,立断前途。
白发三寸,黄连一株。
重回母校,徒弟惊呼。
徒弟,即《长江之歌》的曲作者王世光。
2010--8-6晚8:48
|
史湘云
才貌超众,身兼薛林。
性情豁达,格调清纯。
着墨嗟少,描形见神。
红楼选粹,完美湘云。
2010-8-7上午10:32
|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8-7 10:41 发表
史湘云
才貌超众,身兼薛林。
性情豁达,格调清纯。
着墨嗟少,描形见神。
红楼选粹,完美湘云。
2010-8-7上午10:32 颈联末字,实字“神”对虚字“少”不工。“吾知之矣,不改。”
|
潘金莲(旧声新韵)
清官伴侣,进士夫人。
妙笔生谤,寒儒得银。
唯知武大,不识西门。
优雅迎客,端庄事亲。
金莲三寸,步步无尘。
2010-8-7中午12:08
|
张伊青老师
窈窕身影,修长女郎。
行而飘逸,立则端庄。
东北操场,泉城课堂。
言谈崇古,装束偏洋。
所嫁犹可,其余不详。
知音之最,当拜何方?
老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分配到山东实验中学任教。文革前嫁给北京市团委书记。不知老师现在何处。
2010-8-7下午3:42
|
百度搜索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8-7 15:48 发表
张伊青老师
窈窕身影,修长女郎。
行而飘逸,立则端庄。
东北操场,泉城课堂。
言谈崇古,装束偏洋。
所嫁犹可,其余不详。
知音之最,当拜何方?
老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分配到山东实验中学 ... 在百度搜索“张伊青”,这个有点像。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8-7 16:20 编辑 ]
图片附件:
2008330344218.jpg (62.64 K)
|
阔小子塞给穷丫头的纸条(旧声新韵)
见汝魂乱,能归贱人?
佛生俗念,儒弃经文。
闲散云傻,清幽水浑。
天倾九度,地陷三分。
海变微碟,山成寸身。
唯吾尚可,不误歌吟。
2010-8-7下午5:35
|
临屏问瓜子语法问题(新声韵)
吾元好问,西望长安。
不见回复,疑为索钱。
便抛瓜子,亦谢楼兰。
竟萨空了,蜗牛怅然。
2010-8-7晚6:33
|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8-7 18:35 发表
临屏问瓜子语法问题(新声韵)
吾元好问,西望长安。
不见回复,疑为索钱。
便抛瓜子,亦谢楼兰。
竟萨空了,蜗牛怅然。
2010-8-7晚6:33 萨空了(1907-1988) 中国新闻记者,报刊主编,新闻学家。擅长艺术理论。笔名了了、艾秋飙。蒙古族。原籍内蒙古昭乌达盟翁牛特旗,1907年3月26日生于四川成都,1988年10月16日因病卒于北京。1925年参加“阿波罗画会”,1927年开始在北京从事新闻工作,曾任《北京晚报》编辑记者,1929年后任《世界日报》画刊编辑,《世界画报》总编辑,天津《大公报》艺术半月刊主编。1931年被聘为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教艺术理论课。
|
无证名医(旧声新韵)
粗通医术,最擅宣传。
媒体轻信,乡民肃然。
尿糖用蜜,水肿加盐。
孔圣人曰:天方夜谭。
“糖尿病还不好治?常吃蜂蜜就能除根!”——这是真事。“水肿加盐”是为了凑句和押韵。
2010-8-7夜11: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