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四言律诗•吾师
秋月春露,吾师宝钗。
大家闺秀,玉抱冰怀。
垂训惊昧,驱云散霾。
良宵遥拜,香满寒斋。 |
【淡极】始知花【更艳】。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7-23 08:53 编辑 ]
|
不过是白海棠,又何必定要见了才作。古人的诗赋,也不过都是【寄兴写情】耳。若都是等见了作,如今也没这些诗了。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7-23 08:35 编辑 ]
|
诗题也不要过于新巧了,你看古人诗中那些刁钻古怪的题目和那极险的韵了,若题过于新巧,韵过于险,再不得有好诗,终是小家气。【诗固然怕说熟话,更不可过于求生】。只要头一件【立意清新,自然措词就不俗】了。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7-23 08:36 编辑 ]
|
不象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这也罢了,【原是诗从胡说来】,再迟几天就好了。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7-23 08:37 编辑 ]
|
【112】遥寄蘅芜君
隔朝跨代,岂止天涯。
梦里贤伴,诗中女娲。
君嘲螃蟹,我咏青蛙。
幻想天地,何其好哇。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7-22 22:32 编辑 ]
|
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究竟算不得好诗。即如前人所咏昭君之诗甚多,有悲挽昭君的,有怨恨延寿的,又有讥汉帝不能使画工图貌贤臣而画美人的,纷纷不一。后来王荆公复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永叔有“耳目所见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二诗俱能【各出己见,不与人同】。今日林妹妹这五首诗,亦可谓【命意新奇,别开生面】了。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7-23 08:33 编辑 ]
|
所以你不通。难道杜工部首首只作“丛菊两开他日泪”之句不成!一般的也有“红绽雨
肥梅”、“水荇牵风翠带长”之【媚语】。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7-23 08:45 编辑 ]
|
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
落套】。所以我诌了一首来,未必合你们的意思。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7-23 08:51 编辑 ]
|
辱钗
文革脏水,滔滔浊流。
宝钗遭骂,文痞无休。
吐沫千口,诛心十秋。
红楼月朗,赤县云稠。
道不同者,如何与谋?
|
宝钗见识岂一般人可悟,其实仔细看文,贾政的鉴赏力也是惊人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