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七绝•庚寅杂咏
恶紫夺朱非作是,自称擿埴索涂人。
附庸风雅久欺世,瑰意琦行嘲寸身。
芳兰竟体少年郎,腾茂蜚英来日长。
迈越常流一天马,飞文染翰动炎黄。
引商刻羽非我志,陆海潘江今世休。
皮里春秋宜借鉴,朱弦疏越毕生求。
南金东箭万人传,香象渡河无一篇。
紫电青霜荒废久,然糠自照度残年。
清圣浊贤疏远久,喷云吐雾亦鲜为。
姚黄魏紫伤凡眼,隔纪重临小爨碑。
镇日无人独倚阑,书斋幽默远貂蝉。
猎奇凑句皆成趣,安用风骚海内传。
圄寇名传书却佚,位居庄后第三家,
人疑伪托多奇趣,枕畔夜开幽默花。
辞赋兰成动少陵,清新二字至高评。
今人轻看天然句,故作高深莫与京。
《庚寅杂咏》小注:
注:
1、恶紫夺朱:原谓厌恶以邪代正。后以喻以邪胜正,以异端充正理。古代以朱为正色,喻正统,故云。语本《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2、擿埴索涂:谓盲人以杖点地摸索道路。常喻暗中求索。
3、瑰意琦行:卓越的思想和不平凡的行为。
4、芳兰竟体:遍体芳香。谓人品高雅绝俗。
5、腾茂蜚英:《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蜚英声﹐腾茂实。"司马贞索隐引胡广曰:"飞扬英华之声﹐腾驰茂盛之实也。"后以"蜚英腾茂"称人的盛名与实际相符。
6、引商刻羽:古乐律音阶有宫﹑商﹑角﹑征﹑羽以及变征﹑变宫。商声在五音中最高,称"引";羽声等较细,称"刻"。"引商刻羽",谓曲调高古﹑讲求声律的演奏。
7、陆海潘江: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载:陆机和潘岳均是晋代大文学家。陆机的文才如海,潘岳的文才如江。后用“陆海潘江”比喻文才杰出的人。
8、皮里春秋: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评论。《春秋》﹐相传孔子所修﹐意含褒贬。借指评论。
9、朱弦疏越:疏通瑟底之孔﹐使声音舒缓。《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孔颖达疏:"越,谓瑟底孔也,疏通之使声迟,故云疏越。"后以指悠扬﹑隽永。
10、南金东箭:古时以南方的金石和东方的竹箭为华美贵重之物。后因以比喻优秀杰出的人才。
11、香象渡河:喻大乘菩萨修证。《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后因以"香象渡河"比喻证道的深刻。亦用以比喻诗文精美透彻。
12、紫电青霜:应该指宝剑。
13、然糠自照:指南朝宋顾欢燃糠照明﹑刻苦自学之事。
14、姚黄魏紫:牡丹花的两个名贵品种。姚黄为千叶黄花,出于民姚氏家;魏紫为千叶肉爈出于魏相仁溥家。参阅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花释名》。
15、小爨碑:东晋爨宝子碑,字多别体。后人多有考释。书体在隶楷之间,结构古朴,方毛有劲,拙中带巧,古气盎然。前人多所称道:李根源说该碑“下毛钢健如铁,姿媚如神女”;康有为称其书法“朴厚古茂,奇姿百出”。
16、圄寇: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人,与郑缪公同时。今郑州市东30里圃田乡圃田村北有列子祠。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今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是东晋人张湛所辑录增补的,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17、兰成:北周庾信的小字。庾信(513—581)字子山,因受封“开府仪同三司”,故人称“庾开府”,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先世在周代曾为掌庾官(管理仓库之官),故以庾为姓。他自幼随父亲、梁代诗人庾肩吾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的文学风格,也被称为“徐庾体”。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6-7 15:27 编辑 ] |
原帖由 红楼梦影 于 2010-6-4 16:07 发表
里面有那个日本鬼子的名字呀 你的大大的忽悠良民,没有太君的名字呀。
|
镇日无人独倚阑,
书斋幽默远貂蝉。
猎奇凑句皆成趣,
安用风骚海内传。
|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6-5 08:33 发表
镇日无人独倚阑,
书斋幽默远貂蝉。
猎奇凑句皆成趣,
安用风骚海内传。 书斋幽默远貂蝉
“幽默”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屈原的《九章•怀沙》:“煦兮杳杳,孔静幽默。”此处的“幽默”意为“幽默无声”。
“貂蝉”,貂,貂尾,蝉,金蝉。汉代皇帝侍从官员帽子上的装饰品,后用作达官贵人的代称。
|
爱上墨香后就开始恨色了呀,笑~。别说我们学中国画的时候看惯了墨竹呀,墨梅花呀,墨牡丹呀,泼墨山水呀,也是偶然看到任何有色的东西都感觉俗气,一个墨,浓淡深浅万物尽解。
|
原帖由 非非 于 2010-6-5 08:53 发表
 爱上墨香后就开始恨色了呀,笑~。别说我们学中国画的时候看惯了墨竹呀,墨梅花呀,墨牡丹呀,泼墨山水呀,也是偶然看到任何有色的东西都感觉俗气,一个墨,浓淡深浅万物尽解。 偶的大作里没有“墨”呀,不知所云。
|
你的大作里全是色,不是紫就是朱不是黄就是金还有青。看你跟色作对,就调侃你下。笑~
|
回复 #1 李家三郎 的帖子
美不胜收,欣赏!
|
圄寇名传书却佚,
位居庄后第三家,
人疑伪托多奇趣,
枕畔夜开幽默花。
辞赋兰成动少陵,
清新二字至高评。
今人轻看天然句,
故作高深莫与京。
|
原帖由 李升祥 于 2010-6-5 11:59 发表
美不胜收,欣赏! 问好!恐怕我还需摸索较长时间,才能弄清怎样写才能让人看不懂,或看着费劲。不知最终能否找到其中的奥秘。
|
云中玉女欲升天,
顾盼生风还穆然。
飘渺空灵仙的远,
须眉排遣借婵娟。
|
问好!恐怕我还需摸索较长时间,才能弄清怎样写才能让人看不懂,或看着费劲。不知最终能否找到其中的奥秘。
对于看着费力的我一般不求甚解只读情绪,按着自己的理解歪想下,再复杂的就想都不想了。
|
庚寅杂咏小注:
注:
1、恶紫夺朱:原谓厌恶以邪代正。后以喻以邪胜正,以异端充正理。古代以朱为正色,喻正统,故云。语本《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2、擿埴索涂:谓盲人以杖点地摸索道路。常喻暗中求索。
3、瑰意琦行:卓越的思想和不平凡的行为。
4、芳兰竟体:遍体芳香。谓人品高雅绝俗。
5、腾茂蜚英:《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蜚英声﹐腾茂实。"司马贞索隐引胡广曰:"飞扬英华之声﹐腾驰茂盛之实也。"后以"蜚英腾茂"称人的盛名与实际相符。
6、引商刻羽:古乐律音阶有宫﹑商﹑角﹑征﹑羽以及变征﹑变宫。商声在五音中最高,称"引";羽声等较细,称"刻"。"引商刻羽",谓曲调高古﹑讲求声律的演奏。
7、陆海潘江: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载:陆机和潘岳均是晋代大文学家。陆机的文才如海,潘岳的文才如江。后用“陆海潘江”比喻文才杰出的人。
8、皮里春秋: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评论。《春秋》﹐相传孔子所修﹐意含褒贬。借指评论。
9、朱弦疏越:疏通瑟底之孔﹐使声音舒缓。《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孔颖达疏:"越,谓瑟底孔也,疏通之使声迟,故云疏越。"后以指悠扬﹑隽永。
10、南金东箭:古时以南方的金石和东方的竹箭为华美贵重之物。后因以比喻优秀杰出的人才。
11、香象渡河:喻大乘菩萨修证。《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后因以"香象渡河"比喻证道的深刻。亦用以比喻诗文精美透彻。
12、紫电青霜:应该指宝剑。
13、然糠自照:指南朝宋顾欢燃糠照明﹑刻苦自学之事。
14、姚黄魏紫:牡丹花的两个名贵品种。姚黄为千叶黄花,出于民姚氏家;魏紫为千叶肉爈出于魏相仁溥家。参阅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花释名》。
15、小爨碑:东晋爨宝子碑,字多别体。后人多有考释。书体在隶楷之间,结构古朴,方毛有劲,拙中带巧,古气盎然。前人多所称道:李根源说该碑“下毛钢健如铁,姿媚如神女”;康有为称其书法“朴厚古茂,奇姿百出”。
16、圄寇: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人,与郑缪公同时。今郑州市东30里圃田乡圃田村北有列子祠。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今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是东晋人张湛所辑录增补的,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17、兰成:北周庾信的小字。庾信(513—581)字子山,因受封“开府仪同三司”,故人称“庾开府”,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先世在周代曾为掌庾官(管理仓库之官),故以庾为姓。他自幼随父亲、梁代诗人庾肩吾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的文学风格,也被称为“徐庾体”。
|
原帖由 水湾筏者 于 2010-6-6 11:55 发表
庚寅杂咏小注:
注:
1、恶紫夺朱:原谓厌恶以邪代正。后以喻以邪胜正,以异端充正理。古代以朱为正色,喻正统,故云。语本《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 哈哈,省却我多少工夫。补充后打印,而后广为散发。以前的东东从不示人,因为一看就懂,显得很没学问。继续努力,写出真正难懂的杰作。
|
原帖由 水湾筏者 于 2010-6-7 15:40 发表
这组杰作,害得水牛好苦啊,水牛是左翻右作,辛苦了半天,尚且一知半解中,以后水牛就不作小注了, 难为您了。看看能否写出加了小注也如在雾中的精品,以便让李杜汗颜。
|
三寅多忧负祥瑞,
江湖岁晏孰华予?
后村老去哀飞将,
宁是山中无用樗。
|
回复 #14 李家三郎 的帖子
是啊 晚生是真的看着费劲 需要反复反复的反复 
|
城池坚固宜攻下,
谵语神昏须锦纹。
通畅当先获奇效,
寻常未必不为君。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6-8 19:24 编辑 ]
|
原帖由 柳无歌者无聊 于 2010-6-7 22:18 发表
是啊 晚生是真的看着费劲 需要反复反复的反复 初步心得——让人看着费劲,甚至完全看不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语言表达能力尚欠,不能明白畅销地说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另一种是刻意显示自己学识渊博,认为“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类寻常的句子,不足以显示自己是何等了不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