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中吕】喜春来•春节前后(组曲)
欢欢喜喜聊心愿,
是是非非化作烟。
冤家看戏紧贴肩。
鞭炮点,
飞入九重天。
灯笼高挂农家院,
鸡狗鹅鸭也过年。
肥猪叫喊震云天。
接电缆,
春晚进深山。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2-11 04:01 编辑 ] |
【喜春来】小令兼用。又名《喜春风》、《阳春曲》、《喜春儿》。亦入《正宫》。
×平×仄平平厶△,
×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
平去上△(平),
×仄仄平平△。
|
【中吕】阳春曲•春景
几枝红雪墙头杏,
数点青山屋上屏,
一春能得几睛明。
三月景,
宜醉不宜醒。
残花酝酿蜂儿蜜,
细雨调和燕子泥,
绿窗春睡觉来迟。
谁唤起?
窗外晓莺啼。
一帘红雨桃花谢,
十里清阴柳影斜,
洛阳花酒一时别。
春去也。
闲煞旧蜂蝶。
胡祗遹(一二二七~一二九五),字绍开,号紫山。磁州武安(今属河北
省)人。中统初辟为员外郎。至元元年(一二)授应奉翰林文字,兼太常博
士。后出为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副使。宋亡后,转任湖北道宣慰副使。至元十九
年(一二八二)任济宁路总管,后升任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治绩显著。后召
拜翰林学士,未赴,改任江南浙西按察使,不久以疾辞归。卒,谥文靖。《元史》
有传。祗遹学出宋儒,著述较丰,著有诗文集《紫山大全集》,今存二十六卷本。
卷八有《黄氏诗卷序》、《优伶赵文益诗序》、《朱氏诗卷序》等文,为研究元
曲之珍贵资料。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秋潭孤月”。
|
【中吕】喜春来
亲登华岳悲哀雨,
自舍资财拯救民,
满城都道好官人。
还自哂,
比颜御史费精神。
十年不作南柯梦,
一旦还为西土臣,
空教人道好官人。
不自哂,
闲杀泺湖春。
路逢饿殍须亲问,
道遇流民必细询,
满城都道好官人。
还自哂,
只落的白发满头新。
乡村良善全生命,
廛市凶顽破胆心,
满城都道好官人。
还自哂,
未戮乱朝臣。
无穷名利无穷恨,
有限光阴有限身,
也曾附凤与攀鳞。
今日省,
花鸟一般春。
一场恶梦风吹觉,
依旧壶天日月高,
白云深处结团茅。
山更好,
岚翠滴林梢。
一溪烟水奁开镜,
四面云山锦族屏,
客来沉醉绰然亭。
对着这无限景,
因此上不肯就功名。
拖条藜杖山林下,
无是无非快活煞,
王侯卿相不如咱。
兴来时斟玉,
看天上碧桃花。
翻腾祸患千钟禄,
搬载忧愁四马车,
浮名浮利待何如?
枉干受苦,
都不如三径菊四围书!
探春
梅花已有飘零意,
杨柳将垂袅娜枝,
杏桃仿佛露胭脂。
残照底,
青出的草芽齐。
张养浩(一二六九~一三二九),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幼有才名,
长游京师,献书于平章不忽木,大以为奇。累辟御史台丞相掾,擢监察御史,疏
时政万余言,累官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天历二年(一三二九),关中大旱,
特拜陕西行台中丞,前往赈灾,得疾不起,卒封滨国公,谥文忠。有《三事忠告》、
《归田类稿》等。散曲集有《云在休居自适小乐府》。明·朱权《太和正音谱》
谓其曲“如玉树临风”。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2-11 04:24 编辑 ]
|
【中吕】阳春曲•别情
多情去后香留枕,
好梦回时冷透衾,
闷愁山重海来深。
独自寝,
夜雨百年心。
王伯成
作者简介见杂剧部分。
|
【中吕】阳春曲
浮云薄处瞳胧日,
白鸟明边隐约山。
妆楼倚遍泪空弹,
凝望眼,
君去几时还?
沈腰易瘦衣宽褪,
潘鬓新皤镜怕看。
月明千里报平安,
音信悭,
归梦绕巫山。
杨朝英,字英甫,号淡斋,青城(今山东高青县)人。曾官郡守、郎中,后
来归隐。与贯云石、阿里西瑛相交好唱和。编有《阳春白雪》、《太平乐府》两
个散曲专集,保存了元代散曲的大量资料。元·杨维桢《周月湖今乐府序》云:
“士大夫以今乐府鸣者,奇巧莫如关汉卿、庾吉甫、杨淡斋、卢疏斋。”但元·
周德清却批评他的曲作不合音律。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碧海珊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