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贝星妮,一个在80年代的新马泰印尼影视圈闯红的歌星,自从退出舞榭歌台的繁华之后,与夫婿张有道先生合创一间印刷公司,10多年的拼搏,公司渐渐踏上轨道,在本地印刷界小有名气。从歌星摇身一变成为印刷厂的老板娘,这其间究竟蕴含了些什么?
在我眼前的这位张太太,我们称之为黄小姐的贝星妮,稍微有点发胖的体态,浓重的鼻音,正像其他公司的老板娘,你很难想象她就是当年被歌迷津津乐道的“鼻音歌后”。她是个很豪爽又细心的职业女性,在她身上你已经嗅不到那种活跃于娱乐圈的脂粉气或江湖味,更多的是商界女强人那种决断独行的性格,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她毅然决然的退出那如烟似梦的娱乐圈,而全心投入商界?
还是从小时候说起吧。贝星妮说:“其实,我的童年过得蛮愉快的,家庭环境还算不错,不用像同龄的小女孩那样为生活为学费操心,但我就不是读书的料,倒喜欢哼哼唱唱的。我妈妈是个思想开明的人,她一向很支持我的兴趣和爱好。她说,既然你这么喜欢唱歌,不如找个老师学吧。就这样,我拜了陈美光老师为师,开始认真而努力的学唱。不过,我那个年龄还是属于好动的,于是经常跟一班学歌的朋友到处参加歌唱比赛,一方面是累积经验,另一方面是借这个机会练胆。”
这么看来,年少时的贝星妮是幸福的,她有个谅解和支持她的妈妈。以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风气来看,这样的妈妈是较少见的,这是她高大而坚实的“后台老板”。
“17、8岁左右,我到马来西亚参加歌唱比赛,很荣幸的获得第二名,这对我的歌唱生涯起了很大的推动力量。我其实并没想过当歌星,只是因为喜欢唱歌,加上少女那种一点点的感觉、好奇、好动,才跟歌唱扯上关系。”
“你怎么会登上电视的小银幕,当个全职的歌唱艺人?”
“那是一个机会。1982年电视台招考歌唱艺人,我很侥幸的被录取了,成为电视台的第一批全职的歌唱艺人。我们那时叫艺人,是为电视台工作,而不是歌星。”
“可以说一说你们的训练过程吗?”
“我们的训练过程是挺辛苦的,拜一、三、五上歌唱训练课,二、四、六排舞,礼拜天是录影,几乎是把所有的时间全用尽了。”她苦笑着说。
“上过什么节目?”
“星星星、缤纷83等。当时我和电视台签了长达6年的合约。”
“合约完了后,你做些什么决定?”
”我去印尼、泰国做Show(表演),也上邮轮唱歌。”
“不只是我一人去,还有来自马来西亚和台湾的艺人。我们都住在小宿舍里,又闷又热,感觉好像被卖猪仔。白天睡觉,哪也没去,一方面是不熟悉环境,另一方面是担心治安。到了傍晚,就有小巴士来载我们'上班',有时一晚要赶四五场,好累。印尼有很多夜总会、酒廊,来喝酒听歌的大多数是华人,他们给的红包也不少。台湾艺人是去捞金的,但她们很照顾我这个来自狮城的小女孩;马来西亚的艺人在作风上较大胆……”
“想家吗?”
“想。想家想小狗想美食。”
“泰国给你的印象如何?”
“很好啊,泰国华人热情慷慨,又比较规矩。”
“之后,你的生活怎么样?”
“唱了一段时间,感觉也累了,这叫倦鸟知归,我又回来新加坡发展。当然,我不可能再回去电视台,就在酒廊唱歌。”
“你怎么认识你的先生?”
“那时,我和相恋9年的男朋友分手,心里很难过。在酒廊唱歌的时候,时常见到一个年青小伙,闷闷的坐在一个角落喝酒。他不多话,斯斯文文,每晚都在九点多十点才来,一直喝到打佯才走。我有点奇怪,跟他攀谈起来,才知道他是前新加坡国家篮球队的候补球员,他是做印刷工作的,从早上一直做到晚上九点才收工,这段时间,除了来酒廊喝酒听歌,什么地方都无法去。就这样,我们成了要好的朋友,后来他成为我的护花使者,每晚都在酒廊外等我下班……”
“然后你们就走上红地毯?”
“我们之间的结合是很自然的。之后就有了第一个孩子,记得在怀孕期间,我灵机一动,跟朋友收了一些名片来印,当然那时我们并没开印刷厂,我只是中间人,赚一点蝇头小利。孩子出世,我坐月的时候,名片的生意也忽然多了起来。我跟先生说,不如我们开间印刷厂,正式做点生意吧,你跟人家打工,一辈子也出不了头。我们拿出毕生的积蓄,买了一台很旧很小的机器,就这样做起生意来。”
“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吗?”
“当时我们没有自己的工厂,跟其他的小型工厂合租一间厂房。我们除了一台印刷机,没有其他的机器。有一回,我们赶着出货,需要用切纸机,但另一间工厂的老板却不肯借给我们使用,那时已是半夜了,明早要交给顾客。我先生逼于无奈,翻墙而进入他的厂房……那位老板后来报了警,警察也上门来了。说巧不巧,负责查案的警官就住在我家隔壁,他知道我先生的为人,同时该工厂又没损失什么,案件也就不了了之。”
“今后有什么发展?”
“我们好不容易挨到现在,总算站稳脚跟,厂房也从一间扩大到两间。这个行业不容易做,竞争很强。当然,我们也希望能继续发展下去,毕竟它浇灌了我们的心血……”
后记:与贝星妮的访谈,没有期待中的火花,但她这一生是幸运的。故事虽然平凡,可也让身为局外人的我们,对歌星的一些生涯有一点了解。祝福她和先生在创业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实现自己的心愿。
[ 本帖最后由 月映千江 于 2008-4-30 00:52 编辑 ]
图片附件:
xing01.jpg (13.37 K)
图片附件:
xing02.jpg (37.36 K)
图片附件:
xing03.jpg (18.1 K)
图片附件:
xing04.jpg (16.37 K)
图片附件:
xing05.jpg (21.48 K)
|
回复 #1 怀鹰 的帖子
最喜欢第一张照片那样清丽的样子!祝贝星妮美丽、健康、事业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