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究竟辘轳体作法如何,某不得而知,只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而已。有哪位先生熟知此道,不妨诲教一二。
皂影婆娑五月天
序语:我家住在青屏山下,登山路上正中一棵皂荚树,据说已逾百年,仍冠如巨伞,遮荫乘凉,是个好去处,县高等学府实验高中与之毗邻,如今政府已把它作为名木古树保护起来,善莫大焉!离奇的是,一些善男信女们在旁边建小庙,说是树上仙家居住,每年都请剧团演出祭祀,好不隆重,今学作轱辘体五首以记之。
皂树婆娑五月天,繁枝绿叶舞翩跹。
沧桑几度人皆老,郁闭层轮干永年。
静赏花朝云与雨,闲论草暮道和禅。
生成荚仔为衣净,也洗风尘洁大千。
青屏拾级往回看,皂树婆娑五月天。
傍晚夕阳红皓首,清晨弦月紫蓝烟。
风动老树涛声紧,雨洗新枝叶面鲜。
冠盖三分凉荫地,耘间小憩再耕田。
嵩岳麓东有小山,文峰塔下绿依然。
白云缭绕三湾谷,皂树婆娑五月天。
郁闭农夫汗雨退,风吟学子诗词篇。
时光多少匆忙去,道上行人慕古贤。
独撑风雨百余年,世道沧桑苦乐连。
白雪花开观霁景,青屏叠翠赏飞燕。
文峰耸立千旬日,皂树婆娑五月天。
人说黄山松好客,我身洁净澈林泉。
宝塔青屏残照晚,天成美景这厢边。
苍松绿女娇羞媚,翠柏红男憨厚怜。
嫩月轻风人不去,柔情蜜意话正绵
青春永远年轻好,皂树婆娑五月天。
独饮清辉夜正寒
独饮清辉夜正寒,月宫桂影置壶箪。
嫦娥袖舞痴心悔,玉兔杵连舂药难。
天上风情随眼底,人间爱恋跃星阑。
何期共邀凡尘酒,一醉糊涂百事安。
一醉糊涂百事安,独饮清辉夜正寒。
朱阁转轮天籁远,绿窗灯影地脉桓。
寻菊还须秋色处,赏枫也待霜风漫。
醒时河汉渐位移,斜眼星斗恰阑干。
斜眼星斗恰阑干,风云都作等闲看。
纵挥翰墨砚方浅,独饮清辉夜正寒。
曾见管毫圆帝梦,也闻丝锦织凤冠。
从来大位非天定,笔润腕悬写金銮。
笔润腕悬写金銮,大野荒村蕴琅玕。
风雨兼程人未老,秋霜肃静菊烂漫。
幻邀玉帝梦常聚,独饮清辉夜正寒。
仙子盈舞琼浆备,怎如山月照林滩。
怎如山月照林滩,一任松风浸墨翰。
诗就乘槎奔月去,韵成置酒盼民安。
甘为弱势抛身首,敢谴不平上笔端。
凝神寄意岭南竹,独饮清辉夜正寒。
陋室歌:者番长夜怎消磨
者番长夜怎消磨?陋室诗书枕上驮。
华夏文明千古伴,春秋史卷万年歌。
曾从洞穴知猿巧,也学时贤砺志多。
长夜年年连月月,年年月月夜常过。
难恨舍寒华物少, 者番长夜怎消磨?
书中惬意谁人领,壶内酒香任尔酡。
陋巷兖公迁怒岂,红楼纨绔二过何!
百年都说黄金屋,千古文章琢玉娥。
嵩山一脉源头落,浮戏双牛翠玉窝。[浮戏山系有双牛山、助泉寺等]
那样助泉何处有,者番长夜怎消磨?
临窗北望松朋影,凭月南听竹友歌。
华宇天然殊境界,春光碧草自生波。
洗耳河边高士古,武林寺列佛图罗。
大鸿岭下寻踪迹,风后山前忆干戈。[大鸿、风后都是轩辕黄帝的大将]
如此先贤何气慨,者番长夜怎消磨?
自顾循环徒四壁,唯存小志不蹉跎。
洧河北岸丰粮地,绥水阳池满绿荷。[绥水、洧河为家乡河流,是淮河的上源之一]
小屋向阳迎紫气,广林成荫宴师哥。
三杯薄酒精神长,两片嫩词平仄哦。
限韵接龙无止境,者番长夜怎消磨?
[ 本帖最后由 松风山月 于 2008-6-1 03:53 编辑 ] |
拜读大作,然后闪~````````待行家进来说说
|
洋洋巨作!羡慕!~~
第二个轱辘别开生面连接得好!!
[ 本帖最后由 虫儿1 于 2008-5-27 06:04 编辑 ]
|
原帖由 虫儿1 于 2008-5-26 19:09 发表
洋洋巨作!羡慕!~~
第二个轱辘别开生面连接得好!! 这里是我增加了一个顶真修辞格。
|
皂影婆娑五月天——皂影?! 晕死我算了~
|
原帖由 梦蝶翁 于 2008-5-28 23:48 发表
皂影——这个主题词,我也没有看明白,望解释一下。 这个有点加生,是皂角树的荫影。我看还不如改作“皂树婆娑五月天”明白些。
|
有些地方还是平仄排乱了。试着挑挑:
风吟学子诗词篇——诗词篇,三平。
世道沧桑苦乐连,独撑风雨已百年。白雪花开观霁景,——这三句,请对一下平仄。
下面几首里还可挑几个来~~
|
原帖由 虫儿1 于 2008-5-29 19:29 发表
有些地方还是平仄排乱了。试着挑挑:
风吟学子诗词篇——诗词篇,三平。
世道沧桑苦乐连,独撑风雨已百年。白雪花开观霁景,——这三句,请对一下平仄。
下面几首里还可挑几个来~~ 呵呵~舛误颇多呀,因为这首辘轳体是初学,止增笑耳!欢迎对下面两首继续拍砖以利本人进步。
另外“风吟学子诗词篇”联,是三仄脚对三平脚,不知这样可否?因为三仄是律诗大忌,故我余悸未已。
|
原帖由 松风山月 于 2008-5-31 16:16 发表
呵呵~舛误颇多呀,因为这首辘轳体是初学,止增笑耳!欢迎对下面两首继续拍砖以利本人进步。
另外“风吟学子诗词篇”联,是三仄脚对三平脚,不知这样可否?因为三仄是律诗大忌,故我余悸未已。 叶闭农夫汗雨退,风吟学子诗词篇。
三平调是近体诗大忌,三仄尾则不是。
叶闭农夫汗雨退——仄仄平平仄仄仄——只要第三字是平声,这种句式是没有问题的,对此我曾发过一个专帖。正如中国情诗网的K总所说:“不讲条件地谈避三仄尾,是尚未入门。”
|
宝塔青屏云霞晚,——云霞,应仄。
嫦娥袖舞应悔恨——悔,应平。
何期共邀凡尘酒——邀,应仄。
一醉糊涂百事安,独饮清辉夜正寒。——首句出律
|
原帖由 松风山月 于 2008-5-29 04:47 发表
这个有点加生,是皂角树的荫影。我看还不如改作“皂树婆娑五月天”明白些。 皂树,也有点生涩。依稀记得,皂角树的植物学学名叫“皂荚”,荚,入声。先生可参考。
|
原帖由 虫儿1 于 2008-5-31 18:59 发表
宝塔青屏云霞晚,——云霞,应仄。
嫦娥袖舞应悔恨——悔,应平。
何期共邀凡尘酒——邀,应仄。
一醉糊涂百事安,独饮清辉夜正寒。——首句出律 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你指正则个我随改则个。继续指正继续改,自觉性极低哟!
至于“一醉糊涂百事安,独饮清辉夜正寒”出律何处,请详细指教。
|
原帖由 松风山月 于 2008-6-1 09:35 发表
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你指正则个我随改则个。继续指正继续改,自觉性极低哟!
至于“一醉糊涂百事安,独饮清辉夜正寒”出律何处,请详细指教。 一醉糊涂百事安,——仄仄平平仄仄平
独饮清辉夜正寒。——仄仄平平仄仄平
由出对句平仄可知,出句与对句失粘。因“独饮清辉夜正寒”乃主题句,所以只能改“一醉糊涂百事安”。可否“糊涂一醉百情(或百思)安”?
|
原帖由 梦蝶翁 于 2008-6-1 10:00 发表
一醉糊涂百事安,——仄仄平平仄仄平
独饮清辉夜正寒。——仄仄平平仄仄平
由出对句平仄可知,出句与对句失粘。因“独饮清辉夜正寒”乃主题句,所以只能改“一醉糊涂百事安”。可否“糊涂一醉百情(或百思 ... 哈哈~~这么明显的瑕疵,竟还好意思问呢!笨!笨!笨!你说这是人的一种惰性吗?这不仅仅是失粘,而是一顺腿儿裤子没法穿哪!谢梦蝶翁!
|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08-5-31 16:26 发表
叶闭农夫汗雨退,风吟学子诗词篇。
三平调是近体诗大忌,三仄尾则不是。
叶闭农夫汗雨退——仄仄平平仄仄仄——只要第三字是平声,这种句式是没有问题的,对此我曾发过一个专帖。正如中国情诗网的K总所说:“ ... 附议。我在这里曾经摘录了一部分唐名家的“三仄尾”句,表明了,三仄尾并不是在什么条件下都犯忌。五言律句的首二字、七言律句的三、四字,同时都为平声,则三仄尾不必忌。唐句中大量存在着这一现象。
|
原帖由 松风山月 于 2008-6-1 10:07 发表
哈哈~~这么明显的瑕疵,竟还好意思问呢!笨!笨!笨!你说这是人的一种惰性吗?这不仅仅是失粘,而是一顺腿儿裤子没法穿哪!谢梦蝶翁! 哈哈,看我也大意了,我写错了,应当是“失对”,不是“失粘”。失粘,应当发生在前联对句与后联出句之间,以及一句中字与字之间。
哈哈,人常常会出错的。我经常闹笑话,所以,牛哥那厮经常揪我的尾巴。
|
钦佩山月君的襟怀!
继续挑个:
朱阁转轮天籁远,绿窗灯影地脉桓——脉,应平。
寻菊还须秋色处,赏枫也待霜风漫。
醒时河汉渐位移,斜眼星斗恰阑干。——这四句不是不好。而是从“菊”开始就粘错了。一直错到结句。
|
|